用常青生活之“树”映绿小学语文课堂
2013-12-30洪霞
洪霞
语文课堂应该多元联系生活,促进学生感悟,不论是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还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都必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课堂中联系生活,就好似在其中种植了一棵常青树,常青之树映绿课堂,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语文教学应密切联系生活,但是语文教学不等同于生活,所以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不能简单地照搬生活实际,即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高于生活,联系的内容和活动形式应当是对生活的提炼和超越。
一、生活的个性化为语文课堂注入活力
生活是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轨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生活情感和生活体验。语文课堂联系生活,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课堂中能关注这一点,才能满足每个学生表现自我独特生活感受的要求,达到对课文语言充分的体验和感悟。
在《桂花雨》这篇课文中,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因为此前教师已经介绍了“这里的桂花”指的是杭州满觉陇的桂花,每当桂花开时,香飘十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一位学生质疑:“为什么母亲会觉得这里的桂花不如家乡的桂花香呢?”另一位学生则认为:“母亲是思念家乡,所以才会觉得家乡的桂花才是最香的。”于是教师进一步启发大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父母,才越发感受到家乡的美好。你们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吗?”一位男同学就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参加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夏令营活动,到了晚上的时候特别想念家乡和父母。后来回到家,就觉得家里的米饭特别好吃,连看天上的月亮,都觉得特别圆。”这样一来,又进一步触动了不少学生的生活回忆,纷纷争相发言,交流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生活感受有着很强的个体差异,在语文教学的生活联系中,应十分珍视学生的这种极具个性化的生活感受。
二、生活的针对性让课堂异彩纷呈
联系生活是语文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生活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语文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因为生活的广阔和资源的丰富,语文课堂就更要加强联系生活的针对性,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针对性强的生活联系往往会带来极其显著的教学价值,或给人以曲径通幽之乐,或豁然开朗之快。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文讲到“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学生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可是老师偏偏还要在这里提问学生,“世界屋脊”是什么意思?一名学生回答:“指的就是青藏高原。”问题到此似乎圆满解决了,可是老师却不,偏要再联系一下生活实际:“你说得不错,‘屋脊是什么意思?你见过吗?为什么称青藏高原为‘世界屋脊?”这样一问,一下子就联系上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思考生活和提炼生活能提升课堂效度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联系生活,不是简单的重复日常生活经历,而是按照语文教学理念、目标和规律对生活的一种提炼和升华,达到基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的状态。这正是语文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应当具有的品位。一位老师教《钓鱼的启示》一课,抓住课文中的一句话,对于文中的父与子,教师根据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的情景,由老师扮演父亲,学生扮演儿子——
师: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生:爸爸,我从来没有钓到过这样大的鱼……
师: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生:爸爸,没有人看见啊,我们把它留下来吧!
师: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现在离鲈鱼捕捞开放日还有两个小时。
生:可是,现在离鲈鱼捕捞开放日只有两个小时啊,谁也不会知道我们是什么时候钓到的呀!
师:不,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生:……
我们不难看出,教师模拟生活表演是对生活现实的提升。生活中的我们常常会禁不住诱惑不会那么容易就放弃那条鱼,课文中的爸爸一而再、再而三地要孩子“把鲈鱼放回湖里去”,教师之所以这样做,正是因为对教学价值的追求而提炼了生活,不仅让学生再现了课文表达的情景,理解了爸爸语气的不容置疑,没有商量的余地,而且历练了口语交际能力。
生活是棵常青树,它有着勃勃的生机,课堂上有了这棵常青树,就会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养分。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探索适合于新时代需求的教育教学方式,做到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责任编辑 冯 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