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师生负担 回归教育本色
2013-12-30刘文升陈薇
刘文升+陈薇
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中小学, 特别是初、高中的老师和学生都在高频率地说着一个字“累”。我们实际耳闻目睹也有同样的感觉。每天早晨,大街小巷里出现最早的是背着书包上学的学生,晚上,走在暮色中最晚回家的也是教师和学生。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本文不探讨这方面问题,在此谈的是这种现象导致的几个严重后果以及解决策略。
一、负担过重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职业,在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早出晚归以及繁重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随着时间地流逝,很容易产生情绪的衰竭,即教师个人工作热情的耗尽。教师职业倦怠会导致教师本人失去职业成长的动力,进而导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下滑。
二、负担过重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过重的负担占去了教师的大量时间,特别是对于班主任,试想:一位教师白天在学校忙得身心疲惫,回到家里很多教师还要做家务,这样的话,他(她)哪还有什么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的研修上。其实,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本身的内驱力,只有有了内心强烈的宿求,教师才有专业成长的强大动力。专业成长的途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自主研修,只靠一年一两次的集中培训是解决不了教师成长的根本问题的。
三、负担过重给教师身心造成极大伤害
教师职业是艰辛的职业,教师在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的教学生涯中,特别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过重的负担造成了教师队伍的整体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尤其在现在的社会大背景下,学生的教育问题是让人费心的事情,所以教师时常会受到心理的煎熬,身体的劳累。所以现在很多教师的健康出现了问题,这种状况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四、负担过重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首先是要让学生乐学,而不是让学生硬学,加班加点、加大作业量的做法,时间长了,只会造成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五、负担过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按部就班的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活动,本身已经阻碍了学生自身潜能的开发,过重的学业负担更是让学生没有机会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和思考自己喜欢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和空间。
六、负担过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育
小学以及初、高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黄金时期。所谓的黄金时期,也就是为学生一生奠基的关键时期。然而,过重的学业负担使我们的学生背负沉重的包袱。我们都会注意到,现在小学生肩上的书包比以前大了,里面装得书本也多了。前几天,和几位朋友家的正在上初一的孩子聊天了解到,有的学生早晨7点多到校,家距离学校稍远的6点半左右必须出发,中午将近12点多回到家,1点多钟必须到校,晚上有时要7点才能回到家。晚饭后,马上做作业,一般是做到10点左右,有的时候到11点多,个别的时候更晚。对于每个老师来说,可能觉得自己布置的作业不多,但很多学科都集中到每一位学生身上,那就显得多了。学生每天忙于做作业,根本谈不上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来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虽然做了,但他(她)自己没学会的知识老师还没布置。预习就更谈不上了,循环往复,知识掌握得就夹生了。更严重的后果是过重的课业负担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自由,影响了他(她)们的身心成长。
对于教育的内涵与本质,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大家应该是认同的,那就是,教育为提升人的生命而存在。美国思想家梭罗认为“更好的教育”是“一方池塘”,这方池塘“最生态”,是学生“自然成长”的天堂。卢梭强调“教育即自然成长”“除了成长、别无目的”。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论何时何地,不论是任何人,都不应该违背教育的本质,应该始终不移的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要真正做到轻负担、重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有法必依,有令必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关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打折扣。
二是强化意识。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减负增效真正成为大家的共识。
三是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学校管理应该以教育的对象—学生为前提和出发点,不要使“一切为了学生”成为一句空话。换言之,学校要追求管理的有序和高效,在为教师提供成长机会的同时,为学生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提供空间和保障。
四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追求高效课堂。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积极探索有益的课堂教学改革,追求课堂的高效。
五是学校要重视各学科的必要沟通。各年级各学科之间在教学中要加强必要的联系,如:在布置作业时可统筹兼顾等。
六是改革作业形式。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决不留到课下,作业的形式要尽量做到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减负需要教育内外多方面的协调运作,如教育内部考试制度的改革,社会大环境对教育诉求的合理化等。减负更要掌握一个“度”,减负并不是彻底地放任,不是简单的留不留作业和留多少作业的问题,要辩证的对待减负,真正地做到减轻师生负担,回归教育本色,提升教育质量。
(责任编辑 刘新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