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初探

2013-12-29徐春梅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3年7期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注重对其口算能力进行培养对学好数学具有积极意义。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认知以直观为主,喜欢在活动中进行学习,但韧性不够,易疲劳。为此,在口算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就需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对算理进行探究;在算法指导上要灵活多变,要在正确口算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其口算速度;在训练方式上要多样化、灵活化。

一、激发兴趣,明确算理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对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教师用扑克牌来代表数字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的形式和直接列式进行口算相比,在扑克牌形式中,学生的参与度和正确率都高于直接列式。由此可见,兴趣在口算中的重要性。而兴趣只能提高学生的活动或学习参与度,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口算,在口算训练中,对算理的掌握才能正确指导口算。

在传统口算教学中,教师更重结果而轻过程,忽视了算理对学生口算的指导作用。在口算过程中,要让学生获得正确的结果,就必须以正确的过程为基础。因此,在口算练习中,在利用多媒体、故事、情境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教师还要注重对计算过程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确算理。以8+6为例:猴妈妈有一些桃子,分给了小猴子8个,分给大猴子6个,问大猴子和小猴子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幻灯片呈现分桃过程)接着以问题“要算一共怎么办?怎么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接着让学生用小棒分一分、摆一摆。在学生分和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先把8个放在一边,再把6个放在一边,提问:“8个还要几个才是10个?”然后从6个拿出2个给8凑成10个。学生对此还不太理解,借助思维图(图1)来演示,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观察中明确算理。教师紧接着告诉学生这种算法是凑十法,规律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接着写出诸如9+5,7+7之类的算式来引导学生利用凑十法进行口算,在练习中掌握算理。

二、突破定势,提高速度

解决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在低年级的口算训练中,学生更喜欢采用教师教给的方法来进行计算,而忽视了自己的算法,这是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的结果,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极其不利。鼓励学生自己算,就是要将多种方法应用起来,在口算中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法,从而提高口算速度和效率。

同样是在凑十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给出了练习算式6+5+4,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结果有的学生依旧是将5分解为4+1,而没有直接用后面的4来和前面的6相加。这是因为学生对交换律理解不足造成的,而另一方面则是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利用变式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多种口算方法。以12+6为例,口算过程中就应让学生将12分解为10+2,再用多出来的2和6相加,最后再算和。当然,对于这样的思维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和教具的作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眼看的过程中去理解。

在提高学生口算速度上,要紧紧抓住学生口算中最容易出错的部分来进行针对性训练。在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中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是主要内容,而20以内的加减法是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表内乘除法是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故而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就成为口算训练的重点。在0以内的加减法中,小数加大数或大数加小数(如2+8,5+9,9+3,8+4)和大数减小数(如9-7,10-6)较容易出错;相邻两数的加(如7+8,5+6)或相隔几个数的减法(7-5,9-7)容易出错;在表内乘法中,积相近的(如7×8=56,6×9=54,8×8=64)容易出错。教师就要针对这些常见错误来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

三、方式多样,培养技能

当学生掌握算理后,应用练习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练习方式上多样性的选择。不然,低年级的学生很容易因为疲劳而失去兴趣。下面就常见的一些口算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首先,可借助儿歌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低年级学生喜欢唱唱跳跳,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自编一些儿歌来帮助学生记忆。如在学习凑十法后,可编排儿歌如“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又如“看到9想到1,看到8想到2,看到7想到3,看到6想到4,看到大数加小数,先把两数换位置。”或“9和1真淘气,7、3、8、2也调皮,吹6升4(6像哨子,4像小旗)小手小手真伶俐(让生摇动双手,像把10分成5和5)”。

其次,可借助卡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等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如借助卡片,教师课堂中可让学生准备一些卡片,每个卡片上有相应的数字,还有加减符号。教学中四个同学为一组进行一次组合训练。这种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较好作用,对活跃课堂气氛也有积极意义。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3—5分钟的训练时间。

最后,则可采用游戏活动式来进行口算训练,即借助游戏方式来组织活动,如利用扑克牌玩24点游戏、钻山洞游戏(一个同学被搭成山洞的两个同学罩住了,只要回答对两道口算题,就可以继续钻山洞,如果没有回答对,就只能退出游戏)、夺红旗游戏、对口令、猜数、找朋友、小白鸽送信、摘苹果……但无论是采用哪种方式,教学中各种方式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交互应用的。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小学低年级的口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算理,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不断地练习,循序渐进地提高,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