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问题载体营造师生共醉的妙境

2013-12-29刘晓焱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3年12期

[摘 要] 激情是数学课堂必须具有的一种本质力量,可以让学生艰苦的脑力数学学习转化为一种宽松谐趣、 生动活泼、 竞争挑战、 富有探究的研讨,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在变化中求发展,求创新.

[关键词] 初中数学;问题载体;课堂创造;能力升华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师生有效互动,从而使数学课堂气氛活跃、情绪热烈、 场面火爆、 高潮迭起. 下面进行举例说明,以期抛砖引玉.

■ 开发学生潜藏智慧,优化学生思

维品质

俗话说:“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成败.” 通过“提问”等手段在数学课堂上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大脑的兴奋度,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促使学生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联想丰富、 记忆清晰、 语言流畅、 计算正确、 论证严谨,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倍增.

案例1?摇 请在△ABC中作一条线段,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上课开始,笔者先把此题交给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通过在纸上画画的过程很快得出:利用三角形的中线可以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笔者表扬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很好的同时,很快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请你按照上述方法把四边形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学生在教师的启示下,个个都积极思考. 此题的方法很多,学生在讨论和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分法,这时,笔者让学生自由地到黑板上把不同的画法画出来,这样一来,整个课堂在热烈的争论和思维交锋中,在学生的自我板演中,真正发挥了自己的主动学习. 各种绚丽多姿的画法不仅烘热了学生的大脑,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所以当笔者想进入下一个问题时,一个平时数学成绩并不突出的学生站起来说:“我知道了,所有各种分法,都是先构造三角形,然后利用三角形的中线把面积等分.” 真是太好了!学生的响亮回答,体现了他在动脑后的自信. 笔者在这个基础上,马上又追加一问:“请你观察图1,尝试在四边形ABCD中作一条线段,把四边形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图中△ABC的面积等于△BCD的面积. 于是师生又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展开了课堂的探究.

■ 变苦学为乐学,让学习顺势而为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不露痕迹地加以“提问”,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理解更加到位,把数学课堂上的解题苦力活转化为一种乐趣,在玩乐中掌握知识,实现“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境深远”的教学状态.

案例2 一个家庭有3个孩子,求这个家庭中有2个女孩和1个男孩的概率.?摇

笔者在教这个题目时,有2个学生同时自告奋勇地说:“共有四种情况:男男男,男男女,男女女,女女女,所以P(2个女孩和1个男孩)=■”. 笔者这时想起一个类似的问题:让学生投掷两枚硬币,求同时出现2个正面的概率. 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很快你一个、我一个地凑成了很多硬币,开始围在一起,做起了实验. 他们在一个抛,另一个数,还有一个记的过程中,玩得不亦乐乎. 一只只小手慢慢举了起来. 笔者知道,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积极思考中得出了结论:趋向于■. 这时,学生们恍然大悟,明白了初学概率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每一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并不相同,忽略了概率的等可能性,所以学生很容易得到错误的解法. 而笔者就是在这样的“提问”中,让学生去探究,在探究的基础上去寻求答案,让学生达到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最后,学生在看了课本例题后,正确地画起了树状图,用树状图的形式把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分析出来,很快有学生兴奋地告诉笔者:“P(2个女孩和1个男孩)=■”. 学生就在这样的类比中,顺利地克服了由不正确的潜在假设造成问题的漏解现象,将题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想细、想准,做到取舍有据、不重不漏,这从中教会了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培养了他们严谨的数学思维,激发了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使苦学变成乐学,也使得学生能够在浩瀚的题海中“明察秋毫、触类旁通”.

■ 激发课堂创造,实现能力升华

创造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学生只有在教师“提问”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迁移,产生灵感顿悟. 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轻松、思考、探索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释放灵感的火花,呈现新意迭出的大量解法,流淌出自己心中的奇思妙想及“异想天开”.

案例3 如图所示,已知∠AOB=120°,OM平分∠AOB,将等边三角形的一个顶点P放在射线OM上,两边分别与OA,OB(或其所在直线)交于点C和点D.

(1)如图2所示,当三角形绕点P旋转到PC⊥OA时,证明:PC=PD.

此题一出,学生在仔细观察图形和阅读题目后,发现了通过三角形的全等可以证出结论. 笔者以此题为基本素材,编拟了一个个探究性问题链对学生进行“煽情”,马上把题目进行了演变:

(2)如图3所示,当三角形绕点P旋转到PC与OA不垂直时,线段PC和PD还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在解决第一小题的基础上,不断寻求解决的途径. 在经过30分钟的苦战后,有学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走到他身边,发现他过P点向OA,OB分别作了垂线. 他告诉笔者:“构造三角形 ,还是用三角形的全等来证明.” 随后,笔者让这位学生在黑板上详细地书写了整个解题过程. 整个教室一片欢腾. 学生在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中,又解决了一个问题. 笔者也为学生伟大的发现而骄傲. 在这基础上,为了能够让学生学得更加灵活、透彻,使学生达到“解一题,会一类”的目的,教师应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灵感得以激发,使课堂成为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

■ 加强思维链条,荡漾师生智慧

一道典型的例题是知识精华的浓缩,教师要合理设置阶梯,给学生的思维“搭桥”,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使知识变得丰满且易于接受.

案例4 ?摇A,B两地相距50 km,甲、乙两人在某日同时接到通知,都要从A地到B地,他们的行驶路线相同. 甲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驶往B地,乙也于同日骑摩托车从A地出发驶往B地,如图4所示,折线PQR和线段MN分别表示甲、乙两人所行驶的里程数y(km)与接到通知后的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

(1)接到通知后,甲出发多少小时后,乙才出发?

笔者在让学生学习这类图表信息题时,让学生仔细看图,从“数”和“形”两方面对函数结构整体把握,这对初学函数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体验. 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后迅速发现甲出发1h后,乙才出发.

接着笔者给出了第二问:

(2)求乙行驶多少小时后追上了甲,这时两人距B地还有多远?此时,教室里一片安静,学生们带着笔者的问题,结合图象,正在经历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转换过程,很快有学生说:“只要求出QR和MN的解析式,然后把它们的解析式联立成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

笔者看见其他学生在这位学生的不断陈述中,逐步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实现了对函数问题的理解从表面到本质、从抽象到具体、从孤立到系统的跨越,促进了学生对函数性质及基本思想方法的熟练掌握,并引导学生挖掘函数的本质特征,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笔者又继续追加了一问:

(3)从图中分析,若甲按原方式运动,乙保持原来的速度,且乙接到通知后4 h后出发,则甲、乙两人在途中是否相遇?为什么?

在笔者对问题的不断引申、拓展中,教室气氛沸腾了,学生又开始了积极地争论和探索,且学生思维的火花还在不断地碰撞中,这也正是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向“潜在水平”的深层次转化.

总之,作为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应重视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大胆突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自主探索,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在变化中求发展、求创新. 在探究之中有效地领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品尝成功的快乐,从而让思维能力一步步提高,营造师生共醉的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