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是以艺术方式表现诉求

2013-12-29郭永东

北京文学 2013年2期

晚上参加了朋友女儿的结婚宴席。朋友红儿是我的发小,一个村的老乡,在城里一起念书,用红儿的话说我跟他是席屁股长大的。我俩从小形影不离。红儿能说会道,交友广泛,我娶媳妇都是他操办的,红儿给我娶回媳妇,一路燃放他买的鞭炮,主持婚礼送我入了洞房。

可就是这样的发小,我已感受不到过去的友情。几年没往来,见了面也是寒暄,虚以应酬。席间还听同学说我孤僻,某同学组织聚会也特意不邀我。山西化肥厂滚打过的哥们儿隔三岔五相邀,我每每以有事推诿。有同学用揶揄的口吻称呼我是郭局长,说我公务员架子大。我想我跟同学朋友怎么产生隔阂的?成家后各自忙事业是理由,人到中年多了世故也算理由。但我必须说,所有理由都撇不开文学创作的关系。朋友邀我喝酒,我想构思小说;看山化哥们儿斗地主赌钱,这时间够修改小说了。我晚上写作到午夜后两三点钟是常有的事。文学边缘化的今天,别人都在挣钱实现利益最大化,为何我偏偏喜欢上文学?搞文学能用来生存吗?在省市文学刊物发几个作品,千把块的稿费够持家过日子吗?还有作品发不了的时候。公务员挣二千多块工资,生活拮据,夫妻经常吵架怄气。如果我活动一个官职,肯定也不会比搞文学更清贫。我为什么选择孤独,死死抱着文学的信念?

首先我要说,文学是作者以艺术手法表达的现实诉求。

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作者对客观生活的正确反映。小说、诗歌、散文,都可以说是作家想要表达的诉求。只不过既然为文学,必须符合语言、结构、细节、表现主题等方面的艺术审美要求。我们看过的中外名著《红楼梦》《战争与和平》等,哪个鸿篇巨著不是艺术对现实的映照和反映,不是表达了作者的诉求呢?在文学的现实性和艺术性方面,《北京文学》做得不错,近年我看到过《泥霞池》《春风夜》《北京房东》《声音低回》等佳作。

我写的小说和散文,是对生活的感悟和映现,是自然表现的生活诉求。我力求用虚构的艺术表现生活的真实,或许写作技巧和艺术手法还存在欠缺。还有搞了几十年的公文体向文学语言转变很吃力。近年我看得最多的刊物是《北京文学》,往大型期刊投稿的也是《北京文学》。在《北京文学》上我自然来稿被选中发过个千字短文。我订阅《北京文学》看,也是把《北京文学》当作我学习写小说的老师,常拿小说名家的作品仔细琢磨,看细节怎么处理,语言有什么特色等。我说过投稿不是为了发表,而是学习文学写作的机会。我跟北京文学许多编辑有过书信往来,得益于编辑的指点,并在小说技巧上给予指导。往期刊投稿,也是检验写作水平的手段,而不是为挣稿费。

这里有两个问题:能不能以文学为生?文学清贫,为什么我们还要坚持写作?

第一个问题我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大多数作者都将不能以写作为生,当然成名作家例外。因为经济与文学存在严重不对等,贫富两极分化。同样的劳动,在经济圈子换来一辆小车,而文化圈子只能换一袋米。文学价值的滞后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昙花一现。特别是今天官僚阶层利益化的格局,柳永洛阳纸贵和唐宋诗歌的盛况只能叫作家仰望,相比民国时代文学价值也有差距。地方政府奖励民营企业价值数十万的轿车,对于文学的成就却未必能如此大方,这跟价值取向颇有关。文学繁荣的局面或许将来会有,但如果以文学创作挣稿费为生,无异于望梅止渴。

可以把文学看作是独特的生存状态,是作家文学素养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人习惯什么样的生存方式,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份安逸工作过日子是生存,想做大买卖发财也是生存,赌博喝酒混日子是生存,犯事进了监狱也是生存。正是不同的生存构织了多彩纷呈的生活,为作家提供了创作源泉,作家就有了文学表达诉求的愿望和要求。这种诉求是自发的,有强烈表达愿望的。或者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或者是对丑陋现象的鞭挞,或者是小资情绪的表达。文学是特立独行的生存状态,与现实休戚相关,却相对独立于现实。我1986年在山西化肥厂时候发表有诗歌和小小说,大型国企招兵买马全是学校毕业,文学氛围浓厚,车间里组织有诗社,常举办作品研讨活动。1990年我调回地方后,中断了文学创作,有几年时间荒于喝酒玩麻将,但新闻和公文写作从未间断,而且颇有成就。某日感悟有了生活积累,才拾笔重新搞文学创作。1986年开始我与文学有过接触,后来中断与缺少生活积累也有关。

小说的现实性和艺术性,我倾向于前者,这也是我关注和喜欢《北京文学》的原因。文学说到底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对于太过温情的,无病呻吟,丝毫不关注现实的所谓文学,我是不喜欢的。文学有约定俗成的标准,先进的西方文学更是值得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