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资源我利用
2013-12-29葛琳霞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还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大教育观、大教育资源观,让幼儿教育跨越幼儿园的围墙,让孩子们能够更多地看到、听到、接触到“外面精彩的世界”。
在自然中,在社会中,幼儿教育的资源是丰富多样、源源不断的。凡是有助于促进幼儿主动和谐发展的教育资源都应该得到开发和利用。幼儿教育阶段可以拓展利用的资源很多,包括广泛的自然资源、丰富的社区资源、家庭资源等各种园外教育资源。下面我只从社区资源方面来讲些经验和做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幼儿园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
社区是幼儿生活、成长的地方,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资源。社区的各种物资和文化资源是幼儿生活学习的活教材,往往可以成为幼儿园主题活动的重要来源,成为幼儿对主题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的鲜活的凭证。对社区丰富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不仅可以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丰富孩子们的经验,弥补幼儿园资源的单一和不足,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还可以培养孩子们关心周围、关心社会、关注自己周围生活的情感和意识。孩子们在了解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得以自然而然、轻松愉快地融入社会,并从中体验到一种被社会接纳、重视的感觉,形成对社区的良好情感。我园通过对《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采取了丰富多样的方式和途径,开发利用有价值的社区资源。
一、请进来,走出去,了解各行各业为社会服务的情形
我们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邀请了社区内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来园介绍自己的工作。有开发区的经理介绍不锈钢产品的生产过程;有环保局的检测员用实验对比的方式介绍如何检测污水的过程;有照相馆的摄影师介绍摄影艺术的过程及要点。我们还走出园去参观邮政局,实践寄信的过程;去消防队参观消防高科技器材,模拟救灾演习;去超市帮妈妈挑“三八妇女节”的礼物,体会独立购物的乐趣和规则。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认识社会中的人和事,了解各种职业的责任、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
二、观看小学校园,进行幼小衔接,启迪幼儿向往学习的情感
每年大班毕业前夕,我们都要带幼儿参观附近的小学。如一起进行周一的升旗仪式;参加他们的少先队主题活动;与小学生同坐一起聆听小学教师深情并茂的讲解;欣赏他们多姿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看他们进行童话剧排练、读书沙龙聚会、爱国诗歌朗诵会、拼音整体音节朗读赛、竞选班干部及中队委、“小鬼当家”冷餐会等班队活动。请小学生示范整理书包、示范使用学习工具、示范上课的坐姿和举手发言的习惯。这些活动都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向往小学生活的情感,消除了对小学生角色的陌生感。他们对少先队的崇拜、向往,对小学教师的敬服,对小学生的羡慕,使他们油然而生强烈的上小学的愿望,这就自然地完成了幼小衔接工作。
三、送爱心、表真情,利用特殊社区机构,增进德育教育
每年的“敬老节”我们都要到所在社区的福利院带上自制的礼物,去看望那里的老人,给他们集体过生日,用稚嫩的童音和优美的舞蹈,给老人们带去欢乐和欣慰。活动使孩子们懂得了尊敬老人、孝敬老人是我们的社会责任,认识到崇尚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 我们还去聋哑学校、残疾人学校、弱智学校联欢,去体验他们的生活,培养幼儿同情弱者,帮助弱者,尊重他人的人道主义情感,让幼儿学会面对挫折坚强而勇敢,同时好好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四、了解家乡特色,感受本土文化的独特气息和价值
每一个地区几乎都会存留着珍贵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文化传统。比如,我们东社镇的忠孝园;国家级乒乓球训练基地;“蓝印花布”民间艺术;《西亭脆饼》的吃文化及全国最大的床上用品、绣品生产批发基地“中国家纺城”……这些都是我们通州的象征、特色或标志,也是我们家乡的骄傲。我们组织孩子去实地参观、聆听、欣赏、品尝、考察、学习。这不仅是让他们继承我们家乡的优秀传统,更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创业的契机。尤其随着高科技的介入,传统的产品也在日益地求创新、求发展,这对孩子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和启迪。孩子心里从小就播下了建设家乡、富裕家乡、发展家乡、沿承家乡特色文化的种子。
五、倡导亲子活动,家园共育,延伸幼儿园教育
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积极开展亲子特色活动,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家园进一步配合,达到“1┼1大于2”的功效。如“亲子家庭艺术交流会”展露了每个家庭成员的艺术才华;“亲子家庭游戏比赛”使孩子体会到了家庭的温馨,挖掘了家长的资源,树立了幼儿大胆表现的自信心。我们还组织亲子家园活动,如“长江边亲子野营活动”“南通文峰公园亲子一日游”“大班迎新年亲子冬季长跑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活动,别有一番情趣,也使家长们的各种专业特长成为幼儿园共同的宝贵资源,实现了家、园、社区的教育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