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节心理健康课想到的
2013-12-29马智馨
最近,为了了解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经过商议,由我在学校三、四、五年级各抽取一个班,分别上一节心理健康研讨课,题目是《快乐伴我成长》。
这节课的教学共有四个环节设置,其中第三个环节是“说说你的烦恼”。没上课之前,我暗想:小孩子能有什么烦恼?即使有,恐怕也是辛弃疾所言的“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吧。可三节课上完之后,当我一张张地翻看着孩子们写在“烦恼卡”上的烦恼时,不得不说,我深深地被孩子们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震撼了。
仔细读完所有“烦恼卡”的那一刻,我才知道,孩子们远不是我们成人想象的那么简单,简单到人们常说的“无忧无虑”。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较之成人世界,既敏感又脆弱。正因如此,我们大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再次浏览三个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共205名学生的所有的“烦恼卡片”,我将这些烦恼分为以下四类。
一、来自学习方面的烦恼
1.我每次写完作业,我和爸爸都觉得写得不错,可妈妈却说我写得太难看,老是批评我。
2.考试没考好,爸爸妈妈一直责怪我。
3.我学习还可以,但我想学得更好,可努力半天也没有效果。
4.我发现我光荣榜上的“星星”很少,我好担心啊。
5.我学习不好,老被作业难住。
6.我回答问题总是很紧张,因为怕答错。
7.每天写完作业,不是练黑管,就是做补习班的作业,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令我烦恼。
8.上学时间太早,每天早晨起床时我都不想睁眼睛。
……
二、来自与人交往方面的烦恼
1.放学后,我和表妹天天在一起,有一天她把我的新文具盒摔坏了,却不向我道歉。一生气,我一连几天都没和她说话。
2.好朋友在背后说我的坏话。
3.我和同桌闹矛盾了,是我的错,可我不好意思向她说“对不起”。
4.下课后同学们在一起玩,我却孤孤单单一个人。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不受大家欢迎。
5.隔壁班的大个子男生老是欺负我,不是当面嘲笑,就是在我经过他们教室门口时故意挡住我的去路。
6.有时候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像那些胆大的同学一样亲近老师,可是走到老师跟前我又胆怯了。
7.同学总给我起难听的外号。
……
三、来自家庭方面的烦恼
1.爸爸妈妈经常吵架。
2.爸爸整天很辛苦地工作,妈妈又经常生病。
3.在老家的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我无法照顾他们。
4.爸爸经常邀约他的朋友来我家打麻将,吵得我无法写作业。
5.最近,爸爸妈妈回家都很晚,我一人在家很孤单、很害怕。
6.妈妈和奶奶经常闹矛盾,我不知道该帮谁。
……
四、来自不良习惯方面的烦恼
1.每次睡觉时,我都喜欢咬被角,被爸爸妈妈批评很多次了,可总也改不过来。
2.我早上起来爱磨蹭,经常迟到,同学们叫我“迟到大王”。
3.知道上课要专心听讲,可总爱开小差。
4.聊天时,总喜欢和别人斗嘴。
5.走在路上,老爱踢石子,有几次石子都伤到别人了,可总是管不住自己。
……
虽然这205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年级和班级,他们年龄不同,性格更不同,但每个班级孩子们的烦恼却无一例外、不同程度地涉及这几类,而涉及的主要内容就是两个领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那么,这是否说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是影响小学生健康心理的主要因素呢?如果是这样,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学校里可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做些什么呢?如果是这样,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又可以引导家长在家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做些什么呢?
说实话,如果不是这节课,我根本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因为,我怎么也想不到,小小年纪的他们居然在生活、学习中有这么多烦恼。从这个角度出发,对这节课,我当心怀感激,感激它带给我的思考,更感激所有坦诚参与这项活动的孩子们。
我们都知道,小学教育之所以极其重要,是因为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也是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础。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对孩子心灵的教育。为了每个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让我们为师者一起来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