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决定成败

2013-12-29邓涵健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3年3期

有这样一份抽样调查:关于学校理想教育对学生现实行为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道理上认同,但现实中不会照做,而且一旦踏上工作岗位,往往以个人利益为重。由此可见,学校实践德育的道路犹如“蜀道”。这时,再回头关注我们师生每日的相处,其实都可以分解成无数个细节,小到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可见,学校的德育工作平平淡淡才是真、落实细节才是实。

教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多思索一点细节,眼里就“多一点活”的资源。在此,我谈谈平时是怎样抓住细节开展心理与思品教育工作的。

一、一句话的细节

从我孩提时,在课堂上经常听到老师这样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谁比他(她)说得更好?”话音刚落,举起的小手格外积极。就这一句话,根据人的好胜心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但仔细推敲这句话,值得关注几点:1.先回答的学生为别人先提供观点,也展现了自己的不足,这句话对他是否公平?2.这句话等于否定了先回答的学生,把赞赏的机会留给了接下来还没回答的学生,是否合适?3.这样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一种培养恶性竞争的潜意识,只有自己最好,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使人的妒忌、狭隘的心理随之产生,是否科学?其实,也只要一句话,既能肯定前者,又可激励后者:“谁和他(她)说得一样好?”举起的小手也会格外积极。假如先回答的学生说得不好,可以说:“好,请坐,还有没有其他的观点?”这一句话的细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意识,但持之以恒肯定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二、对经典故事多一点思索的细节

一个人看事物眼光越全面,看事物才越科学,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品质很重要。经典故事《灰姑娘》给予学生的认识之一是:灰姑娘的后妈是世上最恶毒的女人之一。我给予学生的观点是:她之所以这样恶毒地对待灰姑娘,是因为她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她还没有学会爱别人的孩子。只爱自己,不爱别人,对吗?我想,它给每个学生新的启示是不言而喻的。指导学生寻找错误根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看待问题的能力。

三、一次对话的细节

我班有个性格怪异,学习一直糊里糊涂的学生。他常跟我提起他在平时关注的小动物、植物,还问这些是否是他的新发现,能否让他获得科学大奖或学士学位……可他一碰到学习就叫头疼,还会大哭。有一次,他跟我提起他家旁边的树到春天一开花便会下雨的事。我跟他说是凑巧的。可他较真地说他观察了三年,一直都是这样。我当时内心震动了,多不简单的孩子呀!我对他说:“可能你的观察真有科学道理在里面。科学家都有你这种持之以恒的品质。明年我们再一起验证一下吧。”他当时很开心。接下来,他的学习继续糊里糊涂,默写英语单词、句型时错得吓人。我想起了那次的对话,激将他:“你的观察力全放到门口那棵树上去了。世界这么大,可惜你的眼睛只能观察到树,却观察不到自己的默写错误?”“谁说不能?”他又一次较真了。渐渐的,他在学习上的错误就改过来了。我想,对他的引导,关键是把他在其他方面的专注点引到学习上来。

四、一次游戏的细节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方式,即思维定式。当面临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现象时,思维定式就有可能变成“思维枷锁”,表现出消极的方面。例如,有一次,我拿了两个包装一样的糖盒,事先藏好一个没有糖的盒子。我先把有糖的盒子打开展示给学生看,几秒后,趁他们不备换了另一个没有糖的盒子。我指着盒子问:“What’s in the box?”学生们马上回答:“There’re some sweets in the box.”我笑着打开盒子让他们看:“There’s nothing.”学生们的表情丰富多彩,有的还说我事先不讲清楚。我说:“实际是你们用自己的思维定式犯了一次错。有时不亲眼所见,不能想当然。”因此,教师平时要经常引领学生认识思维定式,避开思维定式的漩涡,从而积极冲破思维定式。

五、一个布置作业的细节

想想现在的孩子真辛苦,大人下了班,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可他们上了一天学,回家还要做作业,还不能和教师探讨作业的合理性、科学性。不打折扣地完成家庭作业是学生天经地义的事,似乎很少有教师经常反思自己布置作业的合理性、科学性。其实,每一个细节都对整个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忽视,细节就会成为大问题。在期末复习阶段,一天,我的作业要求是:把期中前后的33个句型抄一遍,第二天早上先默写期中后的内容。回到家后我想想自己布置的作业就觉得可笑:既然“明早先默写期中后的”,为什么还要学生抄期中前的?针对性不强,白白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第二天,我就向学生们道歉,承认自己布置的作业不合理,今后尽量不发生这样的事,也希望学生们有意见就提。这时,每个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当我请求他们原谅时,他们有的还说:“敢认错的老师是最伟大的老师。”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能使我们心理更健康、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