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从学生的立场出发
2013-12-29徐玉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知识的过程,感悟构建知识网络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对圆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条理化,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盘点知识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整理。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己整理的内容按顺序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要选派一名同学代表你们小组参与全班交流,好吗?
二、合作探究,构建网络
1.小组交流,初步构建知识网络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情况,并收集学生不同的整理方法准备全班展示。
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网络
(1)共同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代表你们小组到前面交流一下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小组交流得怎样?谁想评价一下?哪个小组还有补充?
教师课件出示学生几种不同的整理方式,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单元主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
师:想一想,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生回答,师板书关系,构建知识网络。)
引导学生总结:同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
师:如果告诉你圆的半径,你会求它的周长吗?用公式怎样表示?
生:C=2πr。
师:如果知道圆的直径,怎样求它的周长呢?(C=πd)
师:如果知道圆的周长,你能求它的半径吗?(r=C÷π÷2)
师:如果知道圆的周长,怎样求出它的直径?(d=C÷π)
师:大家掌握得真牢固,我们还学习了哪些圆的面积?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的?
(学生思考,然后根据课件内容填空,并交流推导过程)
师:如果告诉你圆的直径,会求圆的面积吗?如果告诉你圆的周长,又怎样求圆的面积呢?
师生在交流中完成板书,构建如下知识网络图。
(2)教师提问,提升知识之间的联系
师:已知半径可以求出什么?已知直径又可以求什么?已知周长呢?面积呢?
(3)设置问题,灵活运用知识
师:已知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能求出什么?
三、巩固拓展,应用知识
1.按要求画圆
(1)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
(2)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
2.解决设计问题
(1)一个圆形溜冰场的直径是80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绕着溜冰场溜一圈最多有多少米?(只列式不计算)
(2)求半圆的周长。
3.想一想
有三个相同的圆,半径为2厘米,连接三个圆心,求三个阴影部分的面积的和。
四、总结提升,深化知识
师:今天我们对圆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还成功解决了身边的数学问题。大家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