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013-12-29施燕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是过去也是现在很容易被老师忽视的内容,那么老师忽视它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以为,不是老师故意遗忘它,不是老师不知道口语交际在发展学生能力中的重要作用,而是老师没有上口语交际课的经验,不知道怎么上这样的课,或者说还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交际的本领。因此,在平时的口语交际教学中,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进行指导,让学生真正学会交际极为重要。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克服困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交际,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大胆实践,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方法,在课外生活中继续实践,就能将在课堂中学到的交际技能应用于实践,从而在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过程中应用自如。那么,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养成倾听的习惯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年纪太小,还不会倾听。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课堂上,他们回答问题时总是把手举得很高很高。表现欲强的孩子往往性格也好强,嘴里不停地喊着:“老师,让我回答,让我回答!”虽然他们急于表现而忘记了遵守课堂纪律,但这种表现是好的,因为他们有强烈的表达愿望,急于在课堂上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孩子们想说,这是开展教学的一个好起点。但是,孩子们的这种表现,是对一种事物或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停留在表面认识的反馈,还没有经过大脑去思考除自己的发言之外其他同学的发言。所以,没有分析别人的发言就没法优化自己的语言,要改变学生的这种行为,语文教师需要加以引导。老师要要求孩子们在听懂别人发言的基础上,知道倾听不仅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倾听可以把别人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进行对比,综合别人的发言为己所用,那么,在接下来自己发言时效果会更好。
二、敢于大胆开口运用
人类的交际离不开语言,语言的产生存在于实践之中。语言像世间万物一样时刻发生着变化,只是语言的变化速度较慢,没有明显的变化,不易被人们感觉到。但是,时间久了,细微的变化经过沉淀,语言的时间差异性才会更明显。语言在不断发展,随着网络的出现,也出现了一些网络语言,这些新语言有些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被一直沿用,而那些不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的网络语言则会被人们逐渐遗忘。语言还有一定的规范性,它规定着语言的发展方向,能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标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规范,让他们每次都有改进。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羞于发言,那他的语文能力的进步就会很缓慢,甚至没有进步。因此,从小培养学生说规范的语言,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善于在争辩中提高语言能力
教师在备课时要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到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可能的回答,以及老师如何应对学生的回答,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语文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教学的环节渗透这方面的内容,设计出能让学生参与辩论的问题,让学生大胆地概括与总结。如老师可以故意说出一个不正确的观点,让学生去发现并反驳老师的观点,从而促使其他学生参与。
四、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
良好的交际氛围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能激发他们的交际欲望。学生有交际的热情,课堂上的交际学习才会有效。课堂上的交际氛围不是随便就能创设的,有一定的要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交际课堂要贴近他们的知识水平,使课堂成为一个生活化的、口语化的学习场所,使学生勇于说生活中的话。教学本身是一种生活,所以那种离开生活的教学是不实际的。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反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素材。语言是生活的产物,所以,学生应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习语言。语文老师应该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口语交际氛围的创设,还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心中有教材,通过教材的合理运用,让学生有说的空间与时间。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创设合作与探究的学习环境,既让学生说,还要讨论,这对学生语言的发展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发问:“你们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吗?”“你觉得你的观点与他的观点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的提出能鼓励学生进入下一个问题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