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3-12-29濮春银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3年3期

孔子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知识和能力的主动获得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想方设法寻找各种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而且由于受课文内容、时间、场地、天气等的限制,不可能每节课都带着学生在课外完成,大多数的课文还是要在教室里进行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电影、DVD等直观性辅助教学的手段可以模拟创设“有声有色”的生活场景,给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加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把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在生活中无法亲身直观感受到的生活情景,以声色并茂的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可以坐在教室里就能感受到在现实中遥不可及的国内甚至国外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小学语文课文《台湾的蝴蝶谷》《草原的早晨》《北大荒的秋天》等课时,总不能因为一节课就把孩子们带到宝岛台湾或者内蒙古大草原和东北的北大荒去吧。但运用多媒体课件,凭借优美的画面和音乐,可以让学生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欣赏着祖国宝岛台湾的蝴蝶谷,谷中“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翩翩起舞地飞着“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学生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悠扬歌声中,欣赏着牧民们驰骋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放羊的情景,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而学习《埃及的金字塔》一文时,多媒体更以其强大的表现力,让学生不用出国就可以从仰视、俯视,从东西南北各个不同的角度欣赏到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上古埃及的金字塔风貌,甚至亲自在现场参观也无法得到如此全面的仔细观察;多媒体还可以再现凝聚着古埃及人的聪明智慧的建造金字塔的过程和奇迹般的技术。

二、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小学生都有着贪玩的天性,都喜欢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地玩耍,而文学来自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加工和提炼、升华。所以说,大自然和社会是文学无尽的源泉。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时机,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语文,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熏陶,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学到《秋游》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郊外的田野里,让孩子们在那里尽情地互相追逐、嬉闹,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广阔天地里看到秋天的天空是湛蓝湛蓝的,一眼望不到边,而朵朵白云又给人美丽的遐想,感受到秋风送爽的自然风光,而田地里丰收的庄稼就在眼前。教师用不着费尽口舌地对课文逐字逐句讲解,在学生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就完成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且还让学生从小养成了对自然的细心观察,产生了热爱自然之情。不管学生以后身在何时何地,此番情景都会历历在目,为以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三、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要注重新颖性和灵活多样性,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爱上语文这门学科。如在教学《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时,课文以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这三个角色对话的童话故事,表现了三类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教师可以先让三个学生分别扮演这三个角色进行朗读和表演,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添加具有这几个小动物特征的表情和动作、语言。如表演小燕子时,可以把手张开,好像要飞起来一样;而扮演小青蛙时,可以用脚蹦蹦跳跳;扮演小蜜蜂则可以一边“嗡嗡”地叫着一边飞。学生们表演得可投入了,下面看表演的学生也看得非常认真。然后,教师再把这三个角色分给各学习小组,让每个学习小组都进行分角色表演。这样的表演可以使得人人参加,个个活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整个语文教学中,学到了语文知识,锻炼了用口头语言复述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已经掌握《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我们还知道哪些动物过冬的方式呢?让学生回忆在电视上、课外书上看到的各种动物的过冬方式。学生们会争先恐后地说:天鹅、丹顶鹤、大雁等候鸟就是和小燕子一样飞到南方过冬的,而且在北雁南飞的时候,会排成美丽壮观的“人字形”和“一字形”;而松鼠和野兔、喜鹊、麻雀等是和小蜜蜂一样在原地过冬的;熊和蝙蝠、刺猬等也是和青蛙一样以冬眠的方式过冬的;还有小蚂蚁、小松鼠、蛇是和青蛙一样在洞穴中冬眠的,蛇是集体挤在一起以互相取暖的方式来冬眠,熊在冬眠的时候会因为饥饿出来找食物吃……这样一来,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和不断学习自然和科学知识的进取心。

总之,教师要以深厚的语文修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到课文内容的情境中去,使学生如同亲临其境一样,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地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