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管理:教师发展的助推剂
2013-12-29庞永红蒋永键
【案例】
顾老师是我校工作不久的一位青年教师,他专业知识很强,平时教学态度也比较端正,并且还是个热心青年,同事们需要帮忙时他总是尽他所能。但他的教学能力一般,每学年的期末质量调研总与平行班有一定差距。针对这一情况,我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发现他也是个积极上进的青年,也期待得到学校和同事的认同。面对这样的教师,作为一校之长,能做些什么呢?于是,我帮他认真进行了分析,既肯定了他的长处,也指出了他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了对他的发展期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时不时地进入他的课堂,课后及时与他沟通,不断肯定他的进步……现在,这位教师不仅教学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而且还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协助学校的一些行政工作,在今年的市级年度考核中,他被推荐为“优秀教师”。因为,我们都看到了他的改变,看到了他正在为实现他的人生目标而努力……而我也对学校管理有了更深的思考。
【反思】
管理是生命的动态生成过程。学校管理包含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制度管理属于刚性层面的管理,它是“学校所以立之大本”,是师生“共同的约言”,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而人文管理则强调被管理的对象,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它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式,是一种软性的管理。作为校长,如何去满足教师的需求与发展呢?我认为,现行的学校经营中,在完善制度管理的同时必须实施科学的人文管理。
一、目中有人,尊重和依靠每一位教师
“教育就是用生命去碰撞生命。”教师的生命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看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为此,作为管理者一定要目中有人。校长心中装着教师,教师的心中自然装着校长,装着学生、装着学校。校长要做到对事不对人,就同一件事,必须坚持同一原则,把握同一尺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内心产生出自主发展的动力。
平时我十分注重与教师的沟通,倾听教师的想法,与他们平等交流。上级组织的各个级别的评优、评先,在确定人员后我都主动与相关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既肯定他们的成绩,也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使教师能对自己有更深入的认识,对工作有更高的热情。同时,我把教师置于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地09cf3f0fa628a49b0aa3eea613d8994a位,加强了校务公开工作,确保教师的知情权,对学校的重大决策、人事任免、评优评先等都进行公示。每学期都定期召开教代会,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及时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确保教师的建议权。教师们在学校有了自豪感,认识到了自己主人翁的地位,也激发了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情中容人,关心和服务每一位教师
教师教书育人,要用真挚的、丰富的感情去关心和感染学生。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作为一校之长也需要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关心和服务教师。我认为学校的管理应该是“三分管理,七分感情”。在工作中,校长要努力做到既能欣赏他人的优点,又能宽容他人的缺点。校长要正确地看待教师的劳动,不能只关注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还要充分肯定已经努力付出却收获一般的教师;校长更要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校长要做教职工的知心朋友,热心为教师服务。如关心教师的健康,定期为教师进行体检,给教师购买体育用品,每年冬季组织开展教职工健身运动会;关心教师的学习,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学术会议、各种培训,每年学校免费为每位教师征订一本与教育有关的杂志;当教职工有喜事之时,捎上一句美好的祝福;当教职工困难之时,要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为教职工解决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这些服务使教师感受到了人文关怀的温暖,提高了职业生活的幸福指数,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境中育人,激励和引导每一位教师
人需要激励,作为文化人的教师更需要激励,激励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对教师的点滴成绩充分肯定和表彰,对教师有效的教育教学做法,应搭建平台让其尽情展示。每当我校的教师团队或个人取得成绩时,我都要在教师会上进行宣传,特别优秀的还通过倡议书的形式号召全体教师向他学习。每年的教师节期间,学校都将优秀教师的事迹制成展板积极宣传,使教师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工作的幸福,为教师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活力。同时,我们以《运河中心校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为杠杆,引导教师努力工作,不断发展自我,坚持“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坚持绩效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实绩明显的教师倾斜,向贡献大的教师倾斜。学校在弘扬教师个性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团结合作,公平竞争,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促进教师群体的健康发展。
人文管理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呈蒸蒸日上之势。一是教师的素质稳步提高。近两年,我校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我校已有各级各类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3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5%,青年教师群体专业素质也不断提高,多人次在市级以上各类教研培训活动中上展示课、示范课。二是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形成了人人主动关心学校的发展,自觉履行好工作职责的良好局面。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让我们每一个管理者多一些人文情怀,把制度管理的“刚”与人文管理的“柔”有机融合,“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并济,舞动起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两条“飘带”,使我们的教师不断发展,使我们的学校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