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场high起来
2013-12-29徐晓蓉
纵观传统的课堂,大多数情况下,上课前的几分钟学生会被教师勒令保持安静,接着就是按要求拿出应该准备的书本以及其他所需用品。上课铃响后,教师投入地“背诵”着前晚自己准备的备课笔记,转而看看台下,一部分学生打着哈欠,一部分一手撑着下巴一手转着笔,给教师营造着认真听讲的假象,甚至更有一部分干脆把头埋进臂弯,来个呼呼大睡……可想而知,结果很糟,几乎没有学生能够回忆起课堂上具体讲授了什么内容;而教师呢,想着自己备课如此认真,学生却不懂珍惜,于是乎逐渐怠于准备。最后恶性循环,学生愈觉得教师上课无聊,教师则愈觉得孺子不可教也。
现代课堂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之下,课堂主人逐渐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学模式也由传授逐渐发展为合作、探究,教学成效由侧重结果逐渐转移到侧重过程,课堂氛围也由寂静倾诉逐渐提升到主动交流。在欣喜课堂“进化”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其实很多课堂还存留着传统教学的气息。要想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学习、主动探究,那我们就应该让课堂high起来。
首先,课堂是属于教师和学生的,主角尤其应是学生。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做出适时调整,而不是一味地为了赶进度,完成上级的安排,而设置课程内容和进程。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前的时间,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状况并获知学生所需要的某些元素,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安静下来,准备书本。如果强行让学生停下自己想要做的事去做一些无聊的准备,那么可以说接下来的这堂课已失败了一大部分,因为教师的强行做法俨然破坏了学生的好心情。试想,成人中有多少人能带着坏心情完成高质量的工作呢?更何况是这些孩子们。相反的,课前交流不仅使学生觉得教师在关注自己,从而带着愉悦的心情开始上课,而且教师也能从中获得不少新“情报”,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得到最新的“指导策略”。
其次,要让学生充分地、积极地、全神贯注地参与到学习中,努力让学习变成一个自发的过程。课堂上,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既然是提问,答案就有对有错,对此,教师应把握好分寸。例如,某生回答错了,万不可立马找下一个学生回答此问题,因为此举往往会给答错的学生带来不好的心理阴影。因此,教师应循循善诱,力争让答错问题的学生在某些提示下得到正解,即使仍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也应表扬这位学生的勇敢,把建立自信心作为后续学习的基础。同时,让其他学生一同帮忙找出犯错误的原因。这一方面有利于鼓励学生回答,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纠错,最重要的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创造一种沉默所不能达到的学习高度。
有人说,成功的教学意味着要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创造力、好奇心和热爱。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笑话或是小礼物,在激发学生的求学兴趣的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有些教师会说:“我来这里不是为了娱乐学生的!”其实,这位教师将快乐、笑声和学习分得过于清晰。如果学生真的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体验,那么他们将更加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换句话说,娱乐式的教学将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的高参与性。我们需要用学习的歌曲、记忆的吟唱和庆祝的欢呼来代替课堂的沉默和无聊的叹息声,需要运用一些惊喜、娱乐来使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专心、投入并充满兴趣。
相比较之下,国外的课堂显然比国内的活跃得多,学生的效率也显得更高一些,他们的欢声笑语也多一些。那么,出现这些差距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认为,根源在于国外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国内的教师则更侧重于传授知识,因而忽略了学生内在的自我能力的培养。
古语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这个树人,可以说关系着国家的一个未来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得从课堂抓起,要使全场high起来。全场兴奋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继而就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High起来首先就得改变传统教学。有一部分教师会认为传统教学比较轻松,而现代教学则容易让课堂失控,其实不然,现代教学往往能使学生、教师、课堂内容三者融为一体。试想,三者都合为一体了,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行,怎么会失控呢?但教师得把握好学生的情感。另有一些教师担心稍微有一点笑声和乐趣也会导致课堂失控。但是,如果我们允许学生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感情,他们会很快知道什么时候适合大笑,什么时候应该集中注意力。当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笑声和欢乐的释放后,引导他们在合适的时候进入注意力集中的境界就变得更容易了。因为我们的身体会自然而然地从大笑的兴奋状态放松至平静的状态,所以教师很容易把学生引向一个立论的时刻,而在这个时刻,学生都是安静的,注意力集中的,易于接受知识的。
让课堂不再只唱独角戏,high起全场,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在知识中获得快乐,在欢笑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