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农就业对山东省农民收入影响的研究

2013-12-29朱红林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纯收入农民收入农村居民

朱红林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涉农领域的工业、服务业企业数量增加,非农产业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农村劳动力逐步快速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呈现前所未有的规模。随着非农就业规模的扩大,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 342.13元,其中非农收入4750.5元,达到总收入比重的56.41%。本文从山东省农民收入来源特征着手,分析农村非农就业规模与农民增收的关系,探讨非农就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以及影响农民非农就业的因素。虽然国家一再实施强农惠农政策,然而,由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的事实,农村劳动力更多地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可以预见,未来农民增收的核心是非农收入的增长。

目前,对于非农收入的研究,大多数学者关注的焦点是非农收入与农民收入差距的关系问题,他们的观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观点认为,农村非农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和非农收入的不平衡增长是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民的非活动实际上起到了缩小农村收入差距的作用。本文的观点是,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民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和待遇也就不一样。事实上,由于这种地区间的差异,农民内部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拉大。所以,非农就业问题不仅仅是研究农民增收的核心问题,也是未来解决农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重点。

1 山东省农村居民收入状况

1.1 山东省农民收入总量变动状况

近年来,山东省经济建设取得较快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图1)。1995年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 715.09元,2011年达到8 342.13元。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995年的4.05倍。从图2中可以看到,考察期内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率呈增长趋势,只有1997年增长率出现大幅下降的态势,这是当年的宏观经济环境所致。

图1 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变化趋势

图2 山东省农村居民名义收入增长与实际收入增长状况

1.2 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动状况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转变,农民收入结构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

(1)收入状况。在考察农民收入问题时,要区分农民人均总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两个概念。一般情况下,农民收入是指农民纯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构成。不同收入来源的纯收入增长影响着农民纯收入的增长变化状况。1995-2011年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源变化状况如表1所示。

表1 1995-2011年山东省农村居民纯收入变化情况

(2)收入特征。随着山东省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农收入,特别是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在不断增加,而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趋于减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超出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农民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从1995年的23.84%上升到2011年的44.54%,上升了21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限制的减弱,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快速增长;此外,农村工业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财产性收入占比呈现增长趋势,但是涨幅较小,转移性收入变化趋势不是很明显。

2 非农就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2.1 非农就业的变动

图3 2000-2011年山东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

图3显示,山东省农民就业从以农业就业为主转变为以非农业就业为主;从非农就业规模来看,2000年非农就业规模只有25%,到2011年非农就业规模已达到50%。随着山东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农村从业人员和所占比重呈现大幅下降趋势。农村人力资源在生产中的配置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即农村劳动力逐渐从过去大量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而向收益性更大的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转移。

2.2 非农就业对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采用的原始数据取自1995-2011年《山东省统计年鉴》,所用指标包括山东省历年人均纯收入、山东省农业GDP、非农就业劳动力人数、农村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对山东省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进行一些调整,选择1995年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基期来消除物价水平的影响。

(2)模型。本文所使用的模型为Yt=C+θ1Ut+θ2At+et,其中,Yt代表山东省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Ut用来衡量各年农民的非农活动及收入,At表示农业GDP,用来衡量各年份第一产业的发展水平。为了研究方便,对各个变量分别取对数后在进行分析。

(3)单位根检验。应用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

表2 应用ADF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

原序列是非平稳的,它们之间的回归可能存在伪回归问题。但从表2中分析结果可得它们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一步检验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4)协整检验。三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符合协整检验的前提。下面用EG两步法检验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第一步,对变量进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估计。结果如下:

R2=0.9904,S.E=0.0473,F=727.3256,D.W=0.8497.

从回归方程的结果判断,方程和回归系数都比较显著,拟合优度也较好。但是,残差项存在自相关性问题。第二步,检验残差序列的平稳性。

结果为:残差序列et是平稳的,即log(Yt)、log(Ut)和log(At)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民的非农活动及农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变动,而农民纯收入相对于农民非农活动的弹性系数要显著大于相对于农业发展水平的弹性系数,说明农民非农活动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要大于农业经济发展对农民增收的贡献。

(5)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为了考察三者之间的动态联系,可以通过ECM模型进行修正:,其中n为滞后期,这里令n=1,估计结果为:

通过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短期当中,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要显著小于农民非农活动对纯收入增加的贡献。在短期中,当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动要受到上一期人均纯收入变动的影响,上一期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变动1%,就会使当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方向变动0.3991%。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是,将以系数估计值-0.2109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从而保证了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状态。

2.3 分析结果:农民增收的定位

近年来山东省农民非农性收入快速增长,已经超过了农业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尽管如此,保证农民农业收入的稳定增长依然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非农收入在提高农民收入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但不同地区、不同资源禀赋的差异会导致非农收入的差距逐渐拉大。因此,非农收入对农民增收和收入差距的变化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影响非农收入的因素分析

3.1 地区差异分析

地区发展水平不同,农村劳动力转移也不同。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农村劳动力一般在本地区内从事非农活动,例如经济较发达的青岛、威海等沿海城市;而在欠发达地区,例如菏泽、德州等当地非农产业发展较慢,农民更倾向于到其他地区谋求非农就业机会。

3.2 非正式制度——社会关系网络的作用

无论是在发达经济还是在发展经济中,都有很多非正式制度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中国常常被称为一个典型的“关系型”社会,社会关系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在发挥作用。现在社会关系网络也被看作一种社会资本,而社会关系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工工资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在农村劳动力流动中,老乡、亲戚、朋友等非正式渠道是主要的信息来源,但是有些地区的农民获得此类信息的渠道较少,而农民外出就业是农民非农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3.3 农民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是当下决定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就会有相对较高的工资性收入水平。调查研究显示,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的提高,他们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不仅在工资水平上有很大的提高,在工作环境和劳动保障上也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城乡户籍分割的制度体系,农民进城务工虽然为城市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却无法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使得农民外出就业具有短期性、不稳定的特征。

4 结论

农民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山东省农村居民近20年收入的结构变动状况可以看出,虽然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当前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增长空间日趋缩小,农民增收的源泉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农民收入问题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农业问题,农民增收的核心转变成为如何解决农民的非农就业问题。要想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首先就要保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此外,要重视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农民财产性收入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补充来源。虽然近年来农村从业人员数量和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但由于乡村人口基数大,目前农村劳动力总量依然过剩,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压力还较大,然而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农业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区域性短缺性、农忙季节性短缺问题开始显现,农村劳动力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阶段。

为了提高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总体上看,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低下,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非农就业就会增多,农民进城务工的条件逐步改善,工资水平快速提高,非农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农村内部增收的潜力越来越小。

[1]Wang,Z.,Russell,S.and Yew-Kwang,N.A New Ordered Family of Lorenz Curve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Measuring Income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Rural China[J].China Economic,2009(2).

[2]Leones J.P.,Feldman S.Nonfarm Activity and Rural Household Income:Evidence from Philippine Microdata[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8,(46):789-806.

[3]刘洪银.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济增长效应[J].人口与经济,2011(2).

[4]胡愈,陈晓春,许红莲.城乡收入差距及农民收入结构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10).

[5]叶彩霞,施国庆.地区差异对农民收入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0(10).

[6]祝伟,王晓文.中国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与收入差距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

[7]张车伟,蔡翼飞.中国劳动供求态势变化、问题与对策[J].人口与经济,2012(4).

[8]周云波.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9]章元.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发展与分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纯收入农民收入农村居民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201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14600元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