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专院校趣味体育课堂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2013-12-29周月红王厉兵
周月红,王厉兵
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中考和高考的后期批次的录取,其生源文化基础较差、兴趣爱好较少、身体状况堪忧,体育教学效果一度下滑,曾使很多体育教师产生不适应感和无助感。随着基础教育体育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我们结合课程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充分考虑大中专院校在校生的“学情”,开展了趣味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尝试。我国的趣味体育概念成形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自身的形成和借鉴国外娱乐体育的缘故,出现很多种叫法,如“大众体育竞技项目”、“趣味运动”、“夺标运动”、“趣味夺标运动”、“趣味游戏”等[1]。起初趣味体育引入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随着体育教学实践的深入,趣味体育的教学效果逐渐回落,很难有新的提升,这与教师设计的学生学习方式过于单一被动传统化不无关系。本文因此针对趣味体育课堂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探索。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体育系及太原市卫生学校的师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调研
通过因特网(中国期刊网、维普网、知网等)检索,搜集、整理有关体育课堂学习方法的相关资料,阅读有关学习方法方面的专著文章。
1.2.2 师生访谈
设计师生访谈提纲,分别随机抽样师生进行交流,就趣味体育课堂学习方法改革的感受等问题进行咨询。
1.2.3 问卷调查
设计《新型学习方法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问卷调查,经信、效度检验后,发放给两所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就新型学习方法的实践探索对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进行了调查与评定。
本研究共计发放调查问卷200份(体育教师30份,学生170份),回收195份,其中有效问卷180份,问卷回收率97.5%,有效率为92.3%,有效地保证了本研究的科学性。体育教师和学生基本情况分别如表1、2所示。
表1 本研究体育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n=30)
表2 本研究学生基本情况一览表(n=170)
1.2.4 数理统计
本研究采用简单的百分比数理统计法,对新型体育学习方法对师生教与学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问卷综合汇总如表3所示。
表3 新型体育学习方法对师生教与学效果的影响(与非实验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转变了学生体育学习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新型学习方法对学生体育学习态度产生积极影响的师生共计达八成半,持不可以和不一定态度的师生只有一成半;而对照班访谈调研结果显示,愿意上体育课的学生只有五成多点。充分说明新型学习方式的实践应用确实能转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并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从数理统计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近九成的调查对象认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的实践尝试使更多的学生愿意并且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的活动中,对体育学科的认识慢慢发生了改变,不再认为体育是可有可无的学科,而是能够正确地看待认识体育学科的价值所在。
2.2 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
体育教师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改精神,结合有关新型学习方式的理论学习和集中研讨交流,针对所教授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对每个教材的学习目标提供不同的学习进度和分层标准,由各组学生根据本组和个人的情况自由地选择学习进度和分层标准,并参与设计评价标准[2]。由于学生在自主、合作、探讨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主人翁的感受,整个学习过程投入了自己的精力和心血,学习过程体现了自己和团队的合作成果,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获得别样的情感体验。
新型学习方式促进了师生与学生间的学习与情感交流,合作学习使组内学生积极承担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并且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增加了相互间的沟通和信任,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动机。新型学习方式的合理设计和运用最终帮助学生确立了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自主意识。
2.3 营造了学生创新思考与实践动手的氛围
建构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很重视学生自我发展的潜能,强调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本研究在趣味体育教学中引入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目的就在于使体育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能体现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体育教师将新型的学习方式巧妙地与教材融合,恰当的可操作性的设计方案呈现于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这样的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团队合作、相互切磋、亲自尝试实践的氛围中。从表3可以看出,师生都比较认可新型学习方式的运用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动手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新型学习方式遵循了人的获得性学习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新型学习方式满足了人的群体交往需求,有利于增进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增进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习;
(3)新型学习方式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升了学生创新思维和操作动手能力。
3.2 建议
(1)继续强化大中专院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其以自信、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专业和日常教学;
(2)大中专院校体育教师仍需学习理解新课程主导思想和基本理念,认真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继续夯实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紧跟时代发展要求,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3)大中专院校可以自行开发或改造部分休闲、娱乐等新型健身项目,并将其引入趣味体育课堂教学中。
[1]邹师.趣味体育的概念及编排原则与方法[J].山东体育科技,1994,36(15):42-46.
[2]陈玉琨,代蕊华.课程与课堂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1-103.
[3]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