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近自然林分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2013-12-28

中国林副特产 2013年2期
关键词:生活型阔叶林种数

程 伟

(黑龙江省第一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9)

森林除提供木材外,还为人类提供着各种食物、药材和工业原料等资源;此外,森林在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丰富生物种类等方面也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森林发挥各种作用的根源是森林生物多样性,只有森林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森林才有可能持续的提供各种资源,并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林业发展在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密切关系,诸如森林可持续经营、自然保护、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与遗传改良、退化森林的恢复与重建、森林的效益评价等。尽管如此,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仍非常滞后,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和体系仍然沿用上世纪40年代生态学家辛普森等人建立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等计算方法。该生物多样性评价体系虽然从物种层面研究生物多样性,但却无法对具体物种进行有效准确的评价,而生物多样性主要保护的是珍稀濒危物种、重点开发利用的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物种。

为此,本文将采用森林近自然化程度和植物功能群的研究方法,对牡丹江地区近自然化程度不同的林分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旨在确定本地区林下植被近自然化程度最高、组成最优的近自然林模式,完善我国近自然林业体系。

1 研究区概况

本研究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青梅林场进行。青梅林场位于牡丹江市东郊,地理坐标为E 129°39′~129°54′,N 44°35′~44°39′。该区是低山丘陵,平均坡度6°~20°,海拔220~731m。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冷夏热。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1.7℃;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8.6℃,年降雨量为575.7mm,年蒸发量为1220mm,无霜期130.8d。地带性土壤为暗棕壤。

本研究以牡丹江地区近自然化程度不同的4种林分(包括红松阔叶林、过伐林、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和落叶松人工林,以红松阔叶林为对照)为研究对象,林分概括见表1。

表1 林分概况

2 研究方法

调查方法:调查于2011年7月下旬进行。在4种林分内随机设置8个16m×16m的大样方。在每个大样方内随机设5个2m×2m的灌木样方,在每个灌木样方内对角位置设2个1m×1m的草本样方。记录每一灌木样方内灌木的种数、个体数、树高和盖度,记录草本样方内草本植物的物种数、个体数(丛数)、高度、盖度。

数据处理方法:采用以下指数进行多样性的测定:Simpson多样性指数D=1-∑Pi2,式中Pi=(相对密度+相对盖度)/2,为是第i个种的重要值。不同功能群中物种重要值的计算公式为:Pi=(相对密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3(马克平,1994)。植物功能群采用不同生活型(将植物分成1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分类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与红松阔叶林相比,其他3种林分的物种数、盖度均小于自然化程度最高的红松阔叶林,其中水落混交林和落叶松人工林的木本植物及草本植物的物种数、盖度均显著低于红松阔叶林(P<0.05);过伐林除木本植物盖度与红松阔叶林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他项目(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种数,草本植物盖度)均显著低于红松阔叶林(P<0.05);过伐林的木本植物种数、盖度和草本植物的种数、盖度均显著高于水落混交林和落叶松人工林(P<0.05);木本植物种数、盖度在水落混交林和落叶松人工林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草本植物种数、盖度均表现为水落混交林显著高于落叶松人工林(P<0.05)(见表2)。

表2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种数和盖度

过伐林除草本植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红松阔叶林外(P<0.05),其他各项多样性指标:木本植物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及草本植物Simpson多样性指标与红松阔叶林均无显著差异(P>0.05)。水落混交林和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红松阔叶林和过伐林(P<0.05)(见表3)。

表3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

4种林分林下植物生活型重要值均表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一年生草本植物,差异均显著(P<0.05)。其中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落叶松人工林和水落混交林重要值最大(二者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红松阔叶林和过伐林(二者差异不显著)。与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表现正好相反,一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均以红松阔叶林和过伐林最大(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落叶松人工林和水落混交林(见表4)。

表4 各林分不同生活型植物重要值

林下植物中不同生活型植物中1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的主要代表植物(见表5)。

表5 不同植物生活型的主要代表植物

4 讨论与结论

4种林分的近自然化程度,以红松阔叶林最高,为本地区的顶级群落,其次为过伐林,再次为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以落叶松人工林的近自然化程度最低。4种林分的林下植物种数、盖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基本也是以红松阔叶林最大,其次为过伐林,再次为水落混交林,最小为落叶松人工林。除水落混交林与落叶松人工林的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木本植物种数和盖度,以及红松阔叶林与过伐林的林下多样性指数和木本植物盖度外,其他各项指标在4种林分间差异均显著(P<0.05)。4种林分林下植物生活型重要值均表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1年生草本植物,差异均显著(P<0.05)。4种林分的林下植物组成的相似性,根据林下植物生活型重要值的大小及分布结果显示,红松阔叶林与过伐林较为相近,而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与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组成相近。

本文对牡丹江地区4种近自然化程度不同的典型的林分的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林下植物生活型进行了简单比较,但未能更深入的根据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将其进行分类研究,如国外目前将林下植物分成杂草种、竞争种和耐胁迫种以及各种之间的过度类型进行系统分类研究。

[1] 田生,陈凤春,魏胜利.森林经营与森林植物多样性[J].林业勘探设计,2008(1):6-9.

[2] 马克平.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 李慧卿.近自然森林经营探讨[J].世界林业科学,2007,20(3):6-11.

[4] 陆元昌.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 于立忠,朱教君,孔祥文,等.人为干扰(间伐)对红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6,26(11):3758-3764.

[6] 毛志宏,朱教君,刘足根,等.间伐对落叶松人工林内草本植物多样性及其组成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6,25(10):1201-1207.

猜你喜欢

生活型阔叶林种数
从当前汉字使用情况调查看《现代汉语常用字表》①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世界之窗 钱江源,探路国家公园
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用药整合管理干预效果研究
阔叶林培育及保护对策
论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数学模型
云中山南岭栲群落的生活型与叶特征研究
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珙桐群落特征及演替趋势分析
用固定样地法监测银瓶山阔叶林物种多样性
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几点思考
绝句(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