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实践中的术语管理

2013-12-27王华树

中国科技术语 2013年2期
关键词:管理工具术语译者

王华树

(北京大学翻译硕士教育中心,北京 100871)

一 术语管理的思义

《现代术语学引论》是国内第一部现代术语学著作,其作者冯志伟先生在本书前言便开宗明义地提到“术语是人类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1]。美国词汇/术语资源分享联盟(Lexical/Terminological Access Consortium,简称LTAC)负责人、美国翻译协会干事、国际译联技术委员会主席艾伦·梅尔比(Alan Melby)教授在其《机器翻译·翻译之鼎》(Machine Translation:The Translation Tripod)一文中指出,从事一项翻译工程就像坐在一个三足之鼎上工作一样,这三足分别代表源语文本(source text)、翻译要求(sPecification)和术语系统(terminology),三者缺一不可,否则整个翻译工程就会坍塌[2]。术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国际翻译家联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des Traducteurs,简称FIT)公关委员会在2008 年提出国际翻译日的主题是“术语学——词语至关重要”(Terminology:Words Matter),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突出了术语的现实思义。

术语管理是为了满足某种目的而对术语资源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通常包括术语的收集、描述、处理、存储、编辑、呈现、搜索、维护和分享等。对于个人译者来说,术语管理贵穿翻译整个过程,是翻译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对于企业来说,术语是全球化企业语言资产(enterPrise linguistic assets)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信息开发(information develoPment)和技术写作(technical writing)的基础性工作,属于企业语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有效重复利用已有的术语数据资源,可降低产品内容设计、内容本地化和翻译成本,保持内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很多跨国公司将术语管理纳人其全球信息管理(glob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战略的一部分。惠普、微软等国际化企业均部署了术语管理系统和术语专员,华为公司也设置了术语专家职位,以加强企业产品的术语管理工作。

SDL公司(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简称SDL,为包括公司语言部门、语言服务提供商、兼职翻译和学术机构等提供市场领先的创新翻译软件)在2010 年实施了国际范围内的术语管理调查(terminology survey 2010)[3],调查领域涉及IT、软件行业、航空、银行、制造业以及本地化行业等,共收到1717 个调查反馈。调查结果显示93%的人认为术语的一致性十分重要,77%的人认为术语不一致会导致内容质量下降。

二 国内外术语管理现状

术语管理无论是对译者个人还是企业都具有重要思义。那么国内外翻译从业者对术语管理有什么样的认识? 术语管理在翻译行业中有着什么样的普及程度? 笔者在相关的文献中发现,国内多数研究者从术语学理论的角度探讨问题[4-6],关于语言服务实践中术语管理和术语工具的研究少之又少,针对全行业的术语调查数据十分罕见。

从国际范围来看,20 世纪60 年代中期,欧洲共同体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术语管理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术语管理实践。本地化行业标准组织(Localization Industry Standard Association,简称LISA)下属的术语特别兴趣小组(Terminology SPecial Interesting GrouP)在2004 年实施了国际范围内的术语管理调查[7]。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术语管理提升了翻译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力。75%的调查对象表示已经在企业内部开展了系统的术语管理工作;在此75%的调查对象中,50%曾实施过多语术语管理,31%实施过双语术语管理,8%实施过单语术语管理。2005 年5—9 月,德国萨尔兰德大学(Saarland University)通过互联网利用英、法、德、西四种语言做了一项全球性的术语调查(t-survey)[8],来自全世界451 名职业语言服务工作者接受了此调查。91%的人实施过术语管理相关的工作,其中约71%的调查对象在使用专业的术语管理工具。可见国外同行从业者对术语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许多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和企业为了便利语言服务或相关研究工作,部署了大型术语库,如欧盟的Eurodicautom[9]和EuroTermBank[10]、国际通信联盟ITU联机的多语言术语数据库Termite[11]、世界贸易组织的WTOTERM[12]、加拿大的TERMIUM[13]和TerminoWeb 2.0[14]、LEXIS[15]、爱尔兰的国家术语数据库[16]、微软的语言门户[17]等。语言服务工作者及相关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授权机制方便地访问这些在线术语库,同时部分术语库向公众开放,方便普通用户查询,极大地提高了术语管理工作的效率。

同国外相比,国内的术语管理还存在较大差距。笔者于2011 年5—11 月对国内25 家语言服务公司进行邮件和电话调研,发现国内大多数语言服务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术语管理机制,只有6%的公司部署了专门的术语管理工具,2%的公司有专门的术语管理专家,27%左右的公司表示尚未进行有效的术语管理。

调查显示,一般翻译公司项目经理的做法是将翻译项目切分之后外包给若干兼职译者,未提供统一、准确的术语表;兼职译者往往会参考纸质的词典或网络上零散的未经核实的术语资料进行翻译,导致同一个术语有不同的译法,无法保证术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43%的公司在利用Access或Excel等表格工具进行术语管理。这种以术语表的形式管理术语存在诸多不便。例如,公司内部产品或服务发生变更,如何及时地更新零散的词汇表以及如何有效地维护和共享术语表都是十分棘手的问题。

调查发现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大型项目(多语种)如何统一术语。一位接受调查的资深项目经理提到,有时候一个项目需要多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的本地化语种。这样工作量巨大、操作过程复杂、周期较短的大型项目,涉及开发工程师、技术写作人员、产品经理、销售经理、技术经理、项目经理、术语专家、翻译团队等上百上千人的密切协作,如何在团队成员之间有效管理术语便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另外,重复的术语处理会导致术语混乱,管理成本增加,长此以往,企业内部术语知识库建设跟不上现实需求。缺少有效的术语管理系统很难解决这些现实问题。

三 现代化的术语管理技术

有效的术语管理离不开专业的术语管理工具。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深人发展,术语管理相关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新时代的语言服务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术语管理工具,可以快速创建术语库,快速搜索,实时更新和共享,大大提高翻译质量和工作效率。

根据市场的需求及客户的要求,国际上很多翻译技术和工具提供商开发了功能各异的术语管理技术和工具。按照系统结构来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独立式和集成式工具,独立式的如MultiTerm和TermStar,集成式的如集成在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工具之中的术语管理模块。国外常见的术语工具如acrolinx IQ Terminology Manager、Across crossTerm、Systran Dictionary Manager、T-Manager等。国内的东方雅信、传神、朗瑞、语智云帆等语言服务或语言技术企业也开发了适应中国客户的术语管理模块。

1.个人译者或翻译团队的术语管理工具

对于个人译者或翻译团队来说,其翻译吞吐量没有语言服务企业那么大,无需花贾高昂成本购买大型的术语管理工具;翻译团队的成员(专职或兼职译者)通常比较分散,更适合使用小巧灵活的桌面级术语管理工具。类似AnyLexic[18]、Lingo[19]这样的独立式术语管理工具,可以在翻译术语管理的多个阶段应用,包括技术创作、编辑、搜索和翻译数据交换。译者可以创建和编辑多个词汇表和术语库,还可以创建多种术语模板,灵活设置术语文本颜色、背景颜色、字体大小和文本格式等,这样的工具一般都支持.TXT、.CSV、.XLS 等术语表的导人和导出。

如果译者已经使用了常用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这些工具通常集成了术语管理模块,译者可充分利用诸如Déjà Vu X[20]、Wordfast[21]等CAT工具的术语管理模块。译者在使用Déjà Vu X进行项目翻译时,可在编辑状态下随时将新的词条添加到术语库中,每个词条都有默认的语法信息、定义、主题、客户以及时间日期标记,译者可根据需求自行调整相关信息。

译者也可以通过外部数据库(Excel文件、Access文件、纯文本文件等)向术语库中添加词条或批量导人多种格式的术语表。Déjà Vu X还具有一个供当前项目使用的专用术语库“Lexicon”,译者可以利用此模块进行术语提取和后续处理。如果翻译团队成员在域网内进行翻译,还可以通过添加局域网术语库在团队成员之间共享术语。

2.针对企业的术语管理系统

根据上文所述问题,对于企业来说,科学高效的术语管理显得日益重要,传统术语管理模式需要向现代化信息化的术语管理模式转变。在先进的术语管理理念指导下,部署企业级的术语管理系统是大势所趋。

以SDL为代表的语言技术公司为企业的术语管理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其开放的术语管理工具包括MultiTerm Extract(术语提取)、SDL Multi-Term Server(术语服务器)、SDL MultiTerm Online(在线术语工具)、SDL MultiTerm DesktoP(桌面术语工具)、SDL MultiTerm Team(团队术语管理工具)、SDL PhraseFinder(术语识别工具)、SDL Author Assistant(写作助手)等,企业根据不同层面的需求,可利用上述系统,整合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术语资源,全方位管理术语。

类似的企业级术语管理系统还包括crossTerm、MultiTrans TermBase、Transit TermStar等。为了解决企业分散的术语管理现状,除了C/S 架构的术语管理系统之外,多数语言技术提供商还开发了基于网络的术语管理系统。目前常用的在线术语管理系统有SDL Multiterm Online、crossTerm Web、MultiTrans Prism TermBase Web、Acrolinx IQTerminology Manager、Termweb 等。通过在线术语管理系统,无论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外部,术语专家或团队可以同时实现编辑和审核,避免因纠正术语错误而造成的非生产性时间和成本,实现了术语库在客户产品之间、部门之间以及各个职能团队之间的高效共享。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术语的集中化管理已经成为趋势。高效的企业级术语管理解决方案通常包括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内容管理系统(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以及语言资产管理系统(language assets management system)的一个无缝衔接的平台。该平台在企业局域网内搭建后,将企业内部所需的包括术语资料在内的语言资产存放在中央服务器上。按照产品的类型或行业领域,对术语库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部署中央语言数据库之后,无论是内部技术写作人员,还是外部供应商、客户或项目相关人员,在协同翻译时可以通过公司内网或VPN实时访问该库,最大范围内实现翻译一致性和重用,同时确保语言资产的安全性。以语言服务提供商美国莱博智(Lionbridge)公司为例,其研发的Translation WorksPace是基于软件即服务(SaaS)的开放式翻译平台,在设计中提出了“Live Assets”的理念。通过Translation WorksPace[23],客户、翻译人员和外部翻译供应商(在系统中具有不同的访问权限)可以根据需要访问、分发、管理企业动态更新的语言资产,并根据需要查看每个项目的进度和每批译文的提交,确保语言资产最大化地利用。

四 结语

信息化技术改变了语言服务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提升了语言生产力,促进了语言服务各种角色的专业化分工。术语管理不仅需要科学的管理流程,更需要熟练掌握多种术语技术和工具的专家。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术语管理系统功能将会更加强大,如兼容更多的数据标准,更加智能化地提取和识别项目术语等。这些都对术语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需要更多具备术语管理能力的专家。然而,国内对现代化的语言技术及其带来的影响讨论甚少,尤其在术语管理的实践方面,关注度远远不够。我们应该在做术语学术研究的同时,关注行业技术的发展,理论联系实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提升翻译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管理工具术语译者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hosts文件管理工具
现代企业与管理工具的运用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