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消费理念下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

2013-12-26陈思容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12期
关键词:目的地景区理念

陈思容

【摘 要】具体分析新消费理念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的冲突和挑战,研究旅游目的地应如何应对旅游活动新趋势的出现。

【关键词】新消费理念;旅游目的地

消费理念决定着消费内容、消费行为、消费方式。而新消费理念则是指从过去几年到往后几年这一段较长的时间范围内所产生的消费者消费理念的变革以及发展趋势。它不是固有的概念,而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由多个消费理念共同组合而成的有机体,由可持续消费理念、人本消费理念、个性消费理念以及公平消费理念等具体内容构成。

一、新消费理念在旅游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一)可持续消费理念——从眼前利益到长远利益的延伸

从传统旅游到生态旅游。所谓生态旅游就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的特殊旅游行为。

(二)人本消费理念——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的升华

从观光旅游到体验旅游。与传统旅游的“看”不同,体验旅游中更融入了以听觉、触觉等多方面要素,让旅游者通过自己的肢体活动与身边的事物产生联系。

从远距离旅游到近距离旅游。这里所指的“远近”不仅仅是空间范围上的距离,还包括时间范围上的距离。如今,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休闲,人们也逐步倾向于在近距短视的休闲度假中放松身心。

(三)个性消费理念——从循规蹈矩到个性张扬的进步

从集体出游到择时出游。相比于过去黄金周、寒暑假全国人民“集体出游”的局面,目前随着国家休假新政策的出台,人们可以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段选择度过自己的带薪假期,使旅游者在出游时间上错开,可以根据不同季节的带薪假期特点选择合宜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属于自己的个性旅游。

(四)公平消费理念——从注重价格到注重质量的转变。

从团队旅游到自助旅游。人们对传统的旅行社服务有着很多的负面印象。现在,随着交通的便利、私家车的逐渐普及以及酒店预订的便捷,选择自助游的人越来越多。假日期间,与家人朋友结伴出行,驱车前往想去的地方,自主地安排好食宿以及旅游行程,这样的旅游方式深得游客们的推崇。

二、新消费理念对旅游目的地现有状况的冲突和挑战

(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这里的环境不仅仅指自然环境,还有人文环境。目前,因为旅游活动的开展,大片水体、动植物以及珍贵的文物古迹惨遭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果景区的环境问题得不到很好的处理,该旅游目的地在游客心中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更严重的是,环境问题会阻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内涵程度不高

旅游者外出旅游,多是为了感受一种不同的文化氛围。随着体验旅游的发展,以及游客的文化知识内涵的提升,游客们更希望能通过旅游消费买到有一定文化内涵的精神体验,并不仅仅是为了看,而旅游景区文化内涵的不足影响了体验旅游的发展。

(三)管理服务不到位

自助游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更注重于自己的主观选择,没有了旅行社的统筹安排和导游的具体服务,景区内部的管理服务就更重要了。但目前,管理、服务不到位是很多景区都存在的通病。景区的管理和服务不仅仅由人来完成,一个明确的路标,一张供游人休息的石椅,都是人性管理服务的表现。

(四)产品种类少,更新速度慢

日益兴盛的个性消费潮流使旅游消费者对旅游活动方式、内容的需求也趋向于多元化。然而很多旅游目的地却没有跟上游客需求的脚步及时更新自己的产品,甚至一厢情愿地认为游客该怎么玩由景区说了算,殊不知这是本末倒置的错误观点。

(五)旅游设施发展不完善

包括旅游饭店、宾馆、旅游饮食服务设施、旅游商店、旅游娱乐场所等在内的旅游设施是游客在旅游目的地能否获得满意旅程的必要关键,然而现在很多旅游目的地都存在基本设施发展规划不完善的问题,这就为越来越多的短程旅游客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六)与周边社区联系不协调

旅游发展给目的地周边社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如旅游业影响社区产业结构、旅游业影响社区日常事务(物价上涨、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旅游业影响社区传统文化等。

三、旅游目的地应对新消费理念出现的对策

(一)开展生态旅游

开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宗旨就是处理好观念、资源、协调、配置、价格、容量、能源、污染、建设和谐等十个方面的问题,它们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如在森林旅游、体育旅游、观光农业旅游、山地旅游等。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以各种管理手段保护好景区内的生态环境平衡,不以各种人为因素破坏景区内的原始生态状况,使原生型的生态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和开发。

(二)开展体验旅游

旅游目的地卖给游客的旅游商品不仅仅是旅游资源本身,而是游客对这些旅游资源的体验与感受。旅游消费可分为弹性旅游消费和非弹性消费两种。非弹性旅游消费不容易有较大的改变,但弹性旅游消费容易改变。因此在旅游六要素中,要加强弹性旅游消费项目的吸引力,也就是要加强游览、购物、娱乐三方面消费的体验性。

(三)提高管理服务质量

首先,时刻树立为游客着想的理念,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其次,重视媒体宣传的力度。可以以景区为主题或背景拍宣传短片或在景区内与媒体联合开展活动,借助媒体的放大作用一举把景区推向大众市场。再次,管理服务制度法律化。使各项管理服务项目得到更切实的实施,在处理各种意外纠纷时也能做到有法可依。最后,建立游客反馈系统。积极采纳游客的意见有助于景区更客观地认清自己的不足,以便自身改进。

(四)创新管理

就目前而言,未来几年旅游景区将迎来全面创新的挑战:首先,旅游长线剪短。应对新的休假制度,旅游景区应开发更多周边游、短线旅游产品。其次,传统节日成新宠。中秋、端午、清明等三个传统节日假期的出现,将大大刺激短途家庭型休闲旅游市场。旅游目的地应针对这些路线设计开发出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再次,自助游、自驾游增多。旅游景区必须应对这种状况解决交通问题、为自助游客人提供自助服务等。此外,淡旺季不再明显。新的休假制度使旅游淡旺季不再明显。旅游景区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来创新不同的旅游主题,让游客一年四季中在同一个地方感受不同旅游乐趣。最后,创新旅游商品。景区必须针对不同的旅游项目设计开发出富有自己特色的旅游商品才能招揽顾客。当然,旅游商品必须要做到高质、精美。

(五)旅游设施同步发展

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这包括交通道路设施、建筑设施、安全防范设施等几方面内容。旅游基础设施不仅要维护,要完善,更要随着旅游活动项目的创新而随着创新。

新型旅游设施开发。近年来,宠物旅游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带上宠物一起旅游,这就要求旅游目的地内要有相应的辅助设施来接应宠物旅游者,如宠物垃圾处理设施、宠物看管设施等。

(六)旅游社区联合管理

为了避免旅游业开发对旅游社区造成的负面影响,旅游目的地应对旅游社区进行联合管理:居民管理,提倡公众参与旅游规划;治安管理;为社区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景区环境;社区就业服务,加快劳动就业机制转换步伐,提高旅游社区人员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最大限度地吸纳景区的社区居民为景区劳动力,以主人翁的身份为景区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玲.消费合理性的理论意蕴[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06.

[2]成升魁,钟林生.生态旅游理论进展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06.

[3] 陈才,王斌.旅游景区管理[M]. 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05.

[4] 李天元.旅游市场营销[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1.

[5] 吴必虎,黄潇婷.休闲度假城市旅游规划[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11.

猜你喜欢

目的地景区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恋爱中的城市
迷宫弯弯绕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摘牌”
动物可笑堂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用心处事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