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冷战后国际冲突解决的思路
2013-12-26罗文
罗文
摘 要: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变迁,国际冲突现象呈现出新的特征与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国际冲突时完善原有的模式并寻求新的思路。国际机制的完善,第三方介入和集体安全的加强,为解决国际冲突提供了选择。
关键词:国际冲突;解决;国际机制;第三方介入;集体安全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63-02
前言
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冲突与冲突解决、国家利益、民族主义等一些基本概念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不同的时代赋予这种概念不同的内涵。冷战结束和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国际环境相对和平,但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之间因利益争夺、观念分歧或其他因素而进行的对抗性或放对性遭遇或相互作用并未减少,突出表现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国际格局变迁,国际冲突主题由两极均势的结构性矛盾逐步转变为区域内矛盾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等引发的非结构性矛盾,导致冲突形态由大规模战争转变为有限的语言象征性冲突、一般性冲突、对抗性冲突和地区性武装型冲突。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加深了国际各行为体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与此同时也扩大和深化了他们之间的摩擦、矛盾。国家间为国家利益展开对战略地域的争夺,直接或间接地插手他国事务,在意识形态领域扩张等都引起国际冲突的发生。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势力开始积极活跃,经济、生态环境与资源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国的重点关注问题,导致国际冲突在小范围内经常发生。加上大国经常插手这些小冲突往往变成国际各国普遍关注与参与的大冲突,其存在潜在的危险性与可控性。冷战后,国际冲突发生的新变化需要我们在解决国际冲突时寻求新的思路。
一、各国应积极努力建立合理的国际机制
当今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每个国家都拥有平等主权,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国家进行理想选择,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追求有形的物质利益、权利,同时也追求最大限度的安全。冷战结束后,美苏两极对峙的局面消失,国际社会的均衡被打破。这主要因为国际社会中缺乏有效合理的国际机制来约束。建立合理的国际机制十分必要。
建立合理的国际机制就是要制定出那些指导着国际行为的明示的和含蓄的原则、规范和程序。一个合理的国际机制能够引导行为体的预期,从而促进信息的交流,信誉的建立,由此降低交易成本,使参与者的利益共同达到最大化。国际机制对国际社会的稳定、第三世界国家地位的加强、南北矛盾的缓解以及国际平等原则的主张有一定意义。国际机制可以为国际关系行为角色提供共同享有并有助于提高国际交往能力的资源、组织、模式和途径。它使国际关系更为密切,国家交往更为频繁,从而使国际社会日益繁荣兴盛,全球文化与价值的交流和对话的日益一体化,加强各国彼此了解的途径,从而使世界的和平进程成为可能。同时它使国际社会中出现的冲突在“秩序”范围内得到有效解决。国际机制中包含的国际组织、行为原则与法律制度,使行为者的行为通过一系列可操作性的模式得到了自身运转的方式和途径,尤其是具有暴力倾向的行为在“程序”的规约下得以化解。当国际社会行为主体之间发生利益冲突导致危机发生时,国际机制便充当维持秩序的自发力量来发挥作用。当代国际机制所提供的国际组织与条约体系,以及由此不断增加的信息量与提高了的信息透明度使危机在一定的模式下有条不紊地运作,最后使危机消解。
但是现有的国际机制还有一些缺陷,我们应不断努力来完善。首先,要加强专题性国际机制的建立。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合作的领域扩大,相互依赖的程度也在加大,冲突产生的领域也在加大。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技术、文化等领域的国际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际冲突的发生。因国际冲突的产生原因、类型不同,在解决时就要依据不同的国际机制。国际各行为体在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冲突时必然要寻求它们在这些方面所建立的国际机制,依据它们来约束冲突方的行为,寻找解决冲突的合理方式。在联合国体系中的各种专门组织,诸如联合国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各专门的组织都制定了自己在这一相关领域的国际准则、协议等以此来约束和规范各成员国在这一领域的行为。中俄两国因边界问题一直摩擦不断,但双方以有关两国边界的条约为基础,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签署了《中俄国界西段协定》和《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确定了中俄边界线的走向。于2008年7月21日中俄两国外长共同签署了两国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线东段的补充叙述议定书及其附图,勘定了中俄4 300公里的边界全线。和平解决了两国在边界问题上的冲突。根据上述中俄两国在边界冲突解决的方法上可以看出,两国主要依据原有的条约、准则,经过和平协商、谈判制定出新的关于这一问题的专门性的解决机制,以此消除两国在边界问题上的冲突。同时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建立了有效合理的专题性的双边国际机制,并遵循这些机制避免产生新的冲突,若以后产生相关的冲突,这些机制就作为解决冲突的依据。两国建立起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其次,在全球、区域和多边等层面不断加强和完善国际机制。冷战结束以来,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及全球性问题的突出,加强和完善全球性的国际机制已成为各个国家的要求。在全球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我们需要建立起适应新的国际形势、新的环境、新的变化与新的要求的国际机制,这也是因为全球性的国际机制在全球化发展中起的作用日益凸显。20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该集团自1999年成立至今,本着为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的宗旨。其主要活动为“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主要讨论正式建立20国集团会议机制,以及如何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等问题。与会代表不仅就各国如何制止经济危机进行讨论,也就国际社会如何在防止经济危机方面发挥的作用等问题交换意见。20国集团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国家提供一个共商当前国际经济问题的平台。同时该集团还致力于建立全球公认的标准,例如在透明的财政政策、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等领域的统一标准。
冷战结束后,地区内部各国矛盾和利益之争相对突出,国际形势出现了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特点。一些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出现在局部区域内缓解紧张局势、防止冲突发生、解决已有冲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成员是特定地区的若干国家,在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联系,或者具有共同关心的问题和共同的利益。因此,它们在和平解决争端、维持本区域和平与安全、保障共同利益及发展经济文化关系等方面,有进行协调、广泛合作等积极作用。区域性国际组织不仅可以减少各成员国发生冲突的概率,同时在冲突发生时,可以通过区域组织的力量,力求冲突的和平解决。但是随着各个国家最大限度地追求国家利益,全球环境、资源等问题的加剧,区域组织对内部各成员国的约束作用削弱,这就需要加强区域组织内各机制的完善,更好地发挥它在政治方面的职能,调整、促进本区域社会、经济和其他有关专业方面的作用。
二、加强第三方的介入
第三方介入是指国际组织作为第三方介入冲突的解决,其形式包括安抚、调停、仲裁和判决。作为冲突的一个非参与者,国际组织可以澄清问题,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消除紧张气氛,促进双方的理性对话与沟通,甚至可以解决争端。第三方解决冲突的方式有法律的方式和政治的方式。法律的方式是针对涉及国际法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相关的国家可以通过国际法庭或是地区性法庭(如欧洲法庭)加以解决。用政治的方式解决国际冲突就是发挥有影响力的第三方或多方在国际冲突解决中的作用。主要通过第三方或多方的斡旋、调停和仲裁等方式来调节冲突、解决矛盾,最后伴之以冲突方签订反映谈判结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并包括履行和监督协议执行。在上述整个过程中,第三方要积极发挥斡旋作用,要主张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宗旨,依据各国际机制,坚持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加强第三方介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扩大冲突方领导人和群众的认知层面,支持他们定位于共同寻求相互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采取单方面的行动。第二,建立冲突方之间交换信息和观点的条件,保障沟通渠道;在双方形成与其利益和目标相符的形式以及在形成共同语言时予以帮助。第三,保证帮助冲突方评判局势并探索相互接受的解决方法,向冲突双方解释信息、评估建议,表明可能的决定和协议方案,帮助冲突方改善他们的谈判习惯和技能。第四,必要时帮助冲突方在冲突谈判中“体面”抽身。第五,实现对冲突方相互行为的调控职能,以及监督协议的履行,充当他们履行协议的保证人。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中国就发挥着作为第三方的大国斡旋作用。中方作为调解人通常参与谈判过程,在谈判过程中中国方面专注于朝鲜和美国利益中的共同点,并在多数情况下倡导和建立这种共同性。中国作为调解人致力于建立冲突方的沟通渠道,保证冲突方互动,达成一致。同时,随着国际各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各国越来越希望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冲突。在解决利比亚冲突时,非洲联盟利比亚问题专门委员会成员,南非总统祖马于2011年5月30日抵达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展开旨在斡旋利比亚各派尽快停火和推进政治改革的访问。针对利比亚冲突的升级,国际社会努力寻求政治解决方案,避免外部势力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干预。中巴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呼吁立刻结束暴力,开启政治对话,和平解决危机。
三、加强集体安全
在国际政治语汇中,集体安全是国际社会以集体的力量慑止其内部可能出现的侵略,维护每一个国家之安全的国际安全保障机制,是“国际关系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之原则的推广”,它强调各国安全共享、风险共担、以国际社会之安全求得国家安全之维护。单个的民族国家在国际范围内常常不能实现自己的安全,因此需要依靠某种国家的集团,即相对个体而言的集体安全。集体安全就是一批国家构成一定的安全共同体,诸如同盟、条约组织、国际组织等,在这个共同体中,所有成员国承诺共同行动,援助受到侵犯的成员国,对于破坏和平的国家实施强制性措施,诸如经济制裁,必要时实施军事制裁。集体安全作为一种安全模式,以压倒性优势权力使得惩罚破坏和平的国家成为可能。加强集体安全,需要加强各成员国的一致性。参与国家必须对侵略的认定有一致意见,对维持现状做强有力的一致承诺。同时安全共同体的权力应当有相当的分布,这样才能对任何可能破坏和平的国家形成威慑。对于侵犯其他国家的政治与领土权利的国家,参与国家愿意使用它们的资源进行惩罚。联合国就是一个集体安全组织。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以禁止战争为宗旨。《联合国宪章》作为各参与国共同遵守的条约,它规定普遍禁止使用武力解决国际争端。联合国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安理会制定出的决议对各成员国都有约束力。东亚峰会包容了包括中美两国在内的大多数亚洲国家,并且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排除其他国家。它通过协调组织内部不同成员的行为而增进互信,减少不信任和安全困境,从而实现集体安全。欧盟各成员国在1991年12月召开的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上通过了政治联盟条约,各成员国将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并将最终实行共同的防务政策。上述的几个国际组织都是集体安全组织,其与集体安全的理论相一致。集体安全在解决国际冲突中依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国际冲突的解决始终是国际关系理论关注的核心命题之一。冷战结束后,国际冲突发生的因素增多,这种变化不仅影响着国际冲突形态与模式的发展及走向,也影响着冲突应对方式的改变。当今乃至未来的世界中,若目前的状态不发生重大的改变,那么多类型的冲突将作为国际冲突的主要表现状态长期存在,这也是各国应对冲突的重点。我们应主张以平等的地位、克制的态度、互谅的精神、明智的对策、审慎的手段与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国际冲突,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做法。面对形形色色,此起彼伏的国际冲突我们要积极努力,和平解决,营造一个和谐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3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04-207.
[2]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03:138-146.
[3][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1:324-334.
[4]何曜.国际关系中冲突及其解决的理论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6:26-27.
[5]王鸿喜,李海军,张战.用政治手段解决国际冲突的有益探索[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09(3):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