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埋暗挖隧道水平长大管棚超前支护施工技术

2013-12-26和有鹃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12期

和有鹃

【摘 要】大管棚超前支护技术是保证施工过程中地层的安全稳定、控制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常用措施。综合重庆沿江高速公路古树岩隧道洞口采用水平40m长大管棚超前支护加固技术施工工程实例,简要分析和总结浅埋暗挖隧道水平长大管棚超前支护施工技术。

【关键词】浅埋暗挖;长大管棚;超前支护

1.引言

大管棚超前支护技术,是沿开挖轮廓周线钻设与隧道轴线平行的钻孔,然后插入大直径(一般为A108mm)的钢管,并向管内注浆固结管周边的围岩,从而在预定范围内形成棚架的支护体系。先施做好超前管棚,在管棚的超前支护下,采用上半断面法掘进,上部开挖后及时安设拱部钢拱架和锚、网、喷等初期支护,钢架采用型钢拱架或格栅拱架,待完全做好拱部支护后,开挖下部,下部左右两侧交错施工,待一侧的钢架和初期支护施作完毕后,再开挖另一侧。

重庆沿江高速公路古树岩隧道洞口为浅埋岩体,容易破碎滑塌等。采用水平40m长大管棚(A159mm)超前支护加固技术,有效控制了地表沉降。沿江高速公路后续开工的6000m长的新屋基隧道,2000m长的佛儿岩隧道、砂磨石隧道以及垭口隧道,300m-600m长的塘垭口、晒顶堡隧道等均为洞口浅埋式隧道,均推广采用32-40m大管棚超前支护施工工法,效果显著。地表下沉均在18mm以内,施工安全得以保证。

2.施工工艺

2.1工艺原理

长大管棚是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的超前支护技术,即按隧道开挖轮廓线外侧向前分层按一定间距打入钢管,并通过钢管的出浆孔对土层进行注浆加固,钢管与地层形成承载拱,起到超前支护的作用,以控制洞石变形。

2.2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见图2.1。

2.3施工要点

1)施工准备

当隧道掘进到预打管棚的位置后,适当扩大洞石30~50mm(拱部)并加强支护,作为管棚施工的工作室;当采用端头井作为工作井时,可以利用土层台阶作工作平台,或者用支架搭设钻孔平台。

2)管棚布置

管棚布置应根据地质条件、设计要求、扩散孔径、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确定,由测量人员用红漆在初期支护外侧准确标出钢管位置。

3)导向护拱施工

为确保打管棚施工的施工精度,使钻头、钻管钻进时始终保持同一钻进角度、方向。在管棚钻进前,先在隧道洞门口浇筑管棚施工导向混凝土护供。导向护拱内安设导向管(Φ180×6,长2m),导向管根据管棚进出口坐标,焊接定位固定于护供内钢筋格栅钢架上,焊接前对每一根导向管道的位置进行坐标测量定位,施工时注意调整导向坐标时考虑由于钻机沉落或其他因素而产生的各种偏差,取调整误差1°,导向管调整3.5cm,用于角度控制,防止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管棚下垂而导致侵入隧道限界。

4)Φ159大管棚加工及连接

为了使浆液充分渗入地层,使得隧道拱部围岩形成加固壳,管棚采用花管,即在钢管上布置Φ15mm的注浆孔,孔眼排列呈梅花形,间距15cm×15cm。每一根管棚在安装最后一节时,在钢管上预留1.5m长不钻注浆孔,以起到止浆作用。钢管的连接采用焊接连接法或套管丝扣连接法(见图2.2)。

5)钻孔

钻孔采用0~360°的地质钻井,采取隔一钻一方式。钻孔前应调整钻机位置,使钻杆能平顺地置于导向管内,开孔时低速慢进,保持钻杆顺直,钻进过程中一般采取中压慢进,中等钻速及中量循环液,防止钻速过快使孔道偏斜。

在钻孔过程中及时检查钻孔方向的准确性,经常用测斜仪测量钢管钻进的偏斜度,同时要把钻芯取出来,做好岩性记录,用于对隧道开挖提供超前地质预报。

6)顶进钢管

使用钻机自身的伸缩进行顶管,一旦出现顶进困难时,采用手动葫芦固定于护拱上辅助顶进,下管时4m及6m钢管交叉使用。

7)注浆

①注浆参数的选定

注浆参数 水泥浆:水玻璃=1:0.5(体积比)

水灰比 1:1

水玻璃 35′玻美度

装将压力 0.5~1MPa

缓浆剂 根据试验确定掺量

②注浆施工

注浆前先用浆液把孔中水压出管外,待浆液流出并且流出浆液浓度与浆池中相同时,再密封孔口钢板,加压并要稳定压力在0.5~1MPa之间,每根管棚要连续注浆,以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作为注浆控制标准,设专人做好注浆记录。注浆结束后用M10水泥砂浆充填钢管,以增强管棚强度。

3.施工质量控制

1)导向管的定位误差应<10mm,倾角<1°,每钻进4~6m校正一次方位,及时纠偏。

2)钻机工作平台要牢固,保证钻机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3)清空后及时下管,防止坍孔,若遇孔内涌水涌泥,立即停钻,注浆封孔。

4)钢管接头应错开,同一截面接头数不超过50%。

5)为防止地表变形,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及时调整注浆参数,同时进行地面变形监测。

6)为提高管棚刚度,钢管内下钢筋笼或套管,管内注水泥浆。

7)施工过程中,认真记录钻进、钻渣、注浆情况,原始记录应做到全面、正确、及时。

4.施工总结及体会

浅埋隧道洞室开挖时,围岩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将发生变化,使隧道发生收敛变形,并波及地表,引起地表的沉降,根据开挖理论分析计算及地下工程现场检测数据表明,开挖导致的瞬时位移在施加初期支护形成受力之前,洞室的收敛位移增长很快,约占总位移的60%以上,因此浅埋暗挖隧道超前大管棚预支护是控制地表沉降关键措施,对防止隧道塌方十分有效。

管棚在成孔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超挖”,设计采用Φ159管棚,孔直径将比钢管直径大15mm左右,此部分空间将由管棚注浆进行填充;本工程管棚穿越土层为粉质粘土和混合土,在注浆之前存在塌孔的危险,会产生一定的地表沉降,根据国内大管棚施工经验和数据分析,从最不利角度考虑,管棚塌孔引起的沉降在9mm左右,实测最大沉降量为6.3mm(此部分沉降渐变累计形成),可通过轨道的日常养护进行弥补,对行车安全没有影响。

5.结束语

浅埋暗挖隧道采用水平长大管棚超前支护,有效控制洞石变形和地表沉降,确保了沿江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综合效益显著,并形成一套成熟的施工方法,在以后的类似工程中可以借鉴。

参考文献:

[1] TB 10003-2005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S]

[2] TB 10204-2002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