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专业大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
2013-12-24娄金海彭春生
娄金海,彭春生
娄金海/扬州大学体育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硕士(江苏扬州225009);彭春生/扬州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硕士(江苏扬州 225009)。
随着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体育专业必须及时调整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有意识地加强复合性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培育,重点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就业市场环境的变化,培养出更多更受欢迎的毕业生。
一、“一专多能”是体育专业大学生培养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我国经济结构与人才结构不相适应,对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影响。[1]二是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市场实际需求不相符。多数用工单位迫切需要的实用型人才难以招到,长时间出现“实用型人才荒”。[2]三是毕业生就业观念有待转变。部分毕业生仍存在对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就业期望值偏高的倾向。
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除遇到上述共同的困难外,由于受其自身专业口径较窄的特点影响显得更加艰难。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性较强,多数企事业单位在进人时首先考虑的是专业背景,而体育专业与其它专业的相通性较差,学生选择的余地较小。再加之我国当前素质教育推进力度不够,导致体育类师资需求不足;全民健身意识不强,导致国外需求量巨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当前中国几乎无用武之地。[3]
未来几年,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仍将非常激烈。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的推进、我国体育事业不断进步,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也将出现一些新机会:一是就业方向从过去单一的体育教育与管理工作者逐渐转变为以体育专业工作为主,辐射到多领域多行业。二是由于体育发展模式变化出现具有创新特征的“知识劳动型”人才需求增多。三是就业渠道、就业形式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从事体育科技工作、各种形式的自主创业等成为体育专业学生的新的就业形式。
就业市场的变化要求高校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必须调整目标定位,那就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合格体育人才。应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就要求高校体育专业放开视野,打破以往狭窄和单一化的教学格局,根据时代发展大胆地进行课程教育改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集教学、训练、健身、指导、经营、管理等才能于一身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强能力、复合型人才。
二、体育专业大学生“一专多能”的概念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一专多能”,有两层含义:一是小范围的概念。这里的“一专”是指精通或熟练掌握某一专项技能的水平,“多能”是指掌握在此专项之外的、与体育相关的大体育概念的其他项目、其他技能或理论的水平。如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要求:学生专项达到二级运动员技术标准或二级运动员水平;能教学、能训练、能科研、能组织竞赛、能当裁判、能使用管理场地器材;掌握开展体育运动所需的社会科学、教育科学、心理科学、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在专长体育教育专业的基础上能通晓相近体育专业[4]。另一种是大范围的概念。这里的“一专”就是指体育专业本身;“多能”是指具有作为普通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文化知识、综合素质方面的能力储备。如图1所示。
图1 体育专业“一专多能”的概念理解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虽说是“一专多能”,但它们并不是主次关系,“一专”必不可少,但“多能”同样重要。根据“一专多能”的要求,体育专业大学生能力培养要达到以下几以个方面的标准:
1.专业技能水平突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一专”要专在“体育”上,要全面掌握体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要专得宽、专得深、专得全面;不仅通晓本专业的知识,对其他体育专业的知识也要知晓;除精通某一体育专项外,还要掌握其他专项的教学、训练要求,并能熟练使用体育场地、器械;熟练掌握体育人文、训练、保健、营养、心理、康复等相关知识;熟练使用相关工具和查用体育专业文献。
2.文化知识水平较高。这儿的“文化知识”是指非体育的文化知识。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给人的感觉总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主要是因为其文化知识水平总体上不高造成的。但是面对就业市场的变化,在就业竞争中对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知识的需求越来越高,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包括教师的录用现在基本上都是“逢进必考”,另外,从事体育科研、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等工作也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必须加强对非体育文化知识的学习。
3.综合能力素质优良。高校要有意识地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点培养他们的文明习惯、情绪控制、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创新能力等,加强实践与实习教育,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切实提高其自身素质。
三、体育专业大学生“一专多能”素质的培养途径
(一)改革现有招生模式,提高体育专业学生“一专”的基本功底
按照目前的高考招生制度,体育专业考生的录取分数线是以各省(市)为单位划分的,所以各省(市)的生源状况各不相同。但生源质量总体趋势是新生的总体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省(市)对高考体育专业学生的录取规则是文化课、体育成绩双达标,按“文化分+体育分”的总成绩进行录取。但在权重上,文化分所占比重明显高于体育分。比如江苏省2010、2011、2012年体育专业录取省控制分数线中,文化分所占比重平均约为体育分的2倍,2008、2009年约为3倍。这种规则,直接导致了体育专项一般、文化成绩较好的学生大量进入体育专业。绝大多数高中为提高升学率,将一部分文化课水平较弱,按照普通类文理科报考无法录取,却有一定体育基础、对体育有爱好的考生集中一年左右加以训练,临时转报体育专业。这类考生在各省(市)体育考生中占据相当大比重。这类考生由于在文化成绩上有优势,往往录取的概率比较大。另外体育专项技能突出的高水平运动员学生进入体育专业学习的人数反而较少。这部分考生因在高中期间偏重体育专项的训练,而对文化知识课的学习比较淡化,导致其体育技能较突出,但文化课成绩较差,无法在高考中与普通体育考生相竞争,只好通过高水平运动员选拔考试进入高校学习。而高校为吸引到高质量的高水平运动员,往往允许这部分学生考取后可以任选专业,导致专项技能突出的大部分高水平运动员生源分流到非体育专业中。
生源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先决条件。要培养更高专业水平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必须从源头上提高生源质量,尤其是体育专项技能水平,这是体育专业学生“一专”培养的基本功底。建议对目前的体育专业高考招生模式进行改革,一是对普通体育高考学生的录取规则改革为:文化课、体育成绩双达标,按体育分的排序进行录取。二是对于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拔考试中,按照技能成绩比例对前列固定比例的考生可以给予任选专业的待遇,而此比例后的考生,只能选择体育专业入学。同时,对在前列固定比例内的考生如果学习体育专业,给予高额的奖学措施,吸引高水平运动员参加体育专业的学习。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体育专业学生“多能”的培养
一是注重对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基于对大体育概念的专业知识、专项技能的学习和强化,要改革现有的专业划分和课程安排模式,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加大专业课程的交叉,加强大体育概念各专业课程的学习,科学审定课程教学内容,重新编制教学大纲,推进课程重组和整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在扩大学生专项知识面的基础上,强化教学效果,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合于课程中,科学地设计好各教育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实现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强化学生的学科专业基础。
二是强化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改革课程体系,拓宽体育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尤其是非体育的相关知识,有意识地加强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通识课程的内容,为本来基础薄弱的体育专业学生补上这一课。加大对基础性文化课如哲学、政治、法律、历史、语文、逻辑、数学的教学量安排,改善学生公共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注重人文和自然科学素质的培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懂得怎么学习和运用知识,社会化程度较好,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较好的学生永远是社会的需要。[5]
三是加强实践实习教育。用人单位和大学生都认为在就业竞争力构成因素中社会实践能力是最重要的。[6]体育专业加强实践性教学,可以采用课内外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前者可以采取让学生参与一些体育赛事的策划与市场运作,参与举办单项体育项目培训工作,参与教育教学实际操作。后者则可以与体育类实体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教育、社会指导的实际工作中,感受社会竞争,积累工作经验。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促进大学生情商发展和人格发展,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7]
四是要鼓励支持学生参加专项技能的考级鉴定。一般来讲,大学体育专业毕业生拥有一项以上的专项达到二级以上运动等级或二级运动员水平,并拥有2-3项其他项目的裁判资格是比较合适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准备,认真参加相关的测试和考级,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的水平。另外,近几年内,各地地方体育主管部门联合劳动人事部门,开展的各专项教员、工作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也非常重要。
(三)利用其它教育形式,努力拓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学校教育中,除理论知识上的灌输、生活上的指导与帮助以外,我们还要利用好各种其它的多种教育形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全面拓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校内的各种群体性文体活动是锻炼体育专业学生能力的良好平台。每所高校每年都会举办多次大型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组织小型比赛或组织一次活动,所有的计划、筹备、协调、沟通、实施、总结都交由学生独立完成,并由指导老师给予打分、评点和指导,真正实现将教学融合于实践之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计划组织、人际沟通、集体观念、奉献意识、敬业意识素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加各种主题的学生社团是拓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社团是由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被公认为是课堂之外的第二大育人载体。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学生群体规模不断壮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渴望进一步增强,学生社团得到快速发展。参加大学生社团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特长,增强其对体育专业的理解,增加社会责任感,培养奉献精神,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非常有益处。在社团中,成员之间作为交往、互动的双方,是一种平等、共生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平等互动关系。因此,在社团中,学生所受的教育最易于接受,对其个人能力的培养,效果也最明显。
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力抓手。暑期社会实践让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社会。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体会到自身在应对社会工作需求时存在的不足,自觉加强科技文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1]杨博涵.本科生导师制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0,(16)
[2]高晓琴.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1,(27)
[3]房晋.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准备[J].体育科学研究,2009,(10):4
[4]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Z].北京体育大学教务处.北京体育大学2007本科培养方案,2007,(1)
[5][6]洪莹.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证研究及思考[J].人口与经济,2011,(2)
[7]刘丹.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趋势论人才培养战略[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