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与动态分级体制方法下学生满意度测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估模型
2013-12-24胡志强鲁新立
张 探,胡志强,鲁新立
张探/中国人民解放军96635部队助理工程师(天津300350);胡志强/中国人民解放军96635部队助理工程师,硕士(天津300350);鲁新立/中国人民解放军96635部队工程师,硕士(天津300350)。
一、引言
在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的指导下,目前各高校均在积极展开分级教学,实践效果也得到了检验。在贯彻和落实“要求”的过程中不同高校所采取的分级方法也不尽相同。根据名安云(2007)的归纳,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分级模式共分四类:三分法模式——按成绩高低进行分级教学,这也是目前高校采取的较为普遍的分级教学的方法;两分法之帮困模式——将基础差的分出来进行基础提高,其他的仍按照正常的教学进行;培优模式——将基础好的分出来进行提高教学,其他的按照正常的进行;分级+模块模式——按成绩分成几个级别,由学生自己选择自己薄弱的环节进行教学,但这种分级方法较为复杂,只有个别高校正在采用。就现有的教学实践来看,“三分法”模式是各高校采用最普遍的方法。同时,在三分法基本分级方法下,各高校也均实行动态分级体制。作为对多层次分级教学改革的一个合理补充,动态分级体制使分级教学更具可操作性。
已有的研究从教学效果、学生心理影响、教学实施等方面对现有的“三分法”+“动态分级体制”进行了各种评价,但在评价时采用定性评价法居多,尚未建立学生综合适应能力各指标与分级满意度的联系。对分级满意度评估的关键在于找到影响被分级学生满意度状况的主要因素以及各要素对他而言的重要程度。要解决定性评估主观判断误差的问题,就需要对各评价指标分值综合权重大小得出结论。
二、三分法与动态分级体制的具体实践方法
1.三分法。对每届新生组织一次英语摸底考试,然后参照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将他们按成绩高低以及分数统计的分布频率分为一级、二级或三级。在分班后,设置相应的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分级教学目标并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两级,上海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浙江财经学院分三级,上海复旦大学分四级。以上各院校均是在参考高考入学成绩的基础上组织入学分级考试,然后按分数高低进行初次分级。(注:部分数据来自各高校网站)。
2.动态分级体制:经过一定时间(一般是一学期)学习,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期末成绩等综合项目进行重新分级(升级或降级)。各学校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升级方法——以期末成绩为主要参考,达到预期学习要求的予以升级,如果进步明显,由代课教师推荐经过考试可以跳级;降级办法——期末考试不合格的继续留在本级学习。
三、满意度测验
1.初次分级后满意度调查。国防科技大学2009级学生参加分级考试的有效成绩记录为2230个,成绩成正态分布,按 (一级:20%,二级:60%,三级:20%)的比例分为三级。其中一级调至二级的共有42人,二级调至三级的有44人,二级调至一级的60人。(本数据参考总结“国防科技大学2009级《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实施情况的报告”)。笔者对国防科技大学已进行分级教学的2009级的100名学员(人员随机,分别涵盖1、2、3级,其中包括航天材料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5大队)进行了分级满意度的测评(共发出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1份),结果如下表(p<0.04)。
表1 分级方法满意度测评
2.动态分级体制下满意度调查。笔者的研究小组对在2010年秋季学期被调级的15人(人员涵盖航天材料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5大队)进行了一对一访谈。其中对调级表示不是很满意的有4人,主要表现在对新级别教学模式的不适应;其中个别能力跟不上现有级别的有3人,由于考试失误才被留在本级的1人。
3.影响整体分级满意度的原因分析。由上述两项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分级教学的分级方法存在异议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占一定比例,而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也是相对集中的。综合访谈和调查问卷得出,没有表示很满意的学员原因在于:不适合现有级别教学模式、综合能力不足、教员上课乏味、考试失误导致误分、个人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由此笔者引入了“层次分析法”这一数学分析方法,对影响分级方法满意度的各集中要素进行分析,拟出了学生满意度递阶层次评价模型,以期通过可以量化的数据计算出各影响要素对整体满意度影响程度的排序,为现有高校所采用的分级方法的改良提供参考。
四、学生满意度评价模型拟建
1.层次分析法简介。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正式提出。它是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进行分析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Saaty,1996)。它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上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很快在世界范围得到重视。该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科研评价、能源系统分析、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等方面。层次分析法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层次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提出了层次本身,它使得决策方能够认真地考虑和衡量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将问题包含的因素分层:最高层(解决问题的目的);中间层(实现总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必须考虑的准则等。也可称策略层、约束层、准则层等);最低层(用于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方案等)。把各种所要考虑的因素放在适当的层次内。用层次结构图清晰地表达这些因素的关系。
原有的研究已有“基于Fuzzy-AHP的高校双语教学质量评价研究”(朱礼龙,2008)、“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高霄,刘保春,2009)、“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系统的开发”(卢春,2009)“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评估模型研究”(张芳,罗芝华,2010)等各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教师、教学的评价,但就分级教学这一刚刚走入高校不久的应用为数不多。因此,笔者将层次分析法引入到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评价当中,拟建了学生对分级方法满意度层次结构评估模型。
2.学生对分级方法的满意度模型。本文综合前期测试(表1)对分级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充分考虑现有教学实践实施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对“三分法”+“动态分级体制”的学生满意度测试的指标进行了概括,并将该指标进行分解,最后得到了可以量化的评估指标。(见图1)
图1 学生对分级方法满意度层次结构评估模型
说明:这个模型与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相似,因此可以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来确定各个层次的指标权重,级级向上,最后就可以得到每一层次指标对总体分级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分级满意度是这个模型中的目标层,而初次分级满意度和动态分集体制是这个模型中的第二层。接着笔者根据前期测试数据将第二层进行分解,最后就得到可操作指标,即可以量化的指标(说明:这些量化的指标可以以调查问卷中的测评指标的形式呈现)。对这些指标进行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最后呈现出影响因素的排序。例如,将某个学校将由于考试失误而被误分、不适应现有教学模式、综合能力不足的学生数量化,然后进行两两比较、建立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就可以算出哪项因素对分级方法满意度的影响最大,通过与其它要素的权重相比较,就可以确定针对于这个要素的改进方法。考虑到各学校不同的情况,这个模型还需要更加详实的数据和调查来进一步完善。笔者自己也将就这个问题进行下一步探讨和验证。
合理的分级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更是分级教学可以发挥效果的前提。目前在各大高校进行分级教学实践并取得许多成绩的今天,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由于分级方法不完善而导致的影响分级教学效果的情况同样不可忽视。本文也正是从这点出发,用学生满意度来检测现有的分级方法,并拟建了可以量化并应用于实践的评估模型。在行动性研究方法的指导下,期望本模型可以进一步细化,与现在的教学实践真正接轨,为分级方法的改良提供侧重点。同时也希望论文中所拟建的模型可以被重复研究,使其更加完善。
[1]Brian K.Lynch.Language Program Evalu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2]Lewin,K. (1946).Action Research and Minority Problems[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Evaluators'Decision Maki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Practice,and Experience Claire Tourmen American[J].Journal of E-valuation 2009,(30):7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6]明安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措施——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探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2):18-21
[7]刘雅敏,朱正才,常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新探——按技能分级学习、按模块分层上台阶[J].Foreign Language Word,2009,(4)
[8]高霄,刘保春.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6):74-78
[9]朱礼龙.基于Fuzzy-AHP的高校双语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8,(3):35-38
[10]陈琦,刘儒得.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谭跃进.系统工程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2]许悦婷.用层次分析法探求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各题型最佳权重[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3):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