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小方差的声速测量实验数据不确定度分析尺度
2013-12-24徐仰彬
徐仰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5)
在物理实验的数据处理中,经常会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少实验误差。但是在测量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估计值对真值的影响,或者会认为测量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经过笔者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比如在声速测量试验中,求驻波波长的时候,需要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逼近真值。
1 对测量数据的估计
测量波长时,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估计,因为估计是数据的函数,而数据是随机变量,估计也是随机变量,定义估计量为A,因为是对同一个物理量(波长)的多次测量。数据分布类似于带噪声的直流电平,这里我们数学建模为[2,3,4,6]:
x[n]为每次的测量量,w[n]为白高斯噪声(WGN)具有均值为零,方差为σ2的高斯分布,并且所有测量数据互不相关,因为信号来源为电信号,同时误差分布均匀,所以采用WGN抽象是合理的。
对A的一个估计量可以定义为:
当A为无偏估计时,可以得到其概率密度函数(PDF):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参量对结果的影响,取不同频率时的信号进行驻波法测量,来分析PDF与A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σ=1和σ=所对应的概率密度函数
从图1中可以看出白高斯噪声的方差对结果有明显的影响,当σ2较小的时候,波长的估计值更接近于真值。从而可以得到估计量的精度是随着σ2减小而改善的。白高斯噪声主要来源于信号的产生及叠加,所以进行驻波法求波长的时候需要找到谐振点,只有在谐振的状态下才能使其方差最小。
2 实验估计值对实验误差的影响
为度量估计值的精度,我们约束偏差为零,从而求出使方差最小的估计量,对p(x;A)的对数进行求导,得到对数似然函数的曲率[1,5,7,8]。
其一阶导数为:
二阶导数为:
根据cramer-Bao下限定理可知:
当p(x;A)满足“正则”条件
即
那么对任何无偏估计量A的方差必定满足
所以综合上式,可以得到:
图2 方差随N的变化关系
通常由于系统误差的存在,使得估计量A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当A为有偏估计时,定义:
其中B(T)为估计量的偏移量,T为真值。
图3 测量次数与偏移量之间的关系
从图3中可以看出当存在偏移量的时候,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真值落到估计值范围中的概率会越来越低,当达到一定的次数后,真值出现在测量值范围内的概率将趋近0,从而得到错误的结论。所以在测量的过程中并不是测量次数越多越好。
3 结 论
通过采用cramer-Bao下限定理对声速实验的实验数据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并不是测量次数越多实验结果越精确,而是依赖于估计量的偏移程度,在尽量减小系统产生的误差及尽量提高信号的信噪比的情况下,测量次数保证在8~10次即可。
[1]康伟芳,薛玉春.物理实验中的不确定度及其在声速测量过程的应用[J].大学物理实验,2006,19(1):71-73.
[2]孙航宾,黄笃之,张禹涛.声速测量实验假象的探讨[J].大学物理实验,2011,24(4):51-53.
[3]郑庆华,声速测量实验的探讨[J].大学物理,2007,26(9).
[4]陈洁,苏建新.声速测量实验有关问题的研究[J].物理实验,2008,28(6):31-34.
[5]凌亚文,史彭,华中文.大学物理实验[J].科学出版社,2006.
[6]李道夲.信号的统计检测与估计理论[J].科学出版社,2004.
[7]孙航宾.声速测量实验假象的探讨[J].大学物理实验,2011,08:50-52.
[8]张俊玲.驻波法测量声速实验的系统误差分析[J].大学物理实验,2012,10: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