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素(UREA)血清标准物质的制备及定值

2013-12-23张蕊张葳葳

生物技术世界 2013年1期
关键词:显色剂定值标准溶液

张蕊 张葳葳

(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尿素血清标准物质用于生化分析仪的检定校准[1]及日常质控,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我们选取人血清作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标准物质,就很好的解决了规程中提及的标准化学试剂作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物质不适用的问题。同时,为了保证制备标准物质的可溯性,笔者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标准物质进行定值。按照国家标准物质技术规范要求[2,3],制备出尿素(UREA)血清标准物质,并对其定值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1 血清标准物质的制备

收集健康人的新鲜血清,要求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外观清澈透明,无溶血和黄疸,置低温冰箱数天,制备前移放于4℃冰箱缓慢溶化,人血清基体作匀质处理,然后离心沉淀两次,透析出约1/3水分,再加入1/3的乙二醇混匀,分装于棕色小瓶中贮存于低温冰箱,以备进行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检验。

2 定值、均匀性及稳定性检验

2.1 定值

测定原理[4](酶偶联法):尿素被尿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在碱性条件下,亚硝酸铁氰化钠作催化刘,氨与苯酚(显色剂П)和次氯酸钠(显色剂I)反应生成蓝色的吲哚酚,笔者采用高精度分光光度测量装置(吸光度参数采用绝对法标定),在6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溶液工作曲线确定其浓度含量。

2.2 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5]

在配制的同一批样品中,均匀性检验取5瓶样品,分别检测5次,测量数据(表1)经方差分析法检验,验证标准物质样品均匀性一致。稳定性考察是定期取5个相同样品进行检测,测量数据(表2)经统计法的t检验法进行检验,验证标准物质样品在24个月期间内是稳定的。

3 定值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来源为:尿素标准溶液配制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尿素标准工作液曲线校准引入的不确定度;移液器取样引入的不确定度;定值仪器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试剂空白管 标准管 样品管 工作试剂(ml) 1.5 1.5 1.5 标准液(ul) 50 样品(ul) 50 充分混合,37水浴10分钟 显色剂1(ml) 1 1 1 显色剂2(ml) 1 1 1 充分混合,37水浴5分钟,各管加15ml蒸馏水,混匀,上机测定

表1

3.1 尿素标准工作配制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 )( 0cu

标准溶液(100mmol/L)的配制,准确称取GBW06501尿素中N成分分析标准物质1.2858g,加去离子水溶于100ml容量瓶中。

m:国家标物GBW06501尿素质量 M:尿素摩尔质量P : 尿素的纯度 V:尿素体积

f1:尿素标准溶液至尿素标准系列工作的稀释倍数

3.2 工作液标准曲线校准生产的不确定度 )(Yu

尿素标准系列工作液的配制,移取100mmol/L尿素标准溶液2.5ml、5ml、7.5ml、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溶液度为2.5mmol/L、5mmol/L、7.5mmol/L、10mmol/L。

(1)拟合过程,采用4个浓度水平的尿素标准溶液,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得到相应得吸光度值,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得到直线方程和相关系数。

(2)由标准曲线拟合带来的不确定度:

3.3 移液器取样引入的不确定度 )( 05.0Vu

3.4 高精度分光光度计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Au

3.5 不确定度的合成

UREA血清标准物质浓度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尿素血清标准物质的浓度可表示为(5.32±0.16)mmol/L。

4 结语

我们以健康人的血清作为基体制备的标准物质经监测,能稳定的给出被标值的量,贴近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均匀性良好,把标准物质的有效期定为1~2年是非常可行的。通过对制备定值过程不确定度进行综合评定,不确定度为。此标准物质的研制,为实验室检测量值溯源,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提供标准物质基础。

[1]YY/T0654-200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行业标准》.

[2]JJF1218-2009 标准物质研制报告编写规则.

[3]JJG1006-1994 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

[4]自动分析法—临床化学常用项目.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5]标准物质应用指南.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编.中国计量出版社.

猜你喜欢

显色剂定值标准溶液
分光光度法检测污水中重金属六价铬的改进研究
环境监测中六价铬分析方法的改进与优化分析
圆锥曲线的一类定值应用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
碘标准溶液的均匀性、稳定性及不确定度研究
无碳复写纸及其显色剂市场现状及趋势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for induction of selective hepatic hypertrophy prior to major hepatectomy: rationale, techniques, outcom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标准溶液配制及使用中容易忽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