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X 射线诊断设备性能现状分析
2013-12-23王琦李南翔陈以水李跃维叶嵘
王琦 李南翔 陈以水 李跃维 叶嵘
(江西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南昌330006)
为了提高医用X 射线机诊断影像质量,减少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减少重拍率、误诊率和漏诊率[1],根据卫生部46 号令《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从事放射诊疗服务的医疗单位,其放射诊疗设备性能必须在正常的情况下,方能从事放射诊疗技术工作,保证影像诊断质量。2008 年对江西省557 台X 射线摄片、摄影等设备进行了性能检测,其目的是了解全省X 射线摄片、摄影机的性能现状,进一步为了卫生行政部门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提供技术保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仪器 IBA 检测系统(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校准证书编号2011H00-10-011213)、准直测试板、垂直测试筒、标准铝板(99.9%)、0.5 cm×15 cm×15 cm 铅板等。
1.2 检测规范和评价依据[2~5]《医用常规X 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T189-2011;《医用X 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38-2002;《计算机X 射线摄影(C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187-2007;《医用X 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
1.3 检测内容 (1)医用X 射线摄片机的检测项目包括检测管电压指示的偏离、曝光时间的偏差、输出量的重复性、输出量的线性、半值层(HVL)、几何光学特性(光野和照射野的偏离、垂直度的偏离)。(2)计算机X 线摄影机的专项检测项目包括目视检查、IP 暗噪声、IP 响应的均匀性和一致性、IP 响应的线性、空间分辨率与分辨率重复性、低对比度细节探测、空间距离的准确性。
1.4 质量控制 每年定时到国家计量部门进行校验,日常检测严格按单位受控的作业指导书进行。
2 结果
2.1 X 射线摄片机性能 见表1。由表1 可以看出,半值层(HVL)、输出量的重复性合格率最高,光野和照射野的偏离、垂直度的偏离合格率最低,全部项目均合格的X 射线摄片机为163 台,合格率为43%。
表1 江西省2008 年X 射线摄片机性能检测结果 台
2.2 计算机X 射线摄影机性能 见表2。从表2 可以看出,目视检查合格率最高,空间距离的准确性最低,全部项目均合格115 台,合格率为64%。
表2 江西省2008 年计算机X 射线摄影机专项检测结果 台
2.3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X 射线摄片、 摄影机性能检测结果 见表3。从表3 可以看出,省市级医疗单位X 射线摄片摄影机合格率最高,个体医疗单位合格率最低。
表3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X 射线摄片摄影机性能的检测结果 台
3 讨论
X 射线摄片机性能检测全部合格率为43%。主要是因为放射诊疗设备严重老化,即使X 射线摄片机“带病”工作也难以更换,由于经济原因一部分设备由上级部门配置或其他医疗机构淘汰的设备,大部分为工频X 射线机,现在很多国家基本不使用,影响摄片质量同时增加了受检者辐射剂量。摄片机输出量的线性偏差较大,光野和照射野的偏离、垂直度偏离大等均可造成废片率的增加,造成误诊、漏诊,增加病人负担,开大射野还会使受检者非投照部位受到不必要的照射[6]。
计算机X 线摄影机的专项检测全部合格率为64%。首先放射工作人员缺乏影像质量控制(QC)和质量保证(QA)意识,同时缺乏专业维修技术人员,从IP 板的现状可见,医院甚至难以保证设备简单的卫生保养,操作规范缺失,且IP 板随意放置现象严重,易见划痕。
建议对乡级医疗机构配置X 射线机时,应尽量配置高频X 射线机,既保证了X 射线摄片的质量又减少了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更能延长X 射线机的使用寿命,减少医疗机构的维修成本。个体医疗单位和乡级医疗单位缺少影像专业人才,应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其次放射医疗机构制定X 射线机日常维护和管理规范,确保人员配备和技术服务相协调,保证X 射线机的良好运行。为减少重拍率、误诊率、漏诊率,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加强X 射线诊疗机的性能检测尤其显得紧迫和必要。
[1]李勤,陈以水.萍乡市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检测的现状评价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0,17(2):171-174
[2]吴毅,岳保荣,杜国生,等.医用常规Χ 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2-13
[3]张志兴,郑钧兴.医用Χ 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S].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4
[4]尉可道,岳保荣,程玉玺,等.计算机X 射线摄影(C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S].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
[5]张志兴,郑钧兴,夏连季.医用Χ 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S].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6
[6]陈以水,王琦,李南翔,等.江西省医用诊断X 射线机性能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1,31(6):70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