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访谈节目中冲突话语控制策略的性别差异

2013-12-23任秀娟

关键词:面子谈话主持人

任秀娟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一、文献回顾

(一)对性别语言差异的文献回顾

以往性别语言差异研究大都放在语音及语调、词汇及用语。以及交谈三个方面。

1.语音及语调

1)男女在语音方面的差异在各种语言里都可以找到。北京一些女青年说j,q,x时常发成尖音(类似z,c的发音)。2)语调是出现于语言之中的各种音域运动的模式。M.R.Ke[1]评述说,女子使用表示不肯定与不确定意味调的机会多于男子,而且女子语调的变化也较男子的语调丰富。Lakoff[2]发现,在英语中,女子常使用一般疑问句的语调来回答方所提出的问题。3)关于男女语音的标准性问题,社会语言学家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大都认为女性的语言比男性的语言更接近标准。从调查数据发现,不管那个社会阶层,女性的发音的确较男性更接近标准语音变体;而且女性受教育越多,社会地位越高,语言越接近标准语。对于这种现象,F.Parker[3]解释说:“女性语言的更标准化能反映了妇女是儿童护理人的传统角色和她们对下一代传具有更高价值语言的关心。”

2.词汇和用语

男女在用词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1)许多学者 (Jespersen;[4]Lakoff)发现女性更喜欢使用一些夸张性和强调性的词语。John Gray[5]认为,女性采用夸张的手法表达顷刻的情感,目的是希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引起男人的注意,所以对于这类夸张性词语不能按字面意思去理解。2)女性喜欢使用委婉语,男性倾向禁忌语。女性的言行必须接受社会的 “约定俗成”,否则会受到社会强烈的不满和谴责,会被认为是没有教养或修养。相比之下,男性有较大的言论自由。

3.交谈差异

男女不但在语音和词汇用语方面存在差异,而且在交谈方式和交谈话题方面也存在很大区别,争议也颇多。

1)交谈方式。JanetHolmes[6]的研究发现:附加疑问句有多种交际功能;女性多用附加问句;男性多表达对信息的确认,女性多表达情感。DuBoisandCrouch[7]把在一次正式学术研讨会上的男女发言人的言语作了研究对比,结果发现使用较多附加疑问句的不是女性而是男性。(b) “直接与间接言语”。Anderson[8]研究发现在英语中,女性在请求别人时言语比较间接、婉转,而男性更多地使用祈使句和命令句,言语较直接。(c) “打断他人谈话”之争。许多社会语言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观察和定量研究。DeFrancisco,[9]Fishman[10]都认为男性比较多地打断别人说话,喜与人争辩,常不理睬他人说什么。Zimmerman&West[11]的研究发现,在所记录的“打断他人谈话”行为中,96%的打断是男性所为。2)交谈话题。Wardhaugh[12]认为,男人在一起时谈论充满竞争、戏弄、体育、侵犯、办事等,女人相聚时议论的话题常围绕自己、谈感情、纠纷、婚姻和家庭等。有研究发现在异性之间的谈话中,女性提出的话题不被重视,不被谈论男性的话题常常控制整个谈话。男女话题差异一方面说明男女兴趣不同、经济地位和社会角色不同。另一方面说明男女在社会中的权势存在差异。因此,差异不是语言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

(二)对媒体和性别关系的文献回顾

媒体中对女性的语言描述一直是女权主义媒体研究的焦点。各式各样的媒体话语类型被研究。在新闻报道的研究中,Downing[13]说道新闻界很少关注女性,以男性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一直存在媒体中。Swan[14]从事对二十世纪挪威报纸中关于女性语言描述的历时研究。她发现尽管男性和女性都在使用性别中立的职业名词,但是女性的报道不管过去还是现在在报纸上是看不到的,因为她们不属于有价值的新闻。通过对语料《时代》和 《BBC 世界服务》中的调查研究,Carman[15]表明女性是不能够在新闻中说话的,因此属于不能被接近的声音的群体。对日本报纸的研究Nakayama[16]发现了敬语称呼的不对称使用以及定型的性别描写。

在广告,尤其在电视广告中,性别角色的陈述成为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出现了大量对女性定型纵度的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性别陈述也有一些改变。由女性出产的广告在大幅度地增加,有时女性也会在商业广告中发表意见。然而,男性一直是中心的角色和权威的声音,是活跃的,有知识的,更关注与成就和娱乐。与男性相比较,女性更可能被描述为附属的角色。他们也许是诸如美丽和化妆等事情上的权威。当听到她们的声音时,她们一般在与其它女性在交谈一些琐事,诸如狗,猫以及孩子等(Gunter)[17]

(三)对冲突话语的文献回顾

1.冲突话语定义

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地讲,冲突话语是一种谈话双方以反对对方观点的方式坚持自己的观点的言语行为,即对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谈话对象所持观点的否定。广义地讲,冲突话语可以被看成是观点冲突的全过程,不仅包括展现分歧,还包含观点冲突的产生、发起、发展和控制。

2.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冲突话语

在Grimshaw[18]的《冲突话语》就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写的。社会的变量,比如权利、性别和语境限制都有促与冲突话语的变体。在冲突话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社会的、语境的、文化变量是如何限制话语冲突的实现一直是研究的焦点。许多冲突话语研究集中在儿童言语争论之上。研究儿童间的冲突为儿童互动及社会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资源 (Hutchby and Drew)。[19]Eder[20]研究发现女性在解决冲突方面比男性能获得更多锻炼,男性往往不试图去解决冲突。女孩不主要使用辱骂语来维持其社会地位,而男孩往往是。

Goffman (1967)[21]提出面子理论,他认为面子是一个人有效地宣称自己的积极的社会价值。不同意是损伤面子的一个行为,损害了人积极的面子。为了维护听话人的积极面子,说话人须使用部分同意、口语化语言以及第一人称复数。(Brown and Levinson)。[22]影响策略选择的变体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相对的权利、社会距离程度等。

研究了在机构性会话中所体现的权势差异,比如在新闻访谈、法庭辩护等。争论的双方有权控制话题和提问问题 (Tannen)。[23]模糊语与缓和语的使用、代词的选择及不同意的间接表达都说明了权势的差异。拥有更多权力的人就会使用更直接表达不同意的方式。

言语更能反映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权势就表现在这种关系中。社会冲突毫无疑问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因此,对冲突话语的研究只能提供很少的社会发生的描写。它们主要是个案研究和处理一些冲突事件。然而,这些研究显示出这些事件的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现的细节之处。

二、研究的方法论

从方法论上来看,本研究综合了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法,对24 期不同类型的谈话节目进行了分析总结,从中对103 个涉及冲突话语的话轮进行了分析,以期更为全面地理解冲突控制策略中所表现出的性别差异。本研究遵循会话分析的原则及程序,而对于性别差异的研究则以社会语言学为主要理论框架。

研究的语料是由新闻访谈节目的片段组成。作者收集了24期不同类型的新闻访谈节目,包括有《实话实说》、《对话》、《面对面》等。

三、对新闻访谈节目中冲突话语控制策略的分析

冲突话语的控制策略可分为三类,分别为:直接反对、缓和语以及缓和标记语。

(一)直接反对

直接反对是指冲突话语的发起者在提出反对观点时没有任何修饰或缓冲成分,即直接提出反对意见。例如:

例 (1)主持人:您不觉得到了生死年的关头?

董明珠:没有,因为我的观念是没有亏损的行业,只有亏损的企业。如果一个企业在竞争当中靠亏损,靠亏几个亿说我来打赢这个市场,我觉得它对它的员工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格力是不会卷入这种价格大战当中的。我觉得价格战是消费者喜欢的东西,消费者的心态是希望买一个便宜的东西,但是消费者进入了某一个误区。实际上作为我们企业来讲,我们应该想到消费者他想买一个好的产品,但是价格又很好的这样一个思想,那么我们紧紧围绕这一点,所以格力走了自己的路。

(《对话》——格力棋道,2011)

例 (1)节选自与格力总经理董明珠的对话。当主持人问道今年空调销售是否到了生死年,董明珠直接反对了这一观点,并具体给出了原因。通过公开反对别人的观点,受访者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这种策略损害了主持人积极的面子。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直接反对被看作是极度损面子的行为。在所有交际当中还具有一种特征,那就是参与者所拥有知识的不对称性。在访谈的这种语境下,主持人和受访者都趋向与使用这用不对称知识。在访谈节目中,邀请其它的专家讨论相关话题是很普遍的,所以不对称知识频繁被参与者揭露出来就不足为奇了。那么,直接反对就代表了社会的可接受的选择因为这种策略的使用目的在于引起观众的同情与赞同。

(二)缓和标记语

缓和标记语指的是类似 “我想”、“我觉得”、“有点儿”和 “一点儿”这类标志话语缓和的符号。语料当中,模糊语作为频繁使用的缓和标记语。英语当中的模糊语是诸如 “sort of”,“kind of”,“I think”,“I guess”等等的词汇,汉语当中模糊语是诸如“我觉得”、“我想”、“我认为”等等的词汇。从语料中发现模糊语常出现在一问一答的序列当中。主持人作为参与者的代表经常对受访者问一些诸如 “你怎么想的?”,“这个问题你怎么看?”这类的问题。这类问题主要针对受访者的感想,因此,受访者使用模糊语回答就不足为奇了。例如:

例 (2)主持人:其实我觉得它要用五年的时间做到第一,等于是给你下了一个战书。因为目前的第一是你,但是它要赶超你你觉得可能吗?

董明珠:我认为不可能。因为刚才他讲了一句话,他说我用价格战。但是他首先强调要有规模,那么空调跟微波炉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空调里面包含了,相对来说它的技术含量要比微波炉要高很多。作为一个空调来讲还有很多的隐形费用,比如说微波炉或者彩电卖给他以后,它坏了这块维修售后服务可能相对比空调简单很多。但是空调来说它就要保证一个安全系数在里面,如果我们对消费者负责任,不仅仅是送去一个很美观的空调,更重要的是它实质性的东西。

(《对话》——格力棋道,2011)

例(2)也选自与格力总经理董明珠的对话。当主持人提出个问题格兰仕用五年的时间运用价格战术赶超格力觉得可能吗?董明珠用模糊语回答主持人的问题。

(三)缓和语

缓和语则又可分为三种,分别是象征性同意,先接受后反对以及赞扬对方。象征性同意是指用“是的”等象征同意的语言标记来缓和即将说出的不同意见。说话人虽然说的是“是的”,但其实质内容却是相反的观点。先接受后反对是指先说出和说话人一致的观点,然后才说出自己的反对观点。赞扬对方是指在说出自己的反对意见之前先是表扬对方观点上的长处或对对方本人提出赞扬。例如:

例(3)主持人:现在你是柯达公司的副总裁。你仍希望换另一份工作?

叶:我曾说过柯达是个非常优秀的公司,但是这不是我人生的最后一站。

主持人:你难道不怕我们的对话被你老板听到?

叶:不怕。

主持人:但是与过去相比,你(被打断)

叶:我认为我老板听到后会害怕,但是他听到了我们的对话也不害怕。

主持人:是的。这是因为许多人十分喜欢你。但是,坦白的说,我认为你不可能期望象你过去一样得到同样这么好的机会,毕竟你不象以前年轻了。将来还会不会有再一次的升迁等着你?

(《对话》——成功就业指导,2011)

例(3)是一个与受访者叶颖女士,一个成功的商人的对话节选。叶女士在柯达公司任副总裁,但她仍希望在将来换另一分工作。主持人对她的这份自信有点吃惊,提出一个相反的观点但是被叶女士打断,进一步显示出她的自信。主持人想提醒她换第一份工作有可能不容易的可能性,因为她毕竟不年轻了。为了缓和损害对方的面子,主持人继续对话使用了先象征性同意 “是的。那是因为许多人十分喜欢你。”通过这样做,主持人成功降低了不赞同的负面影响。

例 (4)观众:并不是非常满意。因为IT的141现在的品牌刚在打,而在企业咨询领域,联想在信息化领域方面的知名度和实力并没有得到业界的认可。

主持人:只有业界认可的事才能做吗?

观众:倒不是说业界认可,你至少是说体现你的实力给我以信心,还是联想它怎么来真正地把这个创造性的东西拿出来,为客户实现这个理想和服务。

杨元庆:我觉得这个创新的话对于一个企业的确是非常重要,但是联想不是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从联想的发展模式上面,我觉得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

(《对话》——联想换帅,2011)

例 (4)选自与联想新任CEO 杨元庆的对话节选。对于观众的意见,杨元庆在提出他自己观点以前说 “我觉得这个创新的话对于一个企业的确是非常重要,”这表示他接受这个说辞,再接着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例 (5)董明珠:比如像我们专业化企业,大家都觉得我们很困难,但是我可以在这里告诉大家,我没有银行一分钱贷款,那么我认为我这个专业化就走得很成功。

观众:我很赞同董女士走专业化道路这个观点,也就是说我现在认为董女士走得不够专,还要更专一点。

(《对话》——格力棋道,2011)

例 (5)也选自与格力总经理董明珠的对话。观众先对董明珠的观点表示赞扬,再提出自己与之不同的意见。这就是先赞扬后肯定。

四、冲突话语控制策略中的性别差异

本文收集了24期不同类型的新闻访谈节目,其中找到冲突话语103个话轮。男性的冲突话语话轮总数与女性冲突话语话轮总数几乎相等。但是,男性与女性所采用的冲突控制策略截然不同。下表是根据分析计算得出的:

冲突话语男女话轮数统计表

(一)用直接反对策略所体现的性别差异

直接反对这种策略可以出现在认为维护自己的观点比考虑到听话者面子更重要这种语境下,也可能出现在互动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对社会平衡潜在的危害减小到最小的这用语境下。数据显示女性和男性在采用不同意策略方面差异很大。根据上面的表格,男性使用直接反对策略是女性的两倍。事实上,一半以上的冲突话语采用了直接反对策略。这一数据似乎显示出在新闻访谈节目中,男性比女性更具有攻击性。Tannen认为女性的谈话具有依赖性和合作性,而男性谈话方式更独立,话语间显示出权利的阶级性。在访谈节目中,参与者能很好地意识到广大观众的存在,那么使用直接反对这用策略就显得必要去维护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优先选择保护自己的面子,比考虑到谈话者的面子更重要了。研究发现在公共访谈下,男性比女性更关注自己的面子。研究发现男性通过使用更多的直接反对这用策略来在访谈中实施更多的权利。另外,因为社会对男性的期望要比女性高得多,所以男性不得不比女性更多地维护自己的面子。因此,直接反对作为冲突话语控制策略,男性比女性使用要高。

(二)使用缓和性语言策略所体现的性别差异

①使用缓和标记语策略所体现的性别差异

这次研究的数据表明男性和女性在新闻访谈节目中普遍使用缓和标记语。女性参与者使用缓和标记语高达45.24%,而男性则是25%。缓和标记语的使用表达了说话人的不确定或者缓和可能存在的不友好。结果表明女性在整个谈话中比男性更缺少断言性。以往的研究表明女性在自然的对话显得更自然,说得更多而在访谈节目中,这种正式的语境会使女性紧张。与男性相比,她们会使用更多的礼貌策略以确保在广大观众面前表现地合理。以往的研究还表明中国女性的说话习惯极大地受社会期望的影响,要求她们说话、做事要礼貌以及抑制她们情感的外露。而男性,相反地,不受这种制约。中国在对男女角色作了明确地区分,女性应该是顺从的、不具有攻击性的。因此,女性参与者趋向社会规约的那样去表现,不想在观众面前显得攻击性强。不象缓和语的使用,缓和标记语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参与者的说话习惯。

②使用缓和语策略所体现的性别差异

与使用缓和标记语相比,缓和语的使用作为冲突话语控制策略表明了说话人试图减轻损害面子行为的影响。缓和语的使用作为冲突话语控制策略,男性占20.45%而女性占28.57%。缓和标记语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参与者说话习惯,而缓和语的使用更是目的型的,使为了降低言语对峙的影响。Tannen[24]认为女性的言语风格是合作的和有支持力的。前面提到过,观众的角色在访谈节目研究关于对损害面子行为的言语对峙是很重要的。在访谈节目的语境中,参与者能很好的意识到他们在观众面前发生冲突。事实上冲突更能威胁到参与者的面子。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比男性更会考虑到交际双方的面子。

五、结语

本文对24期不同类型的谈话节目进行了分析总结,从中对103个涉及冲突话语的话轮进行了分析,以期更为全面地理解冲突管理策略中所表现出的性别差异。对谈话节目中男女所共同采用的冲突管理策略的总结和分析。接下来将冲突话语的管理策略细化为三类,分别为:直接反对、缓和语以及缓和标记语。最后放在性别差异的研究上。以前的研究表明男性更容易发起冲突话语,而女性在对话中表现得更加合作。本研究的结果与前期研究是一致的。本研究发现,谈话节目中的女性更倾向于用各种策略缓和表示意见分歧的话语。男性和女性在冲突话语管理策略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不同。总的来说,考虑到谈话节目的特殊性质,男性和女性采用直接反对的方式表达不同意见是谈话节目冲突管理策略中一个重要的手段。但是男性使用无修饰的冲突话语的比例要比女性高得多 (男性:54.55%,女性:26.19%,即男性使用这一策略的频率是女性的两倍以上)。同时,谈话节目的女性参与者使用缓和标记语的例子占到了总体的45.24%,大大高于男性25%的比例。由于缓和标记语更能说明说话人日常的会话习惯,这个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参与者在谈话节目中表现出的会话策略与日常会话中所采取的策略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缓和语作为更能体现说话者有意识地对冲突话语进行管理的手段,也成为谈话节目中一个重要冲突话语管理策略。男性使用这个策略的比例为20.45%,而女性运用这个策略的比例略高于男性,为28.57%。指出男性在谈话节目中对直接反对策略的使用更加频繁这一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性更倾向于用这种策略来影响观众,从而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声望,而女性则更多地顾虑到对谈话对象的礼貌,更关心与谈话对象之间的团结。

[1]M.R.K.Male and Female Language[M].Maryland:Scarecrowp Press,1996:235-240.

[2]Lakoff,R.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M].New York:Harperand Row,1975:53-54.

[3]F.Parker.Gender Voice[M].London:Basil Blackwell Ltd,2001:52-57.

[4]Jespersen,Otto.Language:ItsOrigin,Developmentand Nature[M].NY:W.W.Norton,1992:12-34.

[5]John Gray.Explaining and Arguing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Accounts[M].London:Sage,1994:176-187.

[6]Janet Holmes.Women,Men and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93:56-68.

[7]Du Boisand Crouch.Gender and Power:Society,the Person and Sexual Politics California [M].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81-90.

[8]Anderson.Women,Power and Resistance:An Introduction to Women's Studies[M].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2002:19-33.

[9]DeFrancisco.Language and Power[M].Londer:Longman,2000:39-44.

[10]Fishman,Pamela.Interaction:The work women do[A].In B.Thorne,C.Kramarae,and N.Henley.Language,Gender and Society[C].Cambidge,MA:Newbury House,1983:89-102.

[11]Zimmerman&West.Talk and Social Structure: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and Conversation analysis[M].Cambridge:Polite press.2008:45-55.

[12]Wardhaugh,R.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M].London:Blackwell Publishers,1986.

[13]Downing,J.The Media Machine[M].London:Pluto Press,1989:5-76.

[14]Swan,T.All About Eve:Women in Norwegian Newspapers in the 20th century Working Papers on Language[J].Gender and Sexism.1992,2 (2):37-54.

[15]Carmen,C.W.Press.1987:53-112.omen,Publishing and Power[M].UK: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8:304-312.

[16]Nakayama,M.Current Status of Women in Japan [M].London:Kegan Paul International,1993:327-330.

[17]Gunter,B.Television and Gender Presentation [M].London:John Libbey,2005:88.

[18]Grimshaw,A.D.Conflict talk:Sociolinguistic Investigations in Conversation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1-34.

[19]Hutchby and Drew,R.Conversation Analysis[M].Cambridge:Polity Press,2009:46-52.

[20]Eder,D.School Talk:Gender and Adolescent Culture[M].New Brunswick,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2000:67.

[21]Goffman,E.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M].London:Penguin,2001:53.

[22]Brown and Levinson,S.Politenes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2004:56.

[23]Tannen,D.You Just Don't Understand:Women and Men in Conversation [M].New York:William Morrow,2000:38-84.

[24]Tannen,D.Gender and Discours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92-175.

猜你喜欢

面子谈话主持人
主持人语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Face Culture” in China and America
某贪官的面子
面子
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