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争优势研究脉络梳理与整合研究框架构建——基于资源与能力视角

2013-12-23董保宝李全喜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3年3期
关键词:竞争优势动态

董保宝,李全喜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一、引 言

企业竞争优势并不是什么新的研究课题,它一直是战略管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Chamberlin(1939)首先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而把竞争优势概念引入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却是Hofer和Schendel(1978)。但直到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竞争战略研究之父”Porter教授才在《竞争优势》一书中对竞争优势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

Porter认为,产业结构的复杂特性会影响产业内企业竞争的程度,外部竞争在影响企业战略的同时,也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orter提出的“五力”模型(five forces model)重点分析了产业结构和市场细分对企业竞争优势和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他所提出的竞争战略理论被认为是“传统竞争力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但是,根据这种竞争优势外生观点,外部市场力量与产业结构决定企业能否构建竞争优势以及竞争优势能否持续,而企业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强对市场和产业动态变化的了解和影响。很明显,这种观点忽视了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的作用,将企业的发展归因于外部因素,这种“有影响力的宿命论”观点也不断驱使学者和企业家思考以下问题: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究竟有何影响?企业内部能否培育自身的竞争优势?这些问题激发了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他们纷纷致力于对企业竞争优势问题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大量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

Penrose(1959)、Prahalad 和Hamel(1990)、Barney(1991)以及Teece等(1997)先后从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RBV)、企业能力观(competence-based view,CBV)和动态能力观(dynamic capability view,DCV)出发,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且认为企业依靠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构建的竞争优势能够确保企业有效应对动态变化的复杂环境,并提升运营绩效。但是,如何确保竞争优势的提升与持续,这又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企业过于关注竞争优势和竞争力,那么就很容易陷入所谓的“竞争优势陷阱”,导致竞争优势刚性,最终面临所谓的“竞争优势困境”。企业要想避免这种困境,就必须从动态的视角出发,依托动态变化的环境,在理解竞争优势动态性质的基础上确保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能力禀赋来重构新的资源与能力组合,通过不同的组合来补充和夯实企业赖以构筑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Wu等,2009)。

本文先从资源和能力视角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脉络进行梳理,然后对两者进行整合以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研究的整合框架。其实,既有研究也对资源、能力与竞争优势等变量间关系进行了综合探讨,但通过文献回顾与分析,本文发现既有研究存在以下问题:(1)只满足于弥补先前研究的不足。如早期有学者认为竞争优势源于企业内部的异质性资源,但却忽略了能力的影响;后来一些学者(如Wernerfelt,1984;Prahalad和Hamel,1990;Barney,1991;Teece等,1997)认为,资源具有静态性,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来源,进而开始研究动态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但缺乏对研究脉络的系统梳理。(2)虽然考察了关键资源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但却忽略了资源整合对竞争优势的作用。一些学者也认为企业的能力应是多样化的,即企业必须具有运营能力、营销能力、研发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构建良好外部关系的网络化能力才能构建竞争优势(Winter,2003),但却忽略了能力体系构建。(3)基于不同的情境提出了有关竞争优势的新概念、新观点和新命题,但与此前的相关研究并没有本质的区别。(4)把竞争优势与绩效混为一谈,完全没有认识到竞争优势是绩效的前因,而且主要关注资源、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把竞争优势纳入研究体系,更没有构建整合研究框架。本研究与既有研究的最大区别在于从资源与能力整合视角出发,从既有理论研究中提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属性,并据此构建整合研究框架。

二、竞争优势与可持续竞争优势

关于“竞争优势”,目前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因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同的定义。Hofer和Schendel(1978)把竞争优势定义为“组织通过调配其占有的资源而获得的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特定市场位势”。Porter(1985)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产生的基本前提就是企业利用各种手段所创造的价值超过为创造这些价值所花费的成本。Barney(1991)认为,当一家企业能够实施某种价值创造战略,而任何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都不能实施这种战略时,就可以说该企业拥有竞争优势。Ma(2000)把竞争优势定义为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超越或胜过竞争对手并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创造超额利润或实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盈利的属性或能力,这一定义解释了竞争优势的来源,即制度与企业能力。以上几位学者把经济学研究成果与战略研究成果整合在了一起(参见图1)。

图1 企业竞争优势研究

长期以来,竞争优势的来源、竞争优势的持续以及竞争优势与企业绩效和成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重点关注的三个焦点问题。虽然许多学者对第二个问题(即竞争优势的持续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并没有得出明确的一致结论。在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中,Schulte(1999)按竞争优势的发展序列把竞争优势分为效率、功能和持续性三个维度。效率维度主要从成本角度去考察企业的行为,功能维度主要从资源的角度去研究资源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而持续性维度则主要从顾客、供应商和企业专有能力的角度去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问题。很明显,持续性维度反映了竞争优势的动态特征,也解释了一些学者把动态能力视为可持续竞争优势源泉的原因。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把可持续竞争优势定义为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通过整合异质性资源和构建集合性能力,并根据环境变化不断增强动态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而展现的优于竞争对手的特质。在这个定义中,“持续性”和“动态性”体现了竞争优势在实践中的延续和变化。

三、基于资源和能力的竞争优势研究脉络梳理

通过梳理过去三十年的战略管理研究文献,尤其是基于资源观和能力观的战略管理研究文献,本文发现从内生角度探讨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视角主要有资源基础观、能力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三种。这三种研究视角互相关联,呈现一种递进式演进关系,后者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弥补前者的不足,既是对前者的传承,更是对前者的拓展。下面对基于上述三个视角的竞争优势研究进行脉络梳理。

(一)基于资源基础观的竞争优势研究

最早关注资源与竞争优势关系的学者是Penrose(1959),Penrose也是资源基础观的奠基人。但是,Barney(1991)对资源与竞争优势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述。Penrose提出了“资源——能力——成长”分析范式,揭示了企业成长的源泉与动力。在Penrose看来,企业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存在于企业内部,企业成长的原动力在于企业资源所形成的“生产性服务能力”,企业对这些能力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是促进企业成长的最重要因素。由于能力只能产生于对资源的使用,因此,企业的能力都是特有的、异质的,并且能为企业带来成长机会。由此可见,在Penrose的内生成长理论中,企业成长的源泉是企业的能力,而能力来源于企业的资源。Penrose的企业成长理论最具革命性的贡献在于把“资源”与“能力”区分开来,并明确将能力界定为企业成长与竞争优势的源泉。Penrose对企业成长源泉的探寻为日后研究资源与竞争优势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但同时也导致了观点分歧:资源与能力何者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造成这种观点分歧的原因在于Penrose把资源与能力区分开来,这种资源—能力二分法造成了这样一种错觉:资源与能力可以分别独立存在,资源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依靠资源形成的。

基于Penrose的研究,Barney(1991)把企业看作异质性资源组合,并且认为有价值、稀缺、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valuable,rare,inimitable and non-substitutable,VRIN)的资源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在Barney(1991)看来,资源在企业之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不能完全流动,因此企业具有异质性(Wernerfelt,1984)。企业所拥有资源的特性(即VRIN)决定企业应该进入哪个市场、最终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竞争优势以及这种竞争优势能够持续多久,而能力只是企业的一种独特资源而已。可用于构建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都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对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战略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通过培育和开发这些战略性资源来改善运营效率和效果。

凡是基于资源基础观探讨竞争优势的学者(如Penrose,1959;Barney,1991和2001;Wang和Ahmed,2007)都把竞争优势视为一种差异化的独特能力,企业只有拥有这样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击败对手。而成功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它们拥有某种特殊的位势,即某种竞争对手所没有的独特资源与能力的组合,这种组合是促进企业成长并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的基础(Wernerfelt,1984),更是企业构建和维系竞争优势的关键。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竞争的不断加剧,资源基础观因忽略了市场动态变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而饱受质疑。有学者(如Eisenhardt和Martin 2000;Priem 和Butler,2001)认为,单靠资源是无法维系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能力并用好资源,才能保持竞争优势。能力观因其注意到了企业资源的演化特性而逐渐受到许多学者(如Teece 等,1997;Eisenhardt 和 Martin 2000;Zahra 和George,2002)的关注。从此,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的热点开始由资源观转向能力观,同时两者也呈现出一定的融合趋势。

(二)基于能力基础观的竞争优势研究

其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学者(如Prahalad和Hamel,1990;Lynskey,1999)就提出了企业能力观。他们认为,企业能力就是竞争优势的组成与来源。能力观着重强调核心能力和竞争能力这两种能力是竞争优势的基础。核心能力根植于集体学习过程,是企业长期依靠不断学习形成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要通过企业的生产活动和流程才能展现出来(Prahalad和Hamel,1990)。企业利用核心能力这种独特的能力,可以培育自己的能力体系,而企业基于内部资源和核心能力组合而成的能力体系不仅是异质的,更是企业特有的,往往能为企业带来可持续竞争优势。而竞争能力之所以能够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和组成部分,主要是因为这种面向外部的能力能够确保企业洞察竞争对手的战略全貌,为企业应对竞争赢得时间(Runyan等,2009),这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外部基础。通过整合面向内部和外部的不同能力,企业才可能构建并维系可持续竞争优势,才能在市场上展示与众不同的竞争力。与资源基础观相比,能力基础观更加强调培育和保持与企业长期成长相关的能力的重要性,更加关注集合性(collective)能力。

(三)基于动态能力观的竞争优势研究

能力基础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能力的动态性,但没有结合外部环境来分析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竞争优势的来源和持续问题。在资源基础观和核心能力理论的启发下,Teece和Pisano于1994 年在《The Dynamic Capability of the Firm:An Introduction》一文中提出了动态能力概念。随后,动态能力观就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企业的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Eisenhardt和Martin,2000;董保宝等,2011;焦豪,2011),基于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的研究逐渐衍生出基于“3P”的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基于过程论的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以及基于知识创新论的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三大研究视角。

1.基于“3P”的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根据Teece等(1997)提出的“3P”动态能力观,动态能力是建立差异化的、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的基础,具体包含三种类型(过程、位势、路径,简称为“3P”):(1)组织和管理过程(process),即企业内部处理事务的方式、惯例以及实践和学习方式;(2)位势(position),即技术与知识产权方面的禀赋、顾客基础、与上游供应商的关系等;(3)路径(paths),即有利于企业战略选择和认知未来机会的途径。其中,过程和位势两个维度包括其他学者所说的能力或胜任力。在Teece等界定的动态能力中,“动态”强调企业在外部市场变化、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以及未来竞争和市场难以预测的情况下,应该如何通过提升内部核心能力来应对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而实现对内、外部环境的适应;而“能力”不仅强调了组织对内部资源和能力的重构性整合,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强调了能力对于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动态”与“能力”的组合便成为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表1列示了“3P”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

表1 “3P”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2.基于过程论的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Eisenhardt和Martin(2000)提出了动态能力过程论,并且探讨了作为过程的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他们俩认为,动态能力涉及企业业已形成的常规程序,具体包括资源获取、配置、整合和让渡四种过程能力。这四种过程能力构成企业的系统能力,是企业赖以构建竞争优势的基础。在一定时期内,每家企业都能通过模仿性学习来选择、保持或改变一种独特的资源配置方式,以保证日常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动态能力就是一系列主导企业资源重构和演化的常规程序或范式,是主导企业资源重构、演化和运营常规的日常组织过程。这就是动态能力的“过程论”,动态能力过程论要求企业不断学习,吸收外部资源和信息,以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

3.基于知识创新论的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SubbaNarasimha(2001)提出了基于动态能力“知识创新论”的竞争优势概念。他认为,动态能力具有产生多样化业务知识的特性,使企业能够根据环境的动态变化来进行研发和产品/服务创新,即夯实其竞争优势基础。企业改变能力的过程就是探寻新知识、追求创新的过程,动态能力“知识创新论”要求企业通过不断研发与创新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图2 竞争优势研究脉络示意图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竞争优势研究已经将企业内部因素(如资源和能力)与外部环境因素(产业和市场需求)整合在了一起,呈现出一定的融合趋势(Newbert,2007;Newbert和Tornikoski,2011)。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应该是企业各项能力的集合,资源整合是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基础,但这种内源性优势必须通过与产业环境的结合才能发挥效力。Teece等(1997)的动态能力理论虽然更多地被认为是能力理论的一个分支,但已经体现了联系内部和外部因素的观点。该理论兼顾企业的内部和外部来考察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问题,认为动态能力的组织过程是资源的重组过程,即根据环境的变化在企业内部重新配置和使用内、外部资源,企业还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和利用外部能力,因此能较有说服力地解释现实中的竞争优势持续问题。

本文根据以上分析,对竞争优势研究脉络进行了图示(参见图2)。资源基础观因不足以解释竞争优势来源问题而导致了能力基础观的问世。根据能力基础观,企业通过学习构建的能力体系能够为企业构建竞争优势提供系统的能力支撑,而竞争优势的持续要靠整合内、外部动态能力来保证。而最后能力整合与知识和市场进行双向反馈,企业通过反馈来提高资源与能力的匹配程度,并持续不断地夯实竞争优势的基础。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资源基础观和能力基础观的逻辑演进源自于企业竞争优势外生论向竞争优势内生论的转变。随着竞争优势研究的不断深入,资源基础观和能力基础观在对立统一基础上的发展呈现出螺旋形上升的轨迹(参见图3):基于资源的竞争优势研究以资源基础观为起点,逐渐演进化为企业知识基础观(能力持续动态演化的关键);而基于能力的竞争优势研究则以企业能力基础观为起点,逐渐演到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和企业动态能力理论。资源基础观和能力基础观及其逻辑演进还具有内在统一性(参见图3)。两者既有各自清晰的内涵和外延,又有不可分割的内在互动关系,具体表现在:(1)提高企业能力和动态能力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增强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而企业竞争优势的增强又必将促进企业能力的提高;(2)基于资源基础观和能力基础观的深入研究会进一步深化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而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的深化反过来又会丰富资源基础观和能力基础观的内涵。

根据上述脉络梳理,本文对基于资源和能力的竞争优势研究进行了比较(参见表2)。

图3 基于资源与能力视角的竞争优势研究理论辨析及其双向逻辑演进

表2 基于资源和能力的竞争优势研究比较

四、竞争优势整合研究框架构建

(一)竞争优势研究层面——资源的价值性、能力的集合性与动态能力的动态性整合①

如前所述,Schulte(1999)从效率、功能和持续性三个维度考察了竞争优势的持续问题,其中功能和持续性维度主要从资源和能力角度来考察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本文在对资源基础观、能力基础观与动态能力观进行整合后发现,企业竞争优势应该是有价值的资源、集合性能力与动态能力的组合及其整体表现,它们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因此很难用它们中的某一项来完整地解释竞争优势的来源和持续问题。本研究拟从竞争优势组成来辨析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这样能够比较完整地解释竞争优势的来源和持续问题。

1.企业资源——强调价值性。这里的资源是企业有形和无形资源的总称,资源对于企业而言必须要有价值(Barney,1991),它是分析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关于资源的分类,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Marino(1996)认为,资源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如原料、设备和人力等)和无形资源(声誉、流程和常规程序等);而Wang 和Ahmed(2007)则认为,企业内部的资源可由企业随意支配,但企业未必能够充分利用员工的技能,而外部资源需要企业花费一定的成本来获取并加以利用。企业必须对处于自身边界之外的资源进行整合,尤其是新创企业在成立之初要依靠关系网络来动员外部资源,因此,Wang和Ahmed(2007)把资源分为实物资源、知识性技术资源与网络关系资源三类。而从上述资源分类也可看出,资源的价值性及其对竞争优势的作用不能单靠资源本身,而是要通过对资源的识别、获取、配置、利用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2.企业能力——强调集合性。许多研究(如Penrose,1959;Prahalad和Hamel,1990)认为企业的能力是企业资源的一部分,但本文认为企业能力并不是资源的一部分,因为能力本身具有集合特性(Barney,1991),包括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而且是资源整合和流程匹配的结果。换句话说,能力源于资源但又高于资源,比资源更加复杂和独特。所以,能力是影响整合资源完成任务的特殊变量。此外,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通常伴随着企业的成长,集经验和学习于一体,并能够推动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断发展演进。资源能够独立存在,而能力却深深嵌入在企业的资源和流程中。通过整合资源形成的各种能力,如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运营能力等,也要根据企业的战略需要来进行整合并形成新的集合性能力,这样才能够维系企业的竞争优势。这种由资源、任务及业务流程的协调与整合形成的集合性能力,不仅是集体学习的产物(Prahalad和Hamel,1990),也是企业内部多种业务和产品的发展平台,更是企业跨职能流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维系企业既有业务持续的重要保证,又是发展新业务的驱动引擎。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和新市场开拓也会受到集合性能力的影响(Prahalad和Hamel,1990),因为集合性能力或者各种内部构成能力相互匹配的能力体系能够帮助企业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为企业创造持续开发产品的机会。

3.动态能力——强调动态性。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一些企业逐渐丧失了竞争优势,或者昔日的竞争优势变成了今天的竞争劣势,甚至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Barney(1991)指出,在产业结构发生意外变化以后,原来的竞争优势组成会逐渐失去价值,静态的竞争优势有可能因僵化而变成竞争劣势。Teece等(1997)也指出,集合性能力并不足以确保企业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保证竞争优势的持续。可见,这些学者都认为,竞争优势必须具备持续升级和发展的潜能,而动态能力能够保证竞争优势具备这种潜能。George(2005)也指出,能够动态、有效率地重新配置资源和重构能力的企业会根据市场变化来重新安排业务流程以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样的企业会不断地动态调整资源配置和能力组合,增强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并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柔性能力,抑制组织惯性对企业竞争优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依靠组织弹性来重新构筑竞争优势的基础。

如前所述,企业资源是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有价值的资源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的能力能够确保资源整合与利用的效率。用资源和能力构成的企业平台能够帮助企业培育集合能力与整合利用资源,并将它们应用到更多的产品领域。然而,经营环境的变化会侵蚀企业的竞争优势基础,因此,竞争优势的持续必然要求企业加强对动态能力的培育并促其发展,在企业这个平台上重新配置资源和重新建构能力。由此可见,企业的竞争优势应该像竞争优势构成基础一样,具有价值性、独特性、集合性和动态性,这样才能确保其持续。

(二)整合研究框架构建②

本文根据资源基础观、能力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关于竞争优势及其持续的观点,从资源和能力视角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构成因素的各种属性或特性,并且讨论了它们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依据上述分析,现构建竞争优势整合研究框架如图4所示。

图4 基于资源与能力视角的竞争优势整合研究框架

在图4中,企业有价值的资源能够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但这只是企业赖以战胜竞争对手的基本要素。本文认为,仅用资源及其价值性不能完全阐释竞争优势的来源,因为资源的使用效果才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因此,静态的资源必须经过动态的资源识别、获取、配置和利用等整合过程才能提升资源的使用效果,而具有集合性特征的企业能力则能保证资源的使用效果。企业一旦具备资源与能力,就可能成为产业内比较有竞争优势的厂商。但如前所述,企业作为整合资源和能力的平台,其任务是要在自己这个平台上合理调配资源与能力,也就是通过资源整合过程来构建能力体系,确保企业竞争优势的不断更新和持续。至此,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已经基本完成,一阶能力已经能够确保企业拥有竞争优势,但竞争优势的维系还要靠二阶能力(也即动态能力)来支撑。Collins和Porras(2006)在《基业长青》一书中曾经指出,任何企业均是以永续经营为其存在的基本前提,而永续经营必须确保其拥有不断持续的竞争优势。在环境多变的今天,企业应该思考如何去适应环境变化,这与企业过去的发展有关,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体系会影响企业下一阶段的竞争③。此外,企业资源的优劣与资源利用能力的高低,也是影响企业重新构建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资源——能力——优势”与“过程——能力——优势”两大视角构建了竞争优势整合研究框架,也正是出于资源、能力和过程对竞争优势持续作用的考虑。

但必须特别强调的是,图4中各箭头表示演化和累积关系,而不是完全的因果关系。各部分内容具有联动性,如资源的价值性会影响企业能力,而能力也会影响资源的整合利用效果。上述表征资源、能力与动态能力特征的价值性、集合性与动态性是一些相对而非绝对的概念④。

五、未来研究展望

本文从资源和能力视角出发,在系统梳理竞争优势研究脉络和详细分析既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竞争优势整合研究框架,以供后续竞争优势研究参考。通过文献梳理和分析,我们发现许多现有研究从资源和能力的不同视角来关注竞争优势的构建和持续问题,为我们深化和完善竞争优势研究创造了条件,未来竞争优势研究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扩大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的范畴,创建更具一般性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现有的竞争优势研究大多以成熟企业为研究对象,并且出于不同的目的对竞争优势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界定,但很少关注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和持续问题。在今天这样的创业经济时代,创业已经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新创企业则是一支重要的企业生力军,现有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只关注成熟企业,而忽视了新创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构建和维系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因此,后续企业竞争优势研究应该同时关注成熟企业和新创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构建和维系问题,深入研究成熟企业与新创企业在竞争优势来源、构建和维系等方面的异同点,尤其是从资源整合和能力匹配视角来区分成熟企业与新创企业在竞争优势来源、构建和维系等方面的差异,以便扩大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的范畴,创建更具一般性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帮助新创企业有效解决新来者劣势和合法性缺失等问题,尽快构建自己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基于资源整合和能力集合的视角深入研究竞争优势持续问题。如前所述,早期有学者(如Wernerfelt,1984;Prahalad 和Hamel,1990;Barney,1991;Teece等,1997)把企业看作资源的集合,并且认为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拥有的异质性资源,企业一旦掌握了资源就拥有了竞争优势。显然,这种观点忽略了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后来有学者发现资源具有静态特性,并且认为能力特别是动态能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于是,他们开始致力于研究动态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但遗憾的是,鲜有研究从资源整合、能力重构和动态演进的视角去研究竞争优势的形成及其动态发展问题。静态的资源需要整合,分散的能力需要集合,资源整合与能力集合都具有动态特性。因此,后续研究应该从资源整合和能力集合的动态视角去深入研究竞争优势持续的问题,进一步挖掘资源整合和能力集合不同维度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或者将资源整合过程、能力体系构建、动态能力演进与竞争优势持续等整合在一个框架下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最后,从整合、动态的视角去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发展问题。已有研究(如Barney,1991;Eisenhardt和Martin,2000;Newbert 和Tornikoski,2011)主要从单一视角关注资源或者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明显存在片面和静态的缺陷,很少从动态的过程视角去考察资源整合和能力集合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尤其是从能力升级演化(即由一阶能力升级到二阶能力)过程的视角去深入解读并剖析竞争优势动态演进问题。本文所构建的整合研究框架(参见图4)无疑有助于弥补这一不足。该框架基于过程视角对资源和能力进行了整合,建议从多资源、多能力以及资源和能力互动的视角去研究它们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这样不仅能够深入探究竞争优势的来源及确保其持续性的关键要素,而且更能体现“资源——能力——竞争优势”以及“过程——能力——竞争优势”两大研究范式的动态性和整合性优势。因此,未来研究应该从整合、动态的视角去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发展问题。

注释:

①本文中的“整合”包括识别、获取、配置、利用等过程,如资源整合就包含企业对内部资源的识别、甄选,并根据某一战略目标获取外部资源为企业所用,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的资源来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力整合”指企业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对内部能力进行选择、匹配与利用;“动态整合”主要是指资源整合,也包含上述识别、获取、配置和利用四个过程,但这里的“动态”旨在强调资源对能力形成和动态能力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②本部分得到了吴锦锠博士的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③Collins和Porras(2006)认为,企业既有的资源和能力决定企业的竞争态势。企业在依据发展逻辑考量市场竞争时,必然会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资源组合和能力构成,并对某种能力产生“偏爱”。

④所谓的相对性,主要是相对于产业内其他企业的相同资源和能力而言的。个别企业具有某一方面的优势,并不代表它们具有竞争优势。只有在资源、能力和动态能力等方面具有完全的优势且各部分合理适配,企业才真正具有竞争优势(Ambrosini和Bowman,2009)。

[1]Ambrosini V and Bowman C.What are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are they a useful construct in strategic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9,11(1):29-49.

[2]Barney J B.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3]Barney J B.Is the resource-based view a useful perspective for strategic management research?Y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a,26(1):41-56.

[4]Eisenhardt K M and Martin J A.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11):1105-1121.

[5]George G.Learning to be capable:Patenting and licensing at the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1925-2002[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5,14(1):119-151.

[6]Hofer W and Schendel D.Strategy formulation:Analytical concepts[M].Minnesota:West Publishing Company,1978.

[7]Lynskey M J.The transfer of resources and competencies for develop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The case of Fujitsu-ICL[J].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1999,11(3):317-336.

[8]Ma H.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firm performance[J].Competitiveness Review,2000,10(1):16-33.

[9]Marino K E.Developing consensus on firm competencies and capabiliti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1996,10(3):40-49.

[10]Newbert S.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An assessment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121-146.

[11]Newbert S and Tornikoski T.Resource acquisition in the emergence phase: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embeddedness and resource dependenc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1(5),DOI:10.1111/j.1540-6520.2011.00461.

[12]Penrose E T.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New York:John Wiley,1959.

[13]Prahalad C V and 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1):79-91.

[14]Priem R L and Butler J E.Is the resource-based view a useful perspective for strategic management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a,26(1):22-40.

[15]Runyan R C,et al.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factors:Antecedents of satisfaction in a channel setting[J].Journal of BusinessResearch,2009,22(7):133-149.

[16]Schulte W.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strategies an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firm performance: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y[D].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1999.

[17]SubbaNarasimha P N.Strategy in turbulent environments:The role of dynamic competence[J].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001,22(1):201-212.

[18]Teece D J and Pisano G.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firms:An introduction[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4,3(3):537-556.

[19]Teece D J,et al.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5):509-533.

[20]Wang L and Ahmed K.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7,9(1):31-51.

[21]Wernerfelt B.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2):171-180.

[22]Winter S G.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7):991-995.

[23]Wu L,et al.Founding team and start-up competitive advantage[J].Management Decision,2009,47(2):345-358.

[24]Zahra S A and 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203.

[25](美)科林斯·波勒斯.基业长青[M].(真如译,俞利军审校).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26](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7]董保宝,葛宝山,王侃.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机理与路径[J].管理世界,2011,(3):92-101.

[28]焦豪.双元型组织竞争优势的构建路径: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1,(11):104-115.

猜你喜欢

竞争优势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矮的优势
动态
感谢竞争
画与话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