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黏着斑激酶在2 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2013-12-23王圆圆刘丽荣石明隽张国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3年8期
关键词:肾小管激酶磷酸化

李 霜, 王圆圆, 刘丽荣, 石 磊, 石明隽, 肖 瑛, 张国忠, 郭 兵

(贵阳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贵州 贵阳550004)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作为一组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正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衰竭及DM 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但DN 的发生机制仍未充分阐明。近来研究表明,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作为一种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在肝纤维化及心肌纤维化组织中表达增多和磷酸化增强,而FAK 的内源性抑制因子FRNK(FAK-related non-kinase)的表达却减少,提示FAK 在脏器纤维化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1-3]。但在2 型糖尿病(th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中,肾组织中FAK 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仍不清楚。我们前期研究发现,DM 大鼠血糖、血肌酐、血甘油三酯、血总胆固醇及24 h 尿蛋白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但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HE 染色下见正常组肾小球形态完整,轮廓清晰,肾小管未见异常;DM 16 周组大鼠肾小球体积增大和系膜基质增多,肾小管管腔扩张,上皮细胞脱落,部分肾小管基底膜不完整,间质可见炎症细胞浸润[4]。为此,本研究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大鼠T2DM 模型,并观察FAK 在T2DM 大鼠肾组织中的动态变化,探讨FAK 在DN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材 料 和 方 法

1 材料

1.1 动物 SD 大鼠30 只,雄性,体重(200 ±20)g,由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清洁级。

1.2 主要试剂 STZ 购自Sigma;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兔多克隆抗体、FAK 兔多克隆抗体、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兔多克隆抗体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兔多克隆抗体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p-FAK(Tyr397)兔多克隆抗体购自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ERK1/2 兔多克隆抗体购自Santa Cruz;总RNA 提取试剂盒、2 ×Taq PCR MasterMix、1 500 bp DNA Marker 购自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RevertAidTMFir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Fermentas);胰岛素测定试剂盒购自天津九鼎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考马斯亮蓝测定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血糖、血肌酐、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购自四川迈克科技有限公司;FAK 及β-actin 引物均由大连宝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成。两步法免疫组化检测试剂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Western 印迹用PVDF 膜和Whatman 3 mm 滤纸购自Millipor;超敏ECL 化学发光试剂盒购自碧云天生物研究所。

1.3 主要器材 强生稳步倍加型血糖仪(强生公司),超低温冰箱(Sanyo),高速低温离心机(Beckman),电泳系统及电转移装置(Amersham),凝胶成像系统(Bio-Rad),梯度PCR 扩增仪(Bio-Rad),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瞬时离心机(上海捷瑞公司),Olympus 图象采集系统(Olympus)。

2 方法

2.1 糖尿病模型的制备和分组 将SD 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n =6)和高脂高糖组(HG,n =24)。大鼠适应性饲养1 周后,HG 组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饲料组成如下:67%常规饲料、20% 蔗糖、10%猪油、2%胆固醇、1%蛋黄。喂养12 周时,称体重,测空腹血糖,尾动脉取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HG组饲养12 周后又随机分为高脂高糖对照组(HC,n=6)和糖尿病组(DM,n =18),DM 组大鼠按30 mg/kg剂量腹腔注射STZ (以pH 4.5、0.01 mol/L 无菌柠檬酸缓冲液配成1%浓度)。72 h 后测空腹血糖,血糖≥13.8 mmol/L 作为2 型糖尿病大鼠,18 只大鼠全部建模成功,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8 周组(DM8,n =6)、12 周组(DM12,n =6)和16 周组(DM16,n =6)。NC 组以常规饲料喂养,各组大鼠均自由饮水。

2.2 动物标本的采集 分别于实验的第20 周、24周和28 周(即糖尿病8、12 和16 周)处死DM8、DM12 和DM16 各组大鼠,于第28 周处死NC 和HC组大鼠。处死前1 d 代谢笼收集24 h 尿液,记录尿量。禁食6 ~8 h,麻醉后称体重,股动脉放血、收集血液,4 ℃离心,分离血清,-20 ℃保存;处死大鼠,开腹取肾脏,称重,一侧肾脏固定于4%多聚甲醛供制作石蜡切片用,另一侧肾脏于-80 ℃保存供Western blotting 和RT-PCR 检测。

2.3 免疫组化染色 采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TGFβ1(1 ∶50)、FN(1 ∶100)、FAK(1 ∶50)、ERK1/2(1∶100)和p-ERK1/2(1∶100)在各组大鼠肾组织的分布和表达,PBS 作为阴性对照,DAB 显色,苏木素复染。蛋白阳性表达计数方法参考本实验室既往的研究[6],计数10 个高倍视野(400 倍),取均值。

2.4 Western blotting 检测 取-80 ℃保存的各组大鼠肾皮质,每组100 mg,分别加入组织蛋白提取液后匀浆、离心、取上清,用BCA 试剂盒(碧云天)测定各组蛋白质浓度,按所测得浓度计算每泳道所需体积,加入加样缓冲液煮沸10 min。经10% SDSPAGE 凝胶电泳分离,再转移至PVDF 膜上,脱脂奶粉室温封闭1 h,加入FAK、p-FAK (Tyr397)或β-actinⅠ抗,工作浓度分别为1∶150、1∶100 和1∶300,4℃孵育过夜。次日用TBST 洗膜后,加入相应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Ⅱ抗(浓度均为1∶5 000)室温孵育1 h,ECL 化学发光试剂,暗室曝光,Bio-Rad 凝胶成像系统扫描胶片,Quantity One 软件分析各条带的面积和灰度值,两者乘积为积分灰度值,每个样本重复操作3 次。以同一张胶上 FAK 和 p-FAK(Tyr397)与相应的β-actin 条带所测积分灰度值的比值,即相对积分灰度值对FAK 和p-FAK (Tyr397)蛋白进行半定量。

2.5 RT-PCR 检测肾组织FAK mRNA 的表达

TRIzol一步法提取大鼠肾皮质的总RNA,核酸蛋白仪测RNA 的浓度和纯度(A260/A280均在1.8 ~2.0 之间),取4 μg 肾组织总RNA 按RevertAidTMFir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 说明进行逆转录,合成cDNA,-20 ℃保存备用。以cDNA 为模板进行FAK和β-actin(作为内参照)共同扩增。FAK 上游引物5'-ACTTGGACGCTGTATTGGAG-3',下游引物5'-CCTGTTGCCTTTCTGGATAC-3',产物985 bp;β-actin 上游引物5’-GAAATCGTGCGTGACATTAAG-3’,下游引物5’-CTAGAAGCATTTGCGGTGGA-3’,产物490 bp。扩增条件:94 ℃预变性5 min,进入循环:94 ℃45 s,59.2 ℃45 s,72 ℃60 s,35 个循环后,再72 ℃10 min。反应产物做1. 5% 琼脂糖凝胶电泳,Bio-Rad 凝胶成像系统扫描,应用Quantity One 软件将各FAK 条带的吸光度值与β-actin 条带吸光度值的比值作为FAK 相对表达水平参数,进行半定量分析。

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mean ± SD )表示,采用SPSS19.0 软件处理,多组数据差异比较用ANOVA分析,两组间数据相关性比较用直线相关分析。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大鼠一般情况

实验过程中,糖尿病大鼠呈现明显多尿、多饮、多食,生长缓慢,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13. 8 mmol/L)。单纯高脂高糖组大鼠无上述表现,体重增长显著,血糖无明显升高。

2 免疫组化结果

各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均可见FAK 蛋白表达,DM12 和DM16 组FAK 蛋白表达较NC 组和HC 组显著增加(P <0.05),见图1。

TGF-β1在NC 和HC 组肾组织几乎无表达。DM8 组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表达较NC 组和HC组显著增多(P <0.05),表达随病程进展明显升高且持续高表达至DM16 组,见图1。

NC 和HC 组ERK1/2 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表达,且有少量p-ERK1/2 表达,并可见核表达。随糖尿病进展ERK1/2 表达无明显增加,但DM8 组p-ERK1/2 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的表达较NC 组和HC 组显著增多(P <0.05),且核内表达也明显增多,并持续高表达到糖尿病形成后16 周,见图1。

各组大鼠肾组织中FN 沿肾小管基底膜呈线性分布。在NC 和HC 组肾组织中,FN 可见少量表达。DM8 组FN 表达增多且较NC 组和HC 组明显增加(P <0.05),随病程发展逐渐增多,至DM16 组达到高峰,见图1。

3 Western blotting 结果

NC 组和HC 组大鼠肾组织有FAK 总蛋白和p-FAK(Tyr397)表达,两组无显著差异,DM8 组FAK和p-FAK(Tyr397)表达无明显增加(P >0. 05),DM12 组和DM16 组FAK 和p-FAK(Tyr397)表达较NC 组、HC 组及DM8 组显著增多(P <0.05),且p-FAK(Tyr397)与FAK 总蛋白表达趋势一致,见图2。

4 RT-PCR 结果

NC 和HC 组有FAK mRNA 表达,DM8 组无明显增加,DM12 和DM16 组FAK mRNA 比NC、HC 组及DM8 组表达明显增加(P <0.05),见图3。

5 相关性分析

肾皮质中FAK 与TGF-β1、p-ERK1/2、FN 阳性蛋白表达随DM 病情进展呈增多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M12 和DM16 组FAK 与TGF-β1、p-ERK1/2、FN 呈显著正相关(r 值分别为0. 792、0. 558 和0.593,P <0.01)。

Figure 1. Expression of FAK,TGF-β1,ERK1/2,p-ERK1/2 and FN proteins in renal tubular cells of rats in each group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400). Mean±SD. * P <0.05 vs NC group;△P <0.05 vs HC group.图1 FAK、TGF-β1、ERK1/2、p-ERK1/2 和FN 蛋白在各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Figure 2.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otal FAK and p-FAK(Tyr397)in rat kidney tissues in each group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Mean ± SD. n = 6. * P <0.05 vs NC group;△P <0.05 vs HC group.图2 Western blotting 检测总FAK 和p-FAK(Tyr397)蛋白在各组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Figure 3. Expression of FAK mRNA in rat renal cortex in each group detected by RT-PCR. Mean ± SD. n =6. * P <0.05 vs NC group;△P <0.05 vs HC group.图3 RT-PCR 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FAK mRNA 的表达

讨 论

本实验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加小剂量STZ 的方法复制2 型糖尿病动物模型,DN 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最终通路是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充分阐明。TGF-β1是目前已知的致肾纤维化作用最强的多肽因子之一,它能诱导肾脏固有细胞表型转化及促进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增生,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行性发展中起关键作用。TGF-β1主要通过激活Smad 通路发挥其致纤维化效应[5-6],同时也可激活其它非Smad通路来促进纤维化病变的发生发展。黏着斑激酶FAK 是一种胞质非受体酪氨酸激酶,有多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其中Tyr397 是其自主磷酸化位点,不同的酪氨酸位点的磷酸化可为其它信号转导分子提供位点[7]。体外研究表明,TGF-β1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 能呈时间依赖性促进FAK 总蛋白及p-FAK(Tyr397)的表达,且p-FAK(Tyr397)表达趋势与FAK 相同[8-9],Shikano 等[10]也发现1 型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内磷酸化FAK 与桩蛋白(paxillin,PL)表达增多,胰岛素治疗后,肾小球FAK 与PL 的表达明显减少,提示FAK 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T2DM 大鼠成模后12 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FAK 蛋白及mRNA 表达增加(P <0.05)且持续到16 周,p-FAK(Tyr397)表达趋势与总FAK 一致,同时DM12、DM16 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FAK 蛋白表达量与TGF-β1呈显著正相关(P <0.01),提示FAK 可能参与TGF-β1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过程。进一步研究发现,FAK 可能参与TGF-β1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发生和发展[9],促进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增多、E-钙粘蛋白(E-cadherin)减少,使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成为肌成纤维细胞从而介导肾间质纤维化。Ding等[11]用TGF-β1刺激人及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后促使FAK、p-FAK(Tyr397)和α-SMA 表达增多,而用FAK的内源性抑制因子FRNK 转染肺成纤维细胞后,α-SMA 的蛋白表达量下降了约85%。本研究结果亦发现T2DM 大鼠肾组织的FAK 随着病程进展在蛋白和转录水平表达均明显增多的同时,肾间质ECM 主要成分FN 表达显著增多,提示在DN 病变过程中FAK 的表达增加,促进了TGF-β1介导肾间质ECM的沉积,使DN 的纤维化病变加重。

但TGF-β1究竟通过何种机制诱导了FAK 表达增加,目前尚不清楚。Walsh 等[12]用TGF-β1刺激IEC-6 细胞(大鼠空肠细胞)和Caco-2BBE 细胞(人结肠细胞)导致FAK 及p-FAK(Tyr397)的蛋白表达量增多后,运用siRNA 技术降低了Smad2 蛋白的表达,使TGF-β1促进FAK 蛋白总量表达增多的效应被阻断。同样使用p38 MAPK siRNA 降低p38MAPK蛋白的表达也抑制了TGF-β1诱导的FAK 蛋白总量表达增多的效应。这提示Smad 和p38 MAPK 信号通路在TGF-β1诱导的FAK 蛋白总量增加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在2 种细胞类型的培养液中同时添加p38 MAPK 阻滞剂SB203580,Smad2/3 依然能被TGF-β1最大程度活化,提示p38 MAPK 并不是Smad 信号通路的上游分子,p38 MAPK 与Smad信号通路是独立的。推测TGF-β1通过p38 MAPK与Smad 信号通路促进FAK 蛋白的表达。有研究表明,当FAK 活化后可进入Ras 途径激活位于胞浆内的ERK1/2,被活化的ERK1/2(p-ERK1/2)迅速进入胞核内,可以使转录因子如AP-1 磷酸化进而增强FN 基因的转录活性,最终导致FN 的产生[13-14]。在本实验中,随着FAK 及其磷酸化水平的上调,虽然ERK1/2 总蛋白在NC、HC 和DM 各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但DM 各组大鼠肾组织中p-ERK1/2 的表达却显著升高(P <0.01),进一步证实DM 肾组织中的ERK1/2 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15]。DM 肾小管上皮细胞中p-ERK1/2 表达增多,可使AP-1 活化继而诱导肾间质FN 的生成增多,增加ECM 成分的表达;同时由于T2DM 大鼠肾组织中p-ERK1/2 与TGF-β1呈显著正相关(P <0. 01),提示p-ERK1/2还可增强TGF-β1/Smads 信号通路的活性,参与了TGF-β1介导的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病[16]。

总之,本研究表明,在2 型糖尿病时,FAK 可能作为TGF-β1的下游分子之一表达增多以及被活化,并通过活化ERK1/2 使FN 表达增多,从而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然而在DN 的发展过程中,FAK 表达的上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TGF-β1究竟通过何种机制诱导FAK 表达增加,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1] 张晓岚,霍晓霞,申建刚,等. 黏着斑激酶酪氨酸磷酸化促大鼠肝纤维化形成[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2):143-147.

[2] 刘小菁,傅 华,杨 丽,等. 肝纤维化大鼠肝窦内皮细胞整合素α6β1及粘着斑激酶表达的变化[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6):349-351.

[3] Taylor JM,Rovin JD,Parsons JT. A role for focal adhesion kinase in phenylephrine-induced hypertrophy of rat ventricular cardiomyocytes[J]. J Biol Chem,2000,275(25):19250-19257.

[4] 崔 龙,刘瑞霞,李晓颖,等.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及其SnoN 蛋白表达的变化[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1):16-20.

[5] Hills CE,Al-Rasheed N,Al-Rasheed N,et al. C-peptide reverses TGF-β1-induced changes in renal proximal tubular cells: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 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2009,296(3):F614-F621.

[6] 杨 勤,谢汝佳,张国忠,等. 转化生长因子胞内信号蛋白Smad2/3 在糖尿病大鼠肾脏表达的动态观察及意义研究[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10(22):1879-1884.

[7] Wong VW,Rustad KC,Akaishi S,et al. Focal adhesion kinase links mechanical force to skin fibrosis via inflammatory signaling[J]. Nat Med,2011,18(1):148-152.

[8] 孙 勇,刘建国. 整合素与钙通道协同调节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及其机制[J]. 山东医药,2007,47(8):7-9.

[9] 邓冰清,朱忠华,张 春,等. 黏着斑激酶在转化生长因子β1 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9,25(10):771-775.

[10]Shikano T,Haneda M,Toqawa M,et al.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focal adhesion kinase (p125FAK)and paxillin in glomeruli from diabetic rats[J]. Nihon Jinzo Gakkai Shi,1996,38(2):57-64.

[11]Ding Q,Gladson CL,Wu H,et al. Focal adhesion kinase(FAK)-related non-kinase inhibitis myofibroblast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differential MAPK activation in a FAK-dependent manner[J]. J Biol Chem,2008,283(40):26839-26849.

[12]Walsh MF,Ampasala DR,Hatfield J,et al.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stimulates intestinal epithelial focal adhesion kinase synthesis via Smad-and p38-dependent mechanisms[J]. Am J Pathol,2008,173(2):385-399.

[13]Parsons JT. Focal adhesion kinase:the first ten years[J].J Cell Sci,2003,116(Pt 8):1409-1416.

[14]Clark EA,Hynes RO. 1997 keystone symposium on signal transduction by cell adhesion receptors[J]. Biochim Biophys Acta,1997,1333(3):R9-R16.

[15]Fujita H,Omori S,Ishikura K,et al. ERK and p38 mediate high-glucose-induced hypertrophy and TGF-β expression in renal tubular cells[J]. 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2004,286(1):F120-F126.

[16]常巨平,祝胜郎,余学清,等. ERK1/2 信号蛋白在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23(9):1804-1807.

猜你喜欢

肾小管激酶磷酸化
蚓激酶对UUO大鼠肾组织NOX4、FAK、Src的影响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ITSN1蛋白磷酸化的研究进展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黏着斑激酶和踝蛋白在黏着斑合成代谢中的作用
MAPK抑制因子对HSC中Smad2/3磷酸化及Smad4核转位的影响
IgA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预测作用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活性维生素D3对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
组蛋白磷酸化修饰与精子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