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组双绞线内部连接点的设计方法

2013-12-23徐恩召吕自国

汽车电器 2013年2期
关键词:双绞线连接点接点

苑 静, 王 奇, 徐恩召, 吕自国

(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河南鹤壁 458030)

在CAN线系统中, 各种信号传感器以双绞线为传输介质的情况比较常见, 执行器中以双绞线为传输介质的情况就很少见了, 而执行器中存在有多个数据接口共用一个信号电源的情况。 针对执行器中的多组双绞线如何共用一个信号电源的问题, 目前尚未具有被广泛接受的设计方法。 传统的设计方法在线束的装配过程中, 员工不易操作, 且在插接件尾部, 不能满足双绞线的绞距技术参数要求。 以某车型发动机线束上多个执行器共用一个信号电源为例, 本文主要阐述多组双绞线内部连接点的设计方法, 希望能给从事同行工作的同仁有所启示。

接点是电线与电线的连接点 (引自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标准代号是QC/T29106—2004), 如图1所示。

某车型发动机线束局部电气原理图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 15号线为信号电源; 节气门开启装置、 增压执行装置、 废气再循环执行装置、 高压泵这4个执行器件中的电源信号15d、 15e、 15f、 15g同取于15号线; 且15d和40为双绞线、 15e和42为双绞线、 15f和129为双绞线、 15g和55为双绞线。

某车型发动机2D线束总成装配图如图3所示。

从图2和图3可得知4组双绞线和与双绞线相通的线号的引脚走向, 如表1所示。

从图2、 图3可知: 接高压泵CT16、 接废气再循环执行装置CT24、 接增压执行器CT28、 接节气门开启装置CT12这4个执行器中有4组双绞线。 4组双绞线中的15e、 15f、 15d、 15g与15号线在电气原理上是相通的, 4个执行器的电源信号都取于15号线。在线束的过程设计中, 如何实现15 与15e、 15f、15d、 15g的内部连接?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表述, 以图示的方法来表示, 如图4所示。

从图4可知: 15e与15h通过接点端子连接; 15g与15r通过接点端子连接; 15d与15n通过接点端子连接; 15f与15m通过接点端子连接。 由于发动机工作环境是一个高温区和湿区, 所有的接点处都应经过防水绝缘处理。 用双壁热缩管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表1 走向表

再选用一对14线的短路器即可把所有15号线连接起来, 如图3中底纹处所示。 短路器要装配在距发动机ECU最近的地方, 且短路器要绑扎在线体上(参见图3)。 从图3可知, 发动机线束总成装配图上短路器里面并没有15h、 15r、 15n、 15m这4根线,这4根线从何而来呢?就需要在线束下线压接工艺卡上来体现了。 就是说, 除了装配图上的所有线号之外, 线束下线压接工艺卡上还需要再另外增加4根线(即15h、 5r、 15n、 15m), 这4根线下线长度50 mm左右即可。 在线束的实际装配过程中, 15h要装配在短路器上15e的位置, 15r要装配在短路器上15g的位置, 15n要装配在短路器上15d的位置, 15m要装配在短路器上15f的位置。

通过选用一对短路器和额外增加4根线就实现了15号线的内部连接。

这种多组双绞线内部连接点的设计方法是目前在线束的过程设计中较为可行的一种方法。 该设计方法在线束生产过程中便于员工操作, 节约工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在插接件尾部能有效地控制双绞线的绞距, 满足了双绞线的绞距技术参数要求。

猜你喜欢

双绞线连接点接点
ZD(J)9转辙机新型接点组研究
转辙机接点组使用稳定性简析
黄万线郭庄子站6502六线制改微机联锁五线制道岔电路过渡技术
核电磁脉冲作用下不均匀双绞线的时域耦合特性分析∗
汽车线束中接点防护材料的选择及应用研究
基于文本阅读的习作教学研究
我国冲突法对连接点的软化处理
创造沉浸学习的“连接点”
基于弹性厚粘胶层的结构性连接点响应建模和预测
浅谈双绞线在模拟视频传输技术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