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公示语文化对比研究
2013-12-22陆小鹿
陆小鹿,方 宁
(1.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2.广州警官学院,广东 广州 510050)
公示语是放置于各种公共场所的,用绝大多数人能够理解的语言,在公告板、条幅、宣传招贴画、霓虹灯等材料上进行标注的告示。公示语包含了图形标志、图形辅助文字和约定俗成的公共信息。
双语公示语,这里特指原文为汉语,以汉语为出发语、以英语为目的语为了进行国际交流而制作的标示语。公共场所的双语公示语主要起提醒、解释、指示或警告的作用,用最简洁的语言最大限度地明确展示标识的含义。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视角,从关注“文化差异”、“公示语特点”、“受众差异”的角度探索公示语双语中的语用文化对等功能。
大家都知道“Chinglis”的寓意,“Chinglish”是中国人以其文化和思维习惯等影响为背景而派生的词,是中国人英语学习或翻译实践都曾面对的问题和曾有过的经历。2005年美国旅游记者Doug Lansky 出版了“Signspotting”, 将在世界采集到的错误公示语公诸于世,由此,我们知道,全球化进程中公示语误译不是Chinglish个别现象,是世界问题。下面是2002年至2010年间,我国期刊发表的527篇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学者们将公示语误译问题的原因归结为14个大类[1]350。 见表1。
表1 原因分析的整体状况
从表1中,我们知道527篇文章所列出的共1077频次原因分析中,“文化差异”最多,达到274次,其次是“译者水平有限”,有175次,名列第三的是“忽视公示语特点”,为93次。下面就此进行分析。
一、文化差异
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性很大,不同语言文化传达和推理含义的方式不尽相同,在重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交际情景和原文的文化背景、推理习惯与译入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读者的推理习惯来重构原作者的意图。
公示语翻译是在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建立沟通,译文不仅应该体现出原作者的意图,更应该尊重译文读者文化,了解两种文化及其思维上的差异, 在翻译时顺应受众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 对英语文化中无对应物的汉语表达,公示语的翻译要遵循的礼貌原则,翻译时应在尊重译语文化的前提下进行再创作,使译文起到和原文同样的作用,实现公示语的交际意图。下面列举的例子都折射双语公示语应体现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及思维习惯。
例1:在中国商场和服务场所的“顾客至上”、“顾客就是上帝”这样的公示语,不能错误译成“The customer is God”,而应照顾大多数外国顾客的宗教文化,“The customer is always right”或“The customer is first”译文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例2:“old”一词在中国文化中,是褒义词,是能力、经验的体现,是智慧和慈善的象征,“老”是表达仰慕和尊敬之意,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老”是贬义词,被认为是风烛残年、虚弱无力,是弱势之意,隐含需他人帮助之意,与美国崇尚自我独立的文化相违背。在翻译时,如果没有考虑到受众的文化因素,很可能使礼貌用语变成歧视性的语言。“请将座位让给老、幼、病、残孕及抱小孩的乘客”的公示语提示语,英文应考虑到外国老年人对于“old”一词的心理感受,切忌用“old”,而应对应翻译成the seniors,可以译成“Please offer your seats to the seniors, children, pregnant women, the sick and the disabled”,或翻译为“Please offer your seat to those who need it”。外国的公共汽车上也有与国内公交车上类似的老弱病残者专座。他们是:“Please give the seat to the person in need.”或我们可以直接引用西方公交车上的“courtesy seat”, 使者受众者感受自己母语文化习惯,且被尊重感,达到了交际目的。又如“老年人优先上车”不是“Old People Getting on First”,而是“Senior Citizens First”。
例3: “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译文1:“Go to work happily, and come back safely!”
译文2:“Good luck!/Drive carefully!/Safety first when driving!”
前者翻译是按照中文的思维习惯,却忽视文化差异,后者用英语表达祝愿,遵循得是英语的文化思维习惯。
价格策略:(1)在淡季考虑降低门票价格,同时酒店旅馆价格也给予较高的折扣;(2)淡季免费开展探险活动以及亲子寻宝等可参与性项目,增加人气,吸引旅游者;(3)设置团购价格,遇到旅游者一起购买门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可以给予旅游者八折的折扣价。
例4: “九折优惠”。在英语中对应的不是“九”而是“一”,若翻译为“90%discount”或者“90%off”,外国顾客都会认为这是打一折,而不是打九折。汉语中注重的是存留的数额,而英语中注重的是不计的数额,这是中英习惯的差异。
中国人具有较强的综合、具象和顺向思维,而西方人具有较明显的分析、抽象和逆向思维。中西方由于思维方式、语言使用习惯的极大差异,对同一事务甚至是同一现象,中西方人在公示语选择使用上有差异。
例5:
禁止喧哗 Don’t make noise (False-中文) Quiet, please
严禁吸烟 Don’t smoke(False-中文) No Smoking
二、公示语特点
公示语,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本形式,其语言用法具有鲜明的特色。简明性、规约性、正式性、规范性,是公共标识的用语特点。如何体现双语公示语的特点,由于涉及文化差异、语言习惯、文体变化等特定因素,英文公示语文本,通常从语法角度来说,有独立词语(Independent Words)、短语形式(Phrases)、完整句式(Sentences)三种常用表现手段。如:
“Entrance”(入口——独立词语)
“Emergency Exit Only”(紧急出口,险情专用——短语)
“No Admittance”(非请莫入——短语)
另外,有些常见的双语公示语,因为语境的不同,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上,即使标示同样的功能,往往由于功能强调的互异,可能产生细微的语用差异。
从用词来讲,公示语中广泛使用名词、动词、动名词、词组、短语、缩略语、形容词及形容词词组、文字与标识组合;从句法来讲,公示语中广泛使用现在时态、无主句、祈使句;从修辞来讲,公示语讲求规范性、标志性,语言简洁,措辞精确,有时使用具有本土特征的语汇,还有省略。如:
小心地滑(Caution! Wet Floor!)
小心轻放(Handle With Care)
勿踏草坪(Keep Off The Grass)
简洁的语言,精准的风格是公示语的两大风格,公示语的双语由于存在思维习惯、文化差异,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双语公示语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使用国际统一标准语言、标准表达方式和标准图式,才能使公众在短短几秒的时间里看到这些公示语并迅速理解其含义。
三、受众差异
跨文化交际意识是一种翻译观,跨文化交际实践者高度关注信息接受者的特点和需求。公示语,不论是中文公示语还是英文公示语,因其出现在公共场所,其目的在于向公众传递信息,由于受场所和目的所限,简短、清晰、达意,同时兼顾文化和文明。不顾译入语的文化语境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直译原文的一切信息可能导致原文含义的丧失或者传达出原文所没有的含义,最终导致读者对原作所要传达的含义不解或曲解。
因此,公示语双语应以“信息接受者”或信息“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满足其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他们的语言和思维习惯考虑,满足他们对高质量、高精准度的信息需求。双语公示语标识翻译设置过程中,要研究受众者的文化和受众者的心理思维模式,发现和分析中外文化的细微差异和各自本族特点,把握两种不同文化和语言的内涵、内在逻辑及其表达方式的差别,考虑国外受众者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努力使双语公示语能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体现符合语境的语用功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于2009年1月1日至6月30日进行“后奥运全国公示语翻译与使用现状”的问卷调查[1]99-102。调查共发放问卷424份,回收有效问卷422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9.5%。在422份有效问卷中,受访者来自60多个国家。来自美国的受访者最多,有143人,占被调查总体的33.9%;其次是英国,占被调查总体的10.0%。见表2、3。
表2 受访者的国籍背景状况
表3 对公示语的评价
目前的公示语翻译研究更多地是从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角度考虑,对“信息接受者”或信息“服务对象”即常住、短留在华的外交、经商、旅游、体育、教科文人员及其家属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
经济全球化带来多元文化更广泛的交流、融合,语言问题不是简单的文化现象,而是思维、思想方式问题。双语公示语的社会功能语言和文化, 探讨公示语翻译规范的路径, 公示语规范使用,搭建国际跨文化交流的平台,便利外籍人员在华旅行、工作和生活需求。
[1] 吕和发,蒋 璐,王同军.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分析与规范[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