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研究*
2013-12-21岳意定宋善炎
岳意定,宋善炎
(中南大学 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有关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各国经济学家和经济决策者们为之不断努力完善的课题。在亚当·斯密时代,人力资本就被认为是能够改善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提出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带来的效应是多于物质资本的效应的。提高人口质量是人力资本所强调的关键,而教育投资则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手段。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作为投资手段,是可再生的高附加值资源,而不能将其等同于物资资本的消费来对待,这种投资后的人力资本带来的附加价值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人力资本的提升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教育的投入,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教育与收入差距之间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有些学者认为教育是影响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Saint-Paul和verdier、Eckstein和Zilch a和Zhang等对公共教育投资将会减弱收入不平等提供理论模型的论证。郭剑雄基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论证了城乡之间居民接受教育程度的差别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1]。张春楠等学者运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来度量城乡之间人力资本的差异,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人力资本差距越大,收入差距也越大,两者呈正方向变动[2]。刘文忻等学者的研究认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如果资金和高技能人才向城市集聚就会显著扩大城乡收入的差距[3]。岳昌君、刘燕萍根据我国城镇住户调查的数据,在分位数计量回归方法的基础上带入基尼系数指标,对我国城镇不同群体的教育差异、收入差异以及收入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实证研究[4]。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其主要原因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不平等,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群体的收入差异的基尼系数越小;“弱收入能力群体”的教育收益率显著地高于“强收入能力群体”的教育收益率。周亚虹等通过实证调查得到的数据来研究分析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从而探讨农村职业教育的意义。研究结果显示,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家庭收入有着显著的作用,平均回报率约为27%,年平均回报率为9%,与国际上10%的年平均回报率基本一致[5]。
有些学者认为教育对收入差距影响较小。龙翠红2011年结合分布滞后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对我国2000-2008年居民收入差距和教育不平等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教育不平等的改进却并没有促进收入分配差距的改善[6]。罗锋、黄丽等人在2011年利用对珠江三角洲961个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采用扩展的Mincer工资方程,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非农收入水平的人力资本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7]。研究结果显示:培训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非农收入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接受培训1个月以上的会使新生代农民工非农收入增加11.2%;工作经验每增加1年,新生代农民工非农收入增加8.9%;受教育年限对新生代农民工非农收入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正规教育每增加1年,仅使新生代农民工非农收入增加2.1%。宁光杰在2009年探讨教育如何影响中国转型期劳动者的收入[8]。研究结果显示,教育水平只解释了个人收入以及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的较小部分,低收入阶层的教育收益率可能更低或不显著。不同教育水平的收益率变化比教育水平本身的变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更大,与教育水平相关的劳动时间、就业单位也对收入产生较大的影响。[9]
一 理论模型
理论上认为,平均受教育年限及教育分散程度会影响居民收入分配,教育不平等的增加会使得收入不平等扩大。在教育分散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如何影响收入分配难以确定。为了理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在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探讨。首先,设定一个人受教育年限为S年,那么他的个人收入则表示为(1-1)式:
其中,r代表i年的教育回报率。当每年教育收益率相同时,(i≠j),我们得到式子(1-2):
在对上式求方差后,得到(1-3)式:
根据上面的式子可以得出,当受教育年限与教育收益率相互独立时,教育不平等程度越大使得收入不平等程度越大,而增加平均受教育年限也会导致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加剧。在教育收益率与受教育年限之间存在负的协方差的情况下,结果不一。根据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倒U”型假设,可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其中,DI为城乡收入差距,DE为城乡教育不平等程度,E为教育扩展水平。
二 实证结果
本研究采用了2008~201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有关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之比来表示,用教育扩展水平表示各地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用城镇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差值来表示城乡教育不平等的程度。数据是根据2008-2010年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获得。
将上述数据代入(1-4)式的计量方程模型中进行参数估计。采用固定效应(LSDV)与随机效应(GLS)两种不同的估计方法,经过Eviews软件分析,设定两个模型,第一个模型包含了E2项的参数估计,第二个模型不包含E2 项的参数估计。估计结果见表1。
在模型1中,Hausman检验接受了固定效应模型(LSDV)而拒绝了随机效应模型(GLS),但是这两个模型在参数估计值上都不显著,且E 与E2存在严重的共线性,因此模型1中的参数估计结果有用性弱,应当对模型加以改进。据此建立模型2,在模型2中去掉解释变量E2之后,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解释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 的显著性检验,所以固定效应模型比随机效应模型要有效。模型2的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教育扩展水平、城乡居民教育差距都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这三年间收入不平等很大程度上是教育不平等引发的,并有继续扩大之势。此外,我国目前的教育投资的增加后,城乡居民的收入的不平等状况并未有效缓解,根据“倒U”型曲线理论,我国还未达到拐点,仍在曲线的左侧,这就表明,随着我国教育扩展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表1 城乡收入差距计量模型参数估计
三 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初始条件的不平等造成的。而城乡居民的教育程度就体现了初始条件的不平等,这也就是说教育资源的投入在城乡之间的分布不均从源头上影响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大多数文献中都验证了教育不平等会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本文同样也做了该验证。但是,教育投入究竟是拉大了收入差距还是缩小了收入差距,换句话说,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扩展是不是推动了我国城乡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2008年~2010年,我国教育扩展在一定程度上使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了,这与教育分配与教育收益率息息相关。
1.教育分配不平等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影响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城乡教育程度不均。教育扩展中的教育分配平等化对收入分配的平等有很深的影响,教育分配越平等收入分配也越趋于平等。实际上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严重不足,对受较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的吸引力较弱,这从客观上使得多数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镇,由于人力资本的流失,农村居民总体平均受教育水平下降,使城乡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呈现两极化,加剧了城乡教育分配的不平等。教育扩展对城乡居民教育不平等的影响出现不确定性,这样来看,教育扩展并不一定是缩小了教育不平等。为了深入探讨,本文利用了2008~2010年全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其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用教育扩展表示各地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用教育不平等表示城乡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差值。资料来源同上,结果见表2:
表2 教育扩展对城乡教育不平等影响的参数估计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原假设在Hausman 检验结果中被拒绝了,这说明固定效应模型的有效性比随机效应模型的有效性更为明显,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的参数通过检验结果显著,模型的R2=0.895。这说明在2008-2010年,教育扩展扩大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这种扩大效应为教育扩展扩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的现象作了解释。
2.不同的教育收益率导致城乡收入拉大
教育收益率是对教育参与收入分配的程度的反映,它的变化也影响着不同的受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差距。1992年以后我国开始了市场体制改革,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市场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与市场变化相呼应的是教育政策的改变,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入双管齐下,教育回报和教育收益率也在收入分配中更明显的体现出来。[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教育收益率与收入不平等程度呈明显地正相关关系。而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教育扩展中的教育收益率使居民收入的分配呈现明显的倾向性,这扩大了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
由于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和农村的教育收益率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城镇的教育回报率要高于农村。为了进一步证实,本文采用2008-2010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受教育影响的大小分别作了研究分析。设定“被解释变量”是扣除物价影响以后的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的可支配收入,设定“解释变量”是城镇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农村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并对教育扩展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来源同上。采用Eviews 5.1估计出的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城乡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参数估计结果
从表1-3可知,原假设在模型1 和模型2 的Hausman检验中都被接受,这说明随机效应模型的有效性比固定效应模型的有效性更为明显。当对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后,各项参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根据城乡居民教育收益率的比值1.203可知,城镇居民的教育收益率显著高于农村居民,2008-2010年我国各地区城乡教育年限差距的平均值是1.32,也就是说在我国农村教育收益率水平是偏低的,又由于在农村教育回报率是比较低的,受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转移到了城镇,这就直接降低了农村平均受教育水平,同时使得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拉大差距。而这种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又将继续影响到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形成不良的恶性循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对其进行分析,在制度上,体制分割下的劳动力市场表现有非流动性和非竞争性,加之劳动分配效率的低下,双向形成了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影响,使得农村的教育收益率降低;从生产技术上来看,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在我国是占主导地位的,落后的技术也影响到农村的教育收益率的下降。根据以上分析,提高我国农村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和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
[1]郭剑雄.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J].中国社会科学,2005,(3):27-37.
[2]张春楠等.制度、人力资本、生育率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J].山东经济,2010,(1):28-32.
[3]刘文忻,陆云航.要素积累、政府政策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4):13-20.
[4]岳昌君,刘燕萍.教育对不同群体收人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85-92.
[5]周亚虹等.从农村职业教育看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的贡献——基于苏北农村家庭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0,(8):55-64.
[6]龙翠红.中国的收入差距、经济增长与教育不平等的相互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38-144.
[7]罗锋,黄丽.人力资本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非农收入水平的影响—— 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经验证据[J].中国农村调查,2011,(1):10-19.
[8]宁光杰.教育扩张能改善收入分配差距吗?[J].世界经济文汇,2009,(1):1-14.
[9]朱琛,张月朗,王向楠.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差距研究——基于经验数据的实证(2002-2009)[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30-35.
[10]王春蕊.不同类型新农村建设筹资模式分析与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