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文化大革命”进行全盘否定的原因分析及启示借鉴

2013-12-20李洪明美

党史文苑 2013年2期
关键词:民主错误政治

杨 能 李洪明美

(西南大学 重庆 400715)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的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是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1]P103然而“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有其特殊历史原因,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并从中得到启示和借鉴。

一、“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分析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认识,使得他对党和国家政治实际情况进行了错误估计,认为党和国家权力被所谓“走资派”篡夺。为了重新夺回权力,毛泽东认为必须用“文化大革命”的方式才能战胜“走资派”。

1.“文化大革命”发动的理论基础

1957年4月下旬,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在整风运动中广大人民群众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有益的,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的意见和建议。然而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对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根本否定社会主义。这个现象,引起了党的高度警觉,并看成一个危险的政治信号。1957年6月8日,党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人民日报》发表了《这是为什么?》的社论,大规模的反右派斗争开始进行。[1]P92然而,在反右派斗争中,党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作出了过于严重的认识和判断,导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其中最严重的错误之一就是改变了八大一次会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阶级关系状况的正确分析。毛泽东在1957年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P92这一错误认识成为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屡犯扩大化错误的理论根源,这也是“文化大革命”发动的理论基础。

2.国际局势变化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1959年以后,苏联撕毁合同,撤走在我国的所有专家,并不顾中国党和政府的原则立场,单方面将中苏分歧向外界公布,中苏恶交不断升级,严重影响了中共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化。同时国内出现了所谓的“单干风”“黑暗风”和“翻案风”,使毛泽东认为“修正主义”在中国发展起来。1962年1月,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指出“苏联的党和国家的领导现在被修正主义者篡夺了”。另一方面,越南战争逐步升级,美国把战火引到越南北方,国际形势越发紧张。中共中央1964年5、6月间召开了工作会议,突出强调防止 “和平演变”、防止修正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从“反修防修”和防备世界大战的总体战略上布置了工作。可以说,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是“文化大革命”发动的一个重要诱因。

3.国内形势的发展

1967年毛泽东谈到为什么要发动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强调那是因为过去农村的斗争、工厂的斗争、文化界的斗争、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都不能解决问题”。这段话清楚说明了“文化大革命”以前那些斗争中的错误与“文化大革命”有本质上的区别。不能不看到两者的区别正如不能不看到两者的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先导和准备。[2]P453从1957年开始的整风运动出现了“左”的错误,导致了反右扩大化的错误,党内政治生活变得不正常起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兴起进一步破坏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党内民主的丧失,对领袖崇拜的形成,严重脱离了实事求是的工作要求。可以说,这些不正常情况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化大革命”准备了基础。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作了概括性的回答,即:在1957年至1966年期间,毛泽东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展。党中央未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林彪、江青、康生这些野心家又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这些错误。这就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二、全盘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分析

对“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学界大多是给予全盘否定。否定的原因从政治、文化、经济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经济建设受到迟滞

在这十年中,1967、1968两年的经济倒退明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大跃进”以外经济倒退最为明显的两年。伴随着全面武装夺权以及各个部门的干部、群众的全面参与,生产建设的工作必然会被搁置在一边,造成全面的经济衰退也是必然的结果。“十年之间一共损失高达5000亿元,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79年,我国全部国营企业(包括工农业、运输业、邮电业、商业、城市公用事业、建筑业)的固定资产原值为4892.5亿元,‘文化大革命’十年相当于败掉了全国亿万人民三十年辛勤劳动积累起来的一份家当。”[3]P349企业管理制度的破坏和比例严重失调也使消耗、浪费现象严重,经济效益有所降低。以1966年和1976年的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各项指数相比,每百元固定资产净值实现的税金和利润由46.6元下降到29元,减少37.8%;每百元工业总产值实现的利润由21.9元下降到12.6元,减少42.5%;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的总产值由110元下降到96元,减少12.7%。相反,每百元总产值所占用的流动资金却由23.5元增加到36.9元。许多重大项目的完成是靠多投资、“大会战”和高消耗取得的,时间也大为延长。人民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从吃的方面看,粮食人均消费量1966年为381斤,1976年为383斤,比最高的1956年409斤分别低28斤和26斤,食用植物油1966年人均为3.5斤,1976年人均3.2斤,1956年则为5.1斤。从穿的方面看,1966年棉布人均消费量为20尺,1976年为23.7尺,而1956年则为29.2尺,1968年每人平均只发9尺布票。从住的方面看,一五期间住宅建设投资占非生产性投资的百分之 9.1,而‘文化大革命’中只占百分之 4”[3]P350。 由此可以看出,这十年间国民经济受到巨大损失。

2.文化教育发展受到制约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下达的关于“文化革命”的通知中,“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在各个文化领域的专政”这几句话,是毛泽东加上的。这“文化领域的专政”,是毛泽东的发明,以反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名义,清算排斥外来文化、摧毁古代文化。1966年5月,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关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左”倾错误论点,炮制了一个教育战线的“黑线专政论”,全盘否定17年的教育工作。此后,于1971年4月15日至7月31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期间,在张春桥、姚文元等人直接操纵下编制的一个《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又对17年的教育工作作出了荒谬的“两个估计”:一是所谓教育部门的领导权不在无产阶级手中,推行了一条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毛泽东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二是说什么原有教师队伍中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教育领域在十年动乱中,成为重灾区。各级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特别是一些学术上有成就的专家、教授,均遭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有的被迫害致残、致死。教育事业也受到严重破坏,不仅耽误了一代人,而且使教育质量急剧下降。高等学校由1965年的434所减为1971年的328所,减少106所。其中原有政法院校6所被全部撤销,原有财经院校18所被撤销16所。被撤销、裁并、搬迁的院校都遭到严重损失。在十年动乱中,高等学校有四年停止招生(1966—1969);1970年和1971年开始试点招收工农兵学员,每年只招4.2万人。后来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招收的学生大多数只有相当初中甚至不到初中文化水平。“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使我国科学文化教育损失重大,出现了人才断层,阻碍了我国的发展。

3.政治制度的严重破坏

“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支持“砸烂公检法”,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和法律意识淡薄,法律无法起到保护公民权利的作用。包括各级党委、人大、政协等在内的各种原来常设政治组织或残缺或虚置,其正常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也随之缺失。同时,一些松散的完全听命于林彪、江青等的极左政治组织不断出现,它们传播着错误的政治文化信息,使政治文化特别是大众政治文化负向发展,而不受任何限制。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大民主”也不是一种政治民主制度,而是群众运动,其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连”。它借助个人崇拜发动,违背了民主的本义与民主的程序性,歪曲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只要民主不要法制,民主也不可能实现。无法律政治制度制约的群众运动看似人人都参与了政治生活,充分行使了政治权利,其实这只能是极浅层次的政治参与。

三、对“文化大革命”的启示借鉴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科学把握我国基本国情,促进我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大革命”是失败的、不成功的,但可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以为我国以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1.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发展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与民主政治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与核心,是当今世界国家民主政治发展中的本质要求,是维系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也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广泛而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社会的急剧转型,不仅涉及到经济领域的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也包括政治领域的政治整合方式、政府职能的转换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各种变迁。因此,党和政府面临的问题更具有复杂性。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促进公民利益意识的觉醒,利益不断分化,新的利益群体不断涌现,这就使得新的利益群体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容易发生利益冲突,产生新的紧张关系。

2.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文化大革命”不是根据客观国情进行建设,而是错误估计了我国当时的国情,领导者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背离。这就警示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作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本途径。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正确、科学的分析我国的矛盾问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解决我国当前的基本矛盾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更好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更加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逐步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4.发展党内民主与完善法制建设

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集体的决议任何个人不能推翻,特别是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胜利,党的领导和个人威望不断提高的时候,更要谦虚谨慎,注意听取不同意见甚至是反对意见,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反对个人崇拜,反对家长制。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可以使我们党少犯错误,不犯大的错误,发现错误也比较容易纠正,因为它有决策及时、执行有力、监督有效三大优点。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1957年以后,随着党内个人专断作风的滋长和个人崇拜现象的逐渐形成,党内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起来,民主和法制建设严重滞后。这些都是后来“大跃进”轻率发动和难以控制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要制定各项专门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实行依法治国而不是以人治国。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2]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3]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民主错误政治
在错误中成长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