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2013-12-18王兆峰

山东社会科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民族信息化旅游

王兆峰 谢 娟

(吉首大学 商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旅游业是典型的劳动和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信息传播和信息技术消费有大量的市场需求,信息化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十二五”期间,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先导性产业,对扩大国内市场消费需求、调整产业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不断扩张的旅游产业规模,复杂多变的旅游市场客源结构,以及多样化增长的大众旅游消费需求,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旅游产业的引领作用,通过信息化技术转变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产业格局,从产业供给和过程形态上转变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作为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旅游产业更要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从而实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信息化对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信息化是旅游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能够全面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有助于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便捷、周到和个性化的服务。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发布的《2012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旅行预订用户群体达到4207万人,年增长16.5%。预计2012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2530亿元,2014年将达到4580亿元。①《今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达2530亿元》,引自2012年12月18日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世界旅游组织商务理事会(WTOBC)也预计今后几年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地约四分之一的旅游产品预订将通过互联网进行。由此看来,信息化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而言,信息化将从旅游产业地位提升、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战略地位的提升

1.以信息化为依托,强化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民族地区应积极建设旅游产业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依托国际最新信息化技术研究成果、国家863计划的成果、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研究成果,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中的应用与转化,进一步推进旅游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这不仅可以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增添新的活力,而且有助于提升和强化旅游产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要。

2.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提高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大力开发信息技术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中的应用与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在旅游消费、旅游生产经营、旅游服务管理过程的广泛应用,依托信息技术加强产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大力开发数字旅游、智能旅游,以适应新的旅游业态要求,满足新的旅游消费需求。在提高旅游产业服务水平、管理水平的同时,增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3.以信息化技术为助力,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大力鼓励民族地区旅游企业开展旅游在线业务,支持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推动旅游管理与服务流程再造,提升民族地区旅游企业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经营水平,从而形成规模适度、竞争有序的旅游市场,对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助推器”的作用。

4.以信息化为推动力,优化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体系。在民族地区积极发展与新一代互联网特征相适应的满足多元化需求的旅游服务营销模式,加强民族地区旅游服务中介机构与大型互联网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合作。以信息化技术为推动力,优化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对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体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信息化增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

1.信息化可以优化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结构。通过市场细分,利用信息技术针对每个旅游消费者要求提供量身订制的个性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民族地区旅游企业建立强大旅游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使民族地区旅游企业在以追求快速、新颖、持久性、虚拟性和低成本为主体的竞争环境中,制定新的竞争战略,建立新的竞争优势。

2.信息化可以优化民族地区旅游市场结构。民族地区旅游供应商直销的发展、传统旅游中间商的业务转型、新型电子旅游中间商的产生共同组成了电子商务时代民族地区旅游市场结构的发展趋势,这种变革将使民族地区旅游市场结构向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民族地区旅游市场结构优化。

3.信息化可以优化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以信息技术为推动力,可大大改善和提高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各相关要素效能的发挥,优化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体系,提高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运行效率和效益。信息技术是以人为主导、信息流为基础,利用信息流解决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及其运行体系中的主要问题,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组织变革,是加快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系统升级的助推力。

4.信息化可以增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协作关联。从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价值链的横向联系来看,旅游业是一个由众多子行业构成、需要各子行业协调配合的综合性产业。从纵向联系来看,除了供应商以外,旅游价值链还包含各种中间商。其中,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各类旅游企业之间查询、报价、询价直至交易的虚拟市场,使得价值链各成员间的联系变得顺畅。因此,信息化可以提高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价值链的运作效率,增强与相关辅助产业之间的协作关联。

(三)信息化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1.信息化为民族地区旅游服务创新提供技术平台和支撑。在民族地区建设以旅游产业基础信息数据库为核心的旅游产业信息资源交换平台与共享平台,建立完善旅游信息数据交换机制,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内部以及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信息流动,为民族地区旅游产品创新、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旅游要素优化等需求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2.信息化改变民族地区旅游企业运行方式和组织结构。制定政策鼓励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提供基本网络的旅游交易服务、旅游信息外包服务等,创新民族地区旅游电子商务服务模式,提高民族地区旅游企业商务运营效率,促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民族地区旅游企业重新构建其组织结构模式。

3.信息化优化旅游要素配置并改变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和规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要素的增值开发与利用,明晰公益性与商业性信息服务的界限,鼓励民族地区旅游企业、个人和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旅游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好地为游客服务,发挥信息流对人员流、物质流和资金流的引导作用,从而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

4.信息化技术升级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快建设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网站、多语种海外旅游宣传网站等推介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便利的旅游咨询服务,招揽更多游客前来旅游。同时,还要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建设民族地区无线通讯服务系统,丰富民族地区旅游信息服务内容,以信息技术变革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发展,从本质上转变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增长方式。

二、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一是外部动力机制,一是内部动力机制(如图1)。

图1 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

(一)外部动力机制

1.技术机制。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旅游消费者随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快速、便捷的信息交流方式,依托网络为民族地区旅游产品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提供交换信息的平台,有利于旅游者与旅游产品提供者之间进一步沟通和了解,增进双方信息交换的互交性,增强民族地区旅游产品供应商对旅游消费者追求核心价值的理解,从而赢得旅游消费者的青睐。

信息网络技术的使用还方便了民族地区旅游消费者购后感受的倾诉,并使这种购后感受的影响面扩大。以前民族地区旅游消费者的购后感受主要影响其周围的亲人、朋友、邻居、同事、熟人等相关群体,现在可以通过网上论坛、QQ群、虚拟社区、博客等多种渠道,向素不相识的人表达其感受,影响的半径与范围扩大了,民族地区旅游消费者购后情感行为的影响宽带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互联网的普及成为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外部推动力。

2.合作机制。旅游区域合作推动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其中,制约民族地区旅游区域合作的因素有:交通条件的制约、行政区划的限制、市场的分割。而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能打破这三者之间的僵局,提供方便快捷的旅游信息,从而保证旅游信息化高速公路的畅通无阻。民族地区旅游区域合作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与市场竞争环境,能够促进民族地区旅游创新的形成和扩散,不断打破旅游路径依赖和锁定,是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3.保障机制。国家政策的支持是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金旅工程”是中国旅游产业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总体建设目标是将金旅工程建设成为一个集信息传递与转换、行业管理、企业应用于一体的,管理面向全国各旅游管理机构,应用面向国内国外、社会各界的大型旅游信息网络。自2001年1月11日我国旅游信息化工程——金旅工程正式启动以来,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的工作也随之展开,这为信息化促进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在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促进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被定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性措施之一。由此可见,信息化的发展是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政策的支持是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力。我国民族地区各级政府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扩大旅游信息化的运用规模,营造良好的旅游信息化氛围,完善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大力运用信息技术,并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状况,探索建立更加适合民族地区旅游业信息化特征的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行政管理体系。

(二)内部动力机制

在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具有技术机制、合作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外力推动,信息化本身也具有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内部动力,通过内外动力的共同作用促进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注]王兆峰:《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动力机制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其中,在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中,包括需求机制、创新机制、竞争机制和营销机制等(如图2)。

图2 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模型

1.需求机制。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是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内部推动力之一。越来越多的民族地区旅游消费者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追求时尚化与个性化的消费特点日趋明显。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民族地区的旅游消费者出行前做好充分的信息搜集工作,精心安排旅游行程。在旅游方式的选择上,民族地区旅游消费者往往乐于在灵活、自由、轻松的旅游活动中扮演各种角色,在多样化和丰富多彩的产品中选择消费行为。因此,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要给民族地区旅游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满足民族地区旅游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点。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闲暇时间却越来越少,大部分时间被用来工作,因此,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成为人们的首选。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要顺应这种大趋势,鼓励信息技术在旅游各环节中的应用,重点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一卡通、移动支付、电子票证等以适应民族地区旅游消费者的出游需求。同时,随着旅游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旅游消费者通过网络来完成全部与民族地区旅游有关的行为,包括最初的旅游信息查询、旅游计划的制订与安排、与旅行社进行联系、预订酒店、确定旅游线路、相关的交易支付工作及旅游行为结束后对产品和企业的评价等。由此可见,信息网络技术完善了民族地区旅游信息的获取途径,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当代民族地区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2.创新机制。在旅游创新中,信息化是最重要的因素,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信息技术。一般来说,民族地区旅游创新,有常规性创新、细节性创新、结构性创新和革命性创新。其中,民族地区旅游企业网络创新属于组织结构创新,通过民族地区旅游企业网络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优化。因此,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通过信息技术推动民族地区旅游创新,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行业结构的改变,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由“低端”粗放式经营向“高端”集约式经营的转变。

3.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面对总量弹性不太大的民族地区旅游群体,各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之间都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培育旅游产业龙头地位,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在各旅游地之间出现激烈的竞争。信息化正在逐步改变民族地区旅游企业的运作模式,不断发展出新的商业模式,形成新的企业间合作关系。传统旅游企业将面临的不仅是单体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旅游企业联盟之间的竞争。能否在信息化技术支撑下优化信息沟通渠道,强化业务网络合作平台、拓展并深化市场占有力度将成为判断民族地区旅游企业竞争力的主流标准。而信息网络技术可以为游客提供量身订制的个性化旅游产品与服务,可以满足民族地区旅游企业建立强大的旅游信息应用需求系统,使民族地区旅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灵活地应对竞争者,建立新的旅游竞争优势。

4.营销机制。旅游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民族地区旅游企业的营销渠道从传统的金字塔式结构趋于扁平化组织,改变了传统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中生产商与旅游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旅游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营销模式的变化促使消费者观念发生变化,使得旅游消费者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和个性需求与民族地区旅游生产商、经营商以及旅游代理商交流信息,旅游消费者也可与有经验的网友在线交流信息、搜集信息和获取经验等。因此,民族地区旅游营销模式的改变使得更多的旅游消费者可以更便捷、高效的获取旅游信息,提高民族地区旅游企业的知名度,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利用信息化对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应当成为促进与繁荣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优先选项。民族地区政府要在国家“金旅工程”和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整体框架下,建立一体化的旅游信息平台和旅游信息管理系统。针对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快和完善民族地区旅游信息技术平台建设。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念,通过民族地区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行业协会、媒体等旅游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在当地居民、旅游者等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参与下,建立覆盖民族地区旅游业基本要素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民族地区旅游信息技术平台应该包括旅游信息发布功能、酒店预订功能、旅游商品购物信息功能、交通票务功能、气象预报预警功能、旅游商品信息功能、游客投诉受理功能、游客呼叫中心功能,条件成熟的民族地区还应设立电子结算中心。根据以上功能而建立的旅游信息发布模块主要用于民族地区旅游行业新闻、公告、通知、重大事件等信息的发布,对民族地区广大游客提供旅行信息告知。通过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开展网络营销,建立与民族地区旅游主管部门有效沟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创立优质的民族地区旅游企业品牌,提高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整体竞争水平。

第二,推进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入推进民族地区通电话工程,彻底打通民族地区旅游信息通道;同步推进民族地区通宽带工程,在通宽带的基础上,推进互联网在民族地区的覆盖和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应用方面的延伸与扩展,使民族地区电话网与互联网双双发展、相得益彰,构成民族地区旅游信息服务的基础平台和主要渠道;着力实施民族地区旅游卫星广播电视收转站建设工程,结合有线、无线等方式提高民族地区旅游广播电视覆盖率,提高入户率,逐步将数字电视由城市向民族地区延伸;全面实现民族地区通电视,采用大功率直播卫星技术,逐步增加旅游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和服务的功能;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在有条件的民族地区尝试开展三网融合试点,为民族地区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旅游信息服务。在以上措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较为成熟的先进旅游信息技术,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民族地区在旅游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为民族地区共同享有同样的旅游信息服务创造条件。

第三,加强民族地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民族地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加强主要应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定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发展规划,将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纳入“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进一步统一思想;二是加大对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政策的宣传力度,多渠道、全方位的加强对政府制定的各项惠及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政策的宣传工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的良好氛围;三是开展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政策研究、法制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政策法制环境;四是大力开展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业务培训,提高对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的认识和理解,提供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五是加强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教育,全面提升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素质,改善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发展的自身环境。民族地区旅游信息服务部门要开动脑筋,探索创新,想方设法让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通过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增收致富,从中体会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好处,从而进一步改善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的发展环境,使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得以持续发展。

第四,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民族地区发展与新一代互联网特征相适应的具有宣传民族特色的旅游服务营销模式,鼓励信息技术在民族地区旅游各环节中的应用,加强新技术与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对接融合,如利用民族地区民俗节日活动、大型集会、文化庆典等示范高新旅游信息技术,倡导科技文化旅游。对于民族地区旅游业来说,从景点规划开发、旅游信息统计,到确定目标市场、制定市场竞争策略,都需要强大的信息后盾。总之,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渗透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为民族地区旅游业带来了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民族地区旅游企业在未来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

第五,积极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电子商务。民族地区旅游业引入电子商务经营模式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提升民族地区旅游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电子商务的引入会彻底改变民族地区传统旅游产业的营销环境,同时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带来全新的发展契机。因此,在旅游电子商务中要多展现民族地区旅游环境的优势和特色,要注意发挥电子商务对环境资源的整合作用;通过建立客户数据库,巩固客户资源;借助民族地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中介作用,促进上下游旅游企业信息共享,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多赢局面。

第六,加快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管理体制改革。具体来说,要从四个层面深化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化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进一步深化民族地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机构改革,提高对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二是进一步深化民族地区国有旅游企业改革,以产权改革为重点,加快建立民族地区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企业走向市场,增强民族地区旅游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三是进一步深化民族地区旅游投资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市场化运作机制,放宽民族地区旅游市场准入,全面开放民族地区旅游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扩大招商引资范围,实现民族地区旅游投资机制多元化;四是创新民族地区旅游景区管理方式,全面整合民族地区各类旅游资源,对旅游景区自然山水和文化景点统一规划、集约经营、依法分工监管。

猜你喜欢

民族信息化旅游
我们的民族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旅游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