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2013-12-18蒋平安
◎蒋平安
(蒋平安,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新疆区委会主委/责编 刘玉霞)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题,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今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也是对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规律的历史性把握。农业是三大产业中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最直接、作用半径最短的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的生态发展不仅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
一、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是人类生存生活不可代替的第一需要。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虽然很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人均占有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人均占有量的1/6,在世界上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我国的水资源数量一直在不断的减少,每年仅农业用水缺口就超过300亿立方米。据中国工程院预测,在不增加灌溉用水的条件下,2030年全国缺水高达1300亿~26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缺水高达500亿~700亿立方米。如果把农业灌溉水利用率由目前的45%提高到发达国家的70%,则仅节水灌溉一项即可节水900亿~950亿立方米,不仅可以解决7亿吨食物生产的用水,还可以富余400亿~50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用于国民经济的其它重要领域。同时,我国每方水生产粮食不足1千克,而发达国家为2千克以上,以色列已经达到8千克。目前,我国一些地区正在积极推进农业节水工程,节水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山东省以发展高效农田灌溉为突破口,通过节水工程建设,全省农田灌溉用水量逐年下降,农业节水灌溉率由2005年的39%提高到2010年的43%,灌溉水有效利用率由2005年的54%提高到了2010年的57%。 河南省在豫西山地丘陵旱区和黄淮海平原灌区推广应用测墒灌溉、水肥一体化、集雨补灌、聚水保墒等高效节水技术,农田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0%~30%,节水300~600立方米/公顷,省工15~30个/公顷,粮食平均增产10%~30%。可见,在我国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潜力巨大。
二、积极发展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一种以高科技为核心的高效农业,是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利用人工建造的实用设施,该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以便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从而获得速生、优质、高产、高效的农畜产品,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在我国,山东省是设施农业发展起步较早的省区之一,特别是1989年兴起于山东寿光的日光温室生产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后,推动了一场遍及全国的 “绿色革命”。经过多年发展,山东省设施农业已具相当规模。设施生产由单纯种植普通蔬菜发展到种植高档蔬菜、瓜果、花卉以及畜禽、水产养殖等领域,由简易塑料大棚发展到日光温室,以及具有人工环境控制设施的现代化联栋温室和植物工厂;由传统耕作发展到自动化、机械化作业。截止2011年底,山东全省温室面积约23.6万公顷,占全省瓜、果、菜种植面积的10%。全省累计总投入达204.45亿元。高投入,带来高产出,设施栽培平均效益是露地栽培的6倍以上,有的品种高达20倍以上。全省设施农业年总产值达331.3亿元,平均每亩年产值9334元。目前,山东省按照全国设施农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已遴选出了冬季设施农业主推的8项重点农机化技术:温室作物机械化耕作技术、温室大棚电动卷帘技术、保温被覆盖技术、二氧化碳增施技术、温室补光技术、热风炉加温技术、温室微灌技术及温室烟雾机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我国西部地区的甘肃境内,设施农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尤其是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使得其设施农业主要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到2011年底,全省共有各类设施种植业面积7.931万公顷,其中以日光温室和塑料拱棚为主的设施蔬菜面积达7.025万公顷,产量351.94万吨。2011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针对国内节能日光温室存在的主要问题,创造性地设计出一种国内领先的新型日光温室——“太阳能双效温室”。该温室集成水幕太阳能蓄放热系统、双效热泵系统、水袋式太阳能蓄热装置、地暖盘管及地下蓄热水箱等蓄放热装置组成太阳能主动蓄热系统,通过自动控制设备对主动蓄热系统进行有效调控,综合性能得到极大改善,抗灾御灾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同时,由于保温系统的装配技术创新,不但简化了日光温室的建造程序,还节省耕地20%,大大提高了土地使用率。与传统农业相比,日光温室种植番茄、西葫芦、辣椒、茄子、西瓜的效益,分别是大田种植小麦、玉米、洋葱、向日葵、棉花效益的12.8、11.5、8.9、4.5和3.3倍,比较优势非常明显,已经成为加快农民增收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培育发展特色农业
作为现代农业范畴的特色农业,其发展不仅是基于独特的自然资源、多样性的气候条件、优越的区位条件等不断开发特色经济作物和特有生物资源,培育和构建有自身特色和与众不同的农业产业,而且也是优化区域经济结构、连接区域市场并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有效载体。近年来,云南省立足优势抓特色,突出特色创品牌。大力发展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和开放农业,集中打造了云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云薯、云果、云药、云畜、云鱼等知名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和突破性进展。打造高原粮仓方面,在连年大旱的情况下实现了粮食总产 “十连增”,居全国第14位;发展特色经作方面,咖啡、橡胶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茶叶面积居全国第一,产量居全国第二,甘蔗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二,蚕桑面积居全国第三,鲜茧产量居全国第五;提升山地牧业方面,生猪存栏居全国第五,出栏居全国第九,肉牛存栏居全国第三,出栏居全国第七;发展淡水渔业方面,全省水产养殖过万吨的基地县突破20个,水产品产量达63.8万吨,水产品加工量达5万余吨。推进开放农业方面,全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达20.4亿美元,同比增13%,连续10年保持快速增长,出口额继续保持全国第七,西部省区第一。实践证明,云南的高原特色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和创新,也是对现代农业发展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疆若羌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干旱少雨,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全年大风、浮尘、扬沙、沙尘暴平均多达102.5天。2001年初,经过多方考察、比较,若羌县将红枣产业作为破解农民增收难题,改善县域生态环境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红枣产业,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全县红枣种植面积达1.3万公顷、1800万株,人均占有枣树1000株。在红枣经济效益的强势拉动下,2010年,若羌县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1万元,成为全疆首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县,位列西部12省区第1位。与此同时,若羌县通过发展红枣产业,扩大了绿洲面积,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制约因素。具体来说,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源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化肥、农药及农膜污染。由于施肥技术落后,化肥平均利用率30%~40%,大量流失进入水体,造成水环境污染。此外,还导致营养失调、土壤结构破坏、加快土壤酸化、降低微生物活性。有机磷、菊酯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的过量使用,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残留在水、土壤中的农药污染农畜产品,通过食物链富集在人体内,对人体造成危害。大量废弃农膜残留在土壤中,直接影响植物根系发育,恶化土壤,对农田产生较大影响。二是畜禽养殖业污染。畜禽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较大,约40%,但规模化养殖程度低,以家庭散养居多。畜禽粪便通常采取自然堆放方法进行分解、发酵,最后返田。在存放过程中大量畜禽粪便因降雨径流进入水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三是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污染。由于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浅薄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生活垃圾利用率极低,大部分露天堆放,不但直接传播病菌,其渗漏也严重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农业面源污染的扩大,将使耕地资源面临严峻挑战。
目前,美国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上,主要是鼓励农民自愿采用环境友好的替代技术,主要有:农田最佳养分管理、有机农业或综合农业管理、农业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等高线条带种植等。其主要优点是很少或基本不增加农民的费用,易于推广。此外,美国还采用先进的生物环境控制工程技术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治理。欧洲国家通过实施农田养分收支平衡记录单模型法,使其成为农户进行农田养分管理的一项实用技术被广泛采用。日本推出了环保型农业发展模式,通过降低农场外部如化肥、农药等投入来保护环境,防止土壤盐碱化,保持和逐步提高土地肥力。同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适于水地、盐碱地、荒漠和生态敏感区耕作的作物品种,扩大耕地面积,弥补耕地不足。在国内,近年来,新疆自治区通过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缓控释施肥技术、生物质可降解膜技术,取得了积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积极借鉴和引进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改善耕地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农业稳,则天下安。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稀少的国家,必须加大农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不断丰富生态文明的内涵,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