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2013-12-16黄美玲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10期
关键词:辅导员高校管理

【摘 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处于工作第一线的是辅导员,由此可见辅导员在培养高校人才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怎样通过积极引导有效地管理学生,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我国各高校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辅导员;高校;学生;管理

在我国,高校肩负着对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进行培养与教育的神圣使命,基于责任重大,需要高校职能部门、党组织和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基层工作者,辅导员肩负着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的重要任务,而且辅导员也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政教育与从事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同时也是高校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引路人与指导者[1]。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所产生的主要问题主要来自思政素质、心理素质、情感、人际交往以及升学就业等方面,而且所产生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工作。

1.高校生心理出现问题数量日趋上升

现阶段,我国高校生存在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然而,因为人们理念上存在诸多偏差与误解,所以往往会对高校生早期心理畸形表现造成忽视。事实上,目前高校生心理状况极为令人担忧,根据相关报道可知,高校生在我国属于心理弱势群体[2]。抑郁、自闭、强迫、焦虑、精神分裂以及偏执等是高校生主要精神问题表现,而根本原因通常是没有及时解决与调适学生心理问题。

2.高校生薄弱的思政意识

社会主义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取得飞速发展。日益多样化的就业形势、组织形式以及社会经济形式,使得人们思维选择性、独立性以及多变性也逐渐增强,然而,也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很多高校生中存在大量价值取向扭曲、理想观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团结协作观念差以及责任观缺乏等问题。高校生思政教育工作在新情况与新形势下急需加强[3]。

3.高校过多的制度化管理

有效管理高校生的基础是规章制度的合理性,每个高校都依照实际情况对学生管理制度进行严格制定,进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与学习活动,此作用是积极的,能够帮助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保证其能够在良好氛围中生活与学习。然而,一些高校在进行相关政策制定时,并没有做到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符,在教学、招生以及就业等方面未形成稳定而系统的管理机制,而且在高校生社团活动及勤工俭学活动中没有一定保障制度,往往通过强制措施对学生情况进行规范[4]。

4.辅导员学生管理出现两极化

现阶段众多大学中,辅导员在管理学生工作中往往出现两极化现象,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辅导员认为学生是成年人,所以在生活中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对其过多干涉并不好,因此,辅导员平时很少和学生接触,也很少去教室或者寝室对学生学习与生活进行调查,对学生关心、了解不够,在遇到麻烦,学生无法解决时,要找辅导员通常比较困难,导致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辅导员对学生事务过多包办,对班级事务采用全包全揽措施[5],所以在管理时,无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学生被过多的管理,会有一定压抑感,而且还会不理解辅导员做法。

二、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管理中作用的发挥

1.建立师生对话机制

要想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要与学生个性发展规律相顺应,对师生对话机制予以构建,对师生谈心制度予以完善。在和学生谈心过程中,辅导员要分对象、有目标,避免出现漫无目的的交谈。主要谈心对象可以放在特困生、成绩较差、心理问题等学生身上,同时培养好学生干部。在谈心过程中,对班级具体情况予以及时性了解,并对学生思想状况、家庭情况进行了解,保证贫困学生能够得到适当而及时的帮助,并让这些学生明白外在困难,不是人格与精神贫瘠,要树立信心,务实基础,刻苦学习,为更好的就业打基础,鼓励他们争取助学金与奖学金,以此在证实自己能力的同时,能够减轻一些家庭负担。此外,辅导员还要重点培养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让这些学生对全体学生形成激励作用,与成绩不是特别好的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重点辅导与培养差生[6]。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这些学生进行引导,将其培养成优秀人才。此外,在学生遇到问题时,都可求助于辅导员,让辅导员能够对学生思想动向进行及时了解。

2.在思想上对学生形成正确引导

在高校中,辅导员通常都会有非常繁重的工作任务,所以不能亲自管理每一件班级事务,这就需要班干部对辅导员进行积极配合,因此,一定要对班干部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在选用班干部时,一定要科学化、民主化,因为这对班委战斗力与凝聚力的形成十分重要。保证班干部有明确的分工,各尽其职,由此才能实现班干部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通常会紧抓四大环节,即:协调。主要对学生之间、干部间、班级间以及老师间关系进行协调,通过对积极因素的调动来管理班级;决策。为学生健康成长进行方向的指点,为班级制定明确目标;检查督促。用检查与督促的方式对问题予以及时发现与解决;指导。定期召开班干部会,交流班级管理方法[7]。

三、辅导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1.师生平等与以人为本观念的树立

所谓以人为本,需要辅导员将学生管理视为服务、管理以及教育相结合的过程,对学生利益予以充分照顾,关心学生成长,对学生根本利益进行尽力维护,以此赢得学生支持、信任以及理解。以爱心与权威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感化与教育。此外,还要对师生平等理念予以树立。在信息网络化与知识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取得信息与知识的渠道也逐渐增多,其判断力与想象力也逐渐增强,而且逐渐重视个性的张扬[8]。所以,高校生通常有非常强烈的地位平等观念,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

2.自身修养的加强

在师生关系中,辅导员通常居于主导地位,所以,辅导员自身言行举止通常对学生都具有示范性与教育性。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一定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修养,通过高尚的人格力量与师德形象来影响学生,通过自身学识与素质的不断提高,来管理与教育学生。

四、结语

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与学生多交流,同时吸取与学习优秀辅导员成功经验,在工作中不断反思与总结,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巍娟.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 2011(11):162-163.

[2]苏冉.充分发挥“批评艺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03):102-103.

[3]符晓.浅谈辅导员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1):187-188.

[4]曾丽英.做好一名高校辅导员的要求[J]. 中国科技信息. 2008(24):165-167.

[5]颜廷亮 田海燕 周振华 李昊.高校辅导员应对大学生网瘾的对策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8):149-150.

[6]徐良将.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管理艺术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 2008(23):142-143.

[7]祁锴 敖承勇.浅析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J].科技资讯. 2008(03):107-109.

[8]李印.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4:169-170.

作者简介:

黄美玲:(1985.6—)女,湖南浏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现任教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研究方向: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辅导员高校管理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