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淑侠笔下《赛金花》对主人公历史意义的“循环”建构

2013-12-12李欣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12期
关键词:作家历史情感

李欣

当读者阅读历史学家对某位历史人物的描述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所描写的人物过于空洞无味,仅靠单纯的罗列历史人物的功绩得失并不能令读者对这一人物作出预想的理解,许多重要的东西,尤其是许多能激发读者兴趣和引起情感共鸣的东西,是只有在传记、回忆录、小说等文学创作中才有的。这样看来,野史传说对于了解历史人物,尤其是某些无法进入史学家描述对象范畴的形象来说,就具有颇为重要的意义。赛金花作为晚清民初的妓女形象,这种特殊身份自然无法进入正史文学家的叙述范畴,而民间野史中对赛氏的“报道”则多集中在两件事,一是赛氏随夫出使四国之事,二是有关庚子国难时期赛氏义举的传闻。对赛金花这一人物的研究热潮之所以在历史上反复出现,不仅是出于作家本人的个人偏好,同时也与社会发展的集体认同不可分割。赛氏作为一位游走在正史和野史之间的历史人物,她自身经历的戏剧性正是文人墨客争相描写的焦点。

赵淑侠女士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说:“我认为一个作家不能写自己不了解或不相信的东西,所以有个习惯,写小说一定要把背景弄清楚。”[1]如果说历史学家在撰写历史时无法避免个人对史实的偏颇情感必定会招致谴责,那么这种情况在文学作品,特别是在小说或戏剧的创作中却是可以理解的。在《赛金花》这部小说中,作者为了让赛氏“普通女人”的形象更为鲜活,有意塑造了两位男性角色——沈磊和华尔德——从而扩充赛氏的人生经历。

在赵淑侠笔下,这两个男人既是赛金花生命中的过客,又是对她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沈磊这一人物是作为赛氏儿时玩伴的形象出现的,文中对他的描写不多,而每一处的描写都暗示赛氏人生阶段的内涵。如果将小说中赛氏的一生按照起始——发展——结尾来划分的话,那么沈磊这一形象并未出现在赛氏人生的发展阶段,他只在赛氏人生的起始和结尾处匆匆而过。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形象,赛氏的人生历程才有了普通人的那种“纯真”经历。作者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不仅使赛氏人生经历更为饱满,不致出现中间厚两头薄的情形,更为赛氏人生的巨大转变埋下伏笔。从这层意义来说,作者塑造沈磊这一形象也是将其作为赛氏命运转变的见证人角色。这种与赛氏青梅竹马的角色形象不仅出现在赵淑侠的笔下,在其他作家笔下同样有类似的角色出现,如柯兴《清末名妓赛金花传》中的周恒山、王晓玉《赛金花·凡尘》中的曹祖楣、张弦《红颜无尽:赛金花传奇》中的顾恩宇、志勤《一个真实的赛金花》中的刘秉祥等等。

纵观文学史上以赛金花为题的作品,对赛氏儿时情感细节的描写基本出现在20世纪末之后的作品中,作者不仅仅将重点集中在赛氏人生经历的高潮上,对其幼年成长经历和情感变迁的过程也做了细致的描述。赛氏“青梅竹马”的儿时玩伴形象从沈磊、周恒山、曹祖楣发展到顾恩宇、刘秉祥,人物的塑造从早期单纯的情感依托发展到具有进步思想的先进人士形象,这种虚构情节的发展使得赛金花的形象更为饱满,同时也为赛氏此后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使情节的发展不致突兀。这样的情节虚构避免了人物经历、思想的转变和情感发展出现“两头薄中间厚”的情况,同时也使历史人物的形象更为鲜活。正是出于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偏爱,才能将关注的焦点放置于人物思想和情感的发展流变,而非单纯的历史事件上,人物形象之所以饱满圆润,离不开作者对人物的倾力打造。

此外,在赵淑侠的小说中,华尔德这一人物也是作者刻意塑造的形象,在小说中,他是赛氏在随洪钧出使四国时期结识的一位德国年轻军官。两人邂逅并产生了纯洁的爱情,这种情感是赛氏所认为的爱情的理想模式,是她所追求的男女平等和谐的相处模式,同时这也是赛氏一生无法得到的情感模式。笔者在搜集有关赛氏晚年时期的各种采访报道和回忆录时,并未看到赛氏对随夫出使时期有关类似华尔德这样一类人物的记述,一则可能由于当事人有意隐瞒,二则确无其事,是后人杜撰。而这第二种情况则在一些有关赛金花的小说或戏剧中出现,如曾朴的《孽海花》,就曾写道赛氏在国外时期曾与男性(家奴阿福、德帅瓦德西等)有染,将其塑造成一个淫乱祸水的形象。此后,北大教授刘半农在其所著的《赛金花本事》中曾为赛氏这样辩解:“已往小说中,皆谓赛旅欧时,行为浪漫,风流勾当颇多。实则,伊系一缠足女子,抵欧时年仅十四,及归亦不逾十七,以此稚龄,兼之洪文卿又是一个很古板的人,事实上非惟不许,且恐有不能也。故觉伊所云云,殊堪置信。”[2]当然,关于这段历史,毕竟大多出自野史传说,但“野史在个别的事实上即使不真确,但它在反映时代的真实面貌上却是官修的历史所无法比拟的”。[3]可见,赵淑侠在塑造华尔德这一角色的时候,并未以此前晚清名士对赛氏的撰写为前提,而是以自己对历史的理解,从女性视角来刻画人物。作者塑造华尔德,并非要将赛氏淫乱祸水的形象深刻化,而是要以普通人的视角,从普通人的情感角度出发去丰富人物的内涵。赛氏作为一个受到中国封建社会迫害,被世人诋毁辱骂的妓女,却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尊严、骄傲和真诚的赞美,这样的情节建构也为后文赛氏生存意识的觉醒做了铺垫。

由此可见,创造性的文学作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作者的个人偏好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动机,然而作家在塑造人物时,会否受到社会集体偏见的影响,对历史的阐释带上过高的主观因素?这里笔者所说的社会集体偏见,并非是将作者与社会某一集体割裂而使双方处于对立状态,而是指作者作为某一集体中的成员,当这一集体普遍对某一历史人物做出带有偏见的评价时,作者如何去塑造历史人物、讲述历史事实。沃尔什曾说过:“我们作为一个集体的成员所做出的种种假设,比起我们个人的好恶来,是更不容易察觉的,因而也是更不易于改正的。”[4]纵观文学史上对赛金花这一形象的书写过程,其写作群体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一是标榜代表社会权力阶层的晚清遗老,二是民国时期具有进步革命思想的文人,三是女性作家群体,这三类人群对赛氏形象的塑造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第一类标榜代表社会上层人士的晚清遗老们,由于受到当时封建文化的影响,同时其社会地位也不允许这类人群为赛氏辩言,因此身处这类人群中的作家多将赛金花描述成“红颜祸水”式的淫妇形象,其代表包括金松岑、曾朴的《孽海花》以及其后燕谷老人张鸿等的续篇,樊增祥《前后彩云曲》,珠岩叟高树《金銮琐记》,詹恺《花史·赛金花传》等。这些晚清遗士标榜代表当时社会主流文化,以自己的偏见塑造赛金花“红颜祸水”的形象,对人物历史意义并未有深入的了解,有时甚至过分编造“未有事件”来丑化赛氏形象,从而达到自己撰文的目的。第二类具有进步思想的文人,这类人群多集中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对敌政策无法统一,内忧外患促使一批文人创作反映时代问题的作品,这类文人之所以选择赛金花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多是由于看重赛氏在晚清庚子国难时在北京舍身救民于水火的传奇经历,欲借此反映当时社会现状。在这类作家的笔下,赛金花被塑造成具有爱国、民主和自由意志的女性形象,如夏衍、熊佛西的同名剧作《赛金花》,刘半农、商鸿逵的《赛金花本事》,曾繁《赛金花外传》,瑜寿《赛金花故事编年》,其中多部作品还以编年的形式记录赛金花的人生经历,力图既纠正以往文学作品对赛氏形象的诋毁,又为当时的社会现实服务。第三类是20世纪末的女性作家群体,包括两位华裔作家金东方和赵淑侠女士的同名小说《赛金花》,王晓玉的《赛金花·凡尘》,以及2012年由田沁鑫、安莹、刘晓庆合力打造的剧作《赛金花》,这类群体比起之前的作家处在一个更为自由的创作环境中,她们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在还原赛金花形象的同时,创作中更倾注了浓厚的个人感情,赛金花在她们笔下更接近于平凡女人的形象。这三类群体由于其所处的社会集体范畴不同,因而在创作中对人物内涵的理解也有巨大的差异。那么,哪种塑造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面貌?比起20世纪末出现的女性群体,似乎第一类群体更接近于人物生活的时代,按照这种逻辑推理,第一类群体对人物的塑造应该是最为真实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之后的创作又有存在的价值吗?为何后来的作家又要在同一题材上多费笔墨?可见,正是由于前代作家的创作并未着眼于事实,而只是一种带有集体偏见的文本,因而需要不断更正、还原历史人物的面貌。当然,如果这一命题成立,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最新创作中是否就涵盖了历史人物的真实意义?笔者认为,关于历史人物的塑造本身就是一种“循环”模式,在真实性和建构性之间寻找平衡点,后者先是否定前者,继而又被更新的发展所否定,关于历史人物的形象就在真实性与建构性之间不断游走。正是在这种模式中,历史人物的多重意义得以解读出来。

[1]赵淑侠,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坛的独行侠——赵淑侠访谈录[J].华文文学,2010(1):91.

[2]刘半农,等.赛金花本事[M].长沙:岳麓书社,1985:14.

[3]何兆武.历史理性的重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97.

[4](英)W·H·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M].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8.

猜你喜欢

作家历史情感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新历史
情感移植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