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美术班的素描教学

2013-12-12陆宗翠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11期
关键词:美术班作画素描

陆宗翠

浅谈高中美术班的素描教学

陆宗翠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课程也是高中美术班的基础课程。学生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自己平时的刻苦努力外,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也是非常关键的。

鉴赏力 观察方法 形体结构 创造

高中美术班素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进入高等艺术院校进行深造的学生打下基础,同时也是美术专业高考必考内容。学生想在素描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除了自身的刻苦训练外,教师的正确指导也是成功的关键,作为一名美术班的专业教师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的。

一、培养学生对优秀素描作品的鉴赏力

优秀的素描作品本身就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它表达了作者瞬间的灵感和激情。因此,我认为在素描教学中,对优秀素描作品的鉴赏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鉴赏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大师作品、近现代中西方画家的素描作品。这些作品是画家经过精心构思,精心描绘,凝结着画家们的智慧和艺术个性。在鉴赏作品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事物的结构、空间、明暗关系,分析作品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等等。其次,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文化内涵与时代背景、艺术风格和表现技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境界和文化品位。通过鉴赏优秀的素描作品,学生素描的眼界得到了提高,眼界的提高对今后的素描实践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鉴赏力后,在作画前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正确的观察方法就是对客观对象进行科学的、整体的观察,用比较的方法去分析和研究客观事物的关系。

(一)整体和局部的观察

整体的观察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观察方式,不是被动消极的。有经验的画家在下笔之前就已经对对象有了整体的感受,从而产生艺术构思和设想。很多初学者在表现对象之前,没有学会用整体的观察方法去认识对象,看一点就画一点,被动地去描摹对象,这样必然会失掉整体。因此,在教学中我坚持没有整体就没有艺术的观点,要求学生在作画前养成整体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一开始就要敏感地捕捉客观物象的大体结构、明暗关系,不能过早地刻画局部细节。局部的刻画也很重要。没有局部的刻画,画面就会显得单调。局部的刻画也要从整体出发,服务于整体。总之,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

(二)形体结构的观察

“形”是物体的形状,属于平面的概念;“体”是指物体的体积,是立体的概念。“形”依附于一定形状的“体”,“体”必有一定的“形”,形与体是相互依存而不分割的。因此,在素描教学中要让学生牢固树立形体意识。

“结构”通常指客观对象的内在构造关系。在素描教学中,只有深刻理解和认识物体的造型规律,才能真正把握住物体的形体结构。

在素描教学中,“形体”是结构的外在表现,“结构”是形体的本质所在,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在素描教学中教师自始至终要将“形体结构”这一概念渗透到每个学生的脑中,使学生会用“形体结构”来表现物体。

三、注重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

在学生掌握了素描作品鉴赏力及正确的观察方法后,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特别注重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如何取得好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这需要教师在日常素描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宝贵经验。以下是我在素描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

(一)临摹

临摹是学习绘画的重要手段。临摹在绘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对于初学者来说。法国艺术大师德拉克洛瓦就曾经说“临摹可以使有才能的人轻易获得成功”。由此可见临摹的重要性。临摹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表现技法的不足,安排学生临摹优秀的素描作品,帮助学生快速地走出作画误区的一种方法。古今中外很多美术大师大多是从临摹入手,在临摹中感悟别人的智慧和作画技巧,不断积累经验,继而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

(二)临摹和写生相结合

临摹虽然很重要,但不能一味临摹,因为临摹是被动的,是在传达别人的感受。写生则不同,它是积极主动的。写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艺术概括力及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将临摹与写生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用“写生的眼光”进行临摹,不能被动地依赖摹本,要按写生的步骤进行,分析作者的作画意图,取长补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在独立的写生中得心应手,创造出好的作品。

(三)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相结合

教师在平时的素描作用中,可采用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短期作业要求学生能把握住整体,注重画面大关系,目的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及艺术表现力;长期作业要求学生深入刻画对象,深入解决客观对象形体结构、表现技法及明暗调子的统一协调关系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短期作业使作品空洞,缺乏力度;长期作业易使作品缺乏生动,显得刻板,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将两者相结合进行训练。

四、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创造意识

个性是指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艺术的领悟,是独特地运用美学法则的表现。在教师平常的素描示范教学中,学生大体了解了教师的作画风格,以致使全班学生的画一个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扼杀了很多学生的艺术个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我的表现,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造型规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发展。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造型艺术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呢?应该以遵循客观物象的观察为出发点,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以情动人。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具有生命力,才能打动人。

[1]苏高礼.中央美术学院素描教学[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

[2]徐宝中.散谈素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

[3]赵宪辛.素描基础教学的内容[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

[4]翟欣建.认识素描[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安徽省长丰县朱巷中学)

猜你喜欢

美术班作画素描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折段麦秆来作画
初夏素描
墨水作画
武汉素描
素描
我办的农民美术班
指纹来作画
凡·高的早期素描
提防孩子“太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