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2013-12-12邢海霞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子君祥林嫂遭遇

邢海霞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鲁迅先生小说中对女性形象有着鲜明突出的刻画,许多原本淳朴善良的女性在那样一个黑暗的吃人社会里被完全毁灭掉,这不仅是这些女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纵观鲁迅先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大致有三个类型,第一是贫苦的农民阶级,如祥林嫂、单四嫂子、吴妈等。第二种阶级,中产阶级或有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爱姑。第三类是受五四文化运动影响的新青年子君等。鲁迅说他写小说的用意在于揭露 “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周遐寿《鲁迅小说中的人物》),而下层社会中的妇女和儿童尤为不幸。鲁迅小说中出现了中国的女性形象,如祥林嫂、单四嫂子、七斤老太、华大妈、夏四奶奶、爱姑、子君等等,这些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绘成了一幅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图画。

一、下层女性祥林嫂的悲剧

《祝福》一篇写的是作者两次归乡的经历,表面上写作者在鲁四老爷家过年的经历、见闻,实则写祥林嫂的遭遇,从她第一次丧夫到鲁四老爷家当佣人,一直到她在贫病交加的风雪中死去。她遭遇了两次不幸的婚姻,她的儿子阿毛又被狼叼走,对一个女人而言,这是足以致命的不幸。这些本该赢得大众的同情和尊重,可却偏偏成了四婶儿忌讳的原因,成了村里女人们闲话的对象和饭后的谈资。我所说的双重悲剧就是祥林嫂活着所遭受的命运悲剧,以及一直萦绕于她心的对阴司的恐惧,这份恐惧是对封建迷信的认同,她将自己的不幸归结到自己的身上,而没有想到造成她悲剧的罪魁祸首是封建社会的 “四大绳索”(孙玉石《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问题的考察》)。鲁迅这部小说中最出彩的部分在于对祥林嫂的外貌描写,三次不同的白描,既是写外貌的改变,更暗含遭遇的变故,不幸的加深。最后一次作者见到她是这样的:“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小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他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是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只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鲁迅小说》鲁迅)那么如今的乞丐当初如何能呢?鲁迅在回忆中这样写道:“有一年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脸颊却还是红的。”(《鲁迅小说》鲁迅)可见祥林嫂原本至少还健康,虽然刚经历了丧夫的不幸,也并不是毫无生气。她很勤快,有本分,在四叔家做工还算开心,口角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一点很重要,这说明祥林嫂是一个本分、勤快、善良的女人,这样的女人本应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祥林嫂的遭遇又是怎么样的呢,被婆婆卖到山里,被强行拉上轿子,接着男人死了,孩子被狼叼走了。即使祥林嫂不是被婆婆卖了去,也一定会有别的不幸发生,对于社会大背景的黑暗使祥林嫂的悲剧成为必然要发生的事。祥林嫂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被当做商品买卖,可见祥林嫂这样一个孤苦无依的女人是多么的廉价。在旧社会,像祥林嫂这样的千千万万女性不过是一样附属品,远远称不上一个人。

农民,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遭受着最严重的剥削、压迫,在《故乡》中,鲁迅见到中年闰土,已经全然没有那个月亮底下西瓜地里戴银项圈的英雄闰土的风采:“母亲和我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的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几句话道出了中国农民所遭遇的不幸。农民的悲剧命运让我们痛心疾首,而如祥林嫂般的更孤苦无依的女人的生活更是让我们无法想象。祥林嫂、单四嫂子、吴妈,她们或者去大户人家做帮工,或者是做佣人,或者是纺纱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她们不偷不抢,凭借一双手糊口,至少是值得尊敬的,也应该是可以过活的,可是事实是什么样的呢,她们遭遇婚姻、子女的不幸,贫穷痛苦地活着,终未能盼到黎明。

二、中产阶级爱姑的“盛气”

《离婚》中的爱姑父亲在乡下有一定的势力,又有七个兄弟为她撑腰,她嫁到了家境不错的大户人家,是真正的三媒六聘、八抬大轿被娶过门儿的媳妇。丈夫有外遇,要跟她离婚,爱姑当然气不过,带着父亲、兄弟来到公公家讨个说法,其实她才不想离婚,离婚就得改嫁他人,她说:“自从我嫁过去,真是低头进,低头出,一礼不缺。”可见爱姑进了婆家是很守规矩的,严格遵守封建礼教道德的要求,丝毫不敢逾越,可是仍旧挡不住丈夫有外遇的事实,爱姑的气不过也是人之常情,可是有一点暴露了爱姑的骄横和泼辣。“爱姑瞪着眼看定棚顶,大半正在悬想将来怎样闹得他们家家破人亡,“老畜生”、“小畜生”全都走投无路”,后来在找七大人评理时说:“他就是着了那烂婊子的迷,要赶我出去。我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呵!那么容易吗?……我一定要给他们一个颜色看,就是打官司也不要紧。县里不行,还有府里呢……”“那我就拼出一条人命来,大家家破人亡。”

鲁迅是带着深沉的悲苦和热情来注视着爱姑的悲剧的。爱姑的悲剧、爱姑的幻想以及认识的局限,对于小生产者来说都是典型的,列宁说:“……小生产者因被生产条件本身分散和隔绝,因被系缠于一定的剥削者,根本不能了解他有时并不比无产者少受其苦的那种剥削和要压迫的阶级性质……”列宁同时还说过,由于同样的原因,小生产者是“无法了解到,压迫原因不是个别的人而是全部的经济体系”(《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列宁关于小生产者的弱点的分析,是被鲁迅《离婚》里的艺术表现全部证实了的。

三、新知识女性子君的抗争

《伤逝》是鲁迅小说中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涓生和子君代表着受五四文化影响的青年一代。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当时的中国青年无疑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他们接触到了西方的自由平等民主思想,渴望突破几千年来封建旧道德的束缚。他们也渐渐认识到了自我的价值,自我的人格独立,自主地去追求幸福,子君便是这样的一个新女性。

子君出生在家境还算不错的旧式家庭里,她有幸结识了涓生,一个颇有才华的新青年,五四的洗礼让他们彼此萌生了爱情,接着麻烦和矛盾就来了,子君的家庭是绝不允许女儿自由恋爱嫁给一个穷小子的,面对父母的百般阻挠,子君大声说出:“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子君的呼声表明她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已经认识到了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力、自由、平等的精神。子君虽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其实骨子里还是没有摆脱封建礼教对女性依附心理的控制,以及传统的贤妻良母角色意识,子君脱离了自己的家,又进入了丈夫的家,她说我是我自己的,其实又把自己算作了丈夫的,她依旧没有取得完全独立的自主权,依旧是附属品,把自己封闭在家庭的小屋中,与世隔绝,这不是一个具有完全独立人格的人所应该做的。当涓生告诉她已经不爱她的时候,她无所适从,再次把自己送回封建家庭,进而孤独地死去。

鲁迅先生实际上是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中国青年,特别是中国妇女,怎样从封建压迫中走出来?鲁迅先生是否仅仅是在讲述一段爱情悲剧呢,显然不是,鲁迅先生通过描述这一对青年自由恋爱,争取婚姻自由的经历,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艰辛的心路历程。五四风暴带给子君新的知识,新的见解,为她打开了新的视野,她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恋人,她勇于挣脱一切束缚追求自由的爱情、婚姻,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所特有的精神。而涓生作为一个小知识分子,他的软弱又是与生俱来的,当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乏味时,涓生自私地选择遗弃子君自己过活,涓生终于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但这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的做事……”子君面对涓生的坦白,更是吓了一跳,这对子君是当头一棒,她所依附的人最终遗弃了她。

鲁迅曾说:“写小说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将小说称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而艺术不过做消闲的别号。”我们可以从这话中看出鲁迅先生作小说是有自己的功利目的的,即写小说是为了改良这人生的。《祝福》中的祥林嫂,正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她所遭遇的悲剧大约是封建社会千千万万妇女所遭遇的悲剧,鲁迅写一个祥林嫂,实际上写了许多的妇女,写出了他们所面临的生的困惑。祥林嫂代表了整个农民阶级,代表了农民妇女的遭遇。《伤逝》中的子君,代表的就是受五四文化影响的小知识分子,子君的遭遇就是处于那个时代的小知识分子女性的遭遇。他从这些女性身上探究到了老中国人民的劣根性,揭发病痛,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小说中出现的女性形象远不止这些,不同女性的不同出身、阶级、性格,决定了她们不同的命运,可惜所有的这些女性不能逃脱封建社会的大背景,她们的悲剧命运引人深思。那么,所有的这些旧时代的女性带给我们今天的女性哪些启示呢?毛泽东同志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女性的权利也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认可。过去几千年的女性遭受生活蹂躏的血与泪使我们的心情变得沉重,也使我们倍感肩头的压力,怎样才能实现女性自身价值,我认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第一步。女性自身的思想藩篱的未曾突破,使女性解放的道路遭受重重阻碍,冲破封建思想束缚,勇敢追求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将是当下女性努力的方向。

[1]汪晖,钱理群,等.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论鲁迅(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2]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鲁迅.鲁迅小说·孤独者[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4]许寿裳.鲁迅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5]周详义.现代国人的魂灵——《离婚》主题及爱姑形象辨析[J].中国文学研究,1988(1).

猜你喜欢

子君祥林嫂遭遇
深挖文本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预防遭遇拐骗
新老读者与《商界》的故事
“迟到城”里的遭遇
“祝遭遇各种不幸”
子君的错
子君的恨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