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的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衔接

2013-12-12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家庭家长学校

所谓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年长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子女实施的教育影响。它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使这个细胞得以运行的保障。我国历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方面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在现代家庭教育中,传统教育与时代发展的冲突、教育理念和教育实际的差异、期望与现实的矛盾,都是家庭教育中的两难问题。

首先,社会大转型加大了家庭教育的难度。家庭教育的实效和失败责任不全在家长,社会转型加大了家庭教育的难度,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多元文化相互碰撞、渗透,价值评判呈现多重标准,新媒体层出不穷……人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价值观、人生态度、行为选择、心情心态等都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撼动与冲击。

其次,传统型的教育理念与生活方式时尚化之间的矛盾是家庭教育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代父母基本上都是在传统的教子理念与方法的熏陶下长大的,不少父母的现有的家长观、教子理念与方法都深深地刻着他们成长的那个时代的印记。在时尚与传统的冲击中,涉世未深的孩子更先脆弱与无助,幼小的心灵、简单的头脑、无邪的双眸……难以承载如此纷繁莫测的家庭与社会的反差,内心渴望与外界压力的冲撞;自卑、自闭、退缩、敌对、出轨、反抗……很有可能成为他们的选择。

再次是期望与现实的矛盾。例如:家长不能容忍孩子的失败,以失败为耻,剥夺孩子经历失败的权利,凡事都要求尽善尽美,不能接受任何一点纰漏;处处设置清规戒律,害怕孩子越轨和犯错,容不得孩子与大人有任何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孩子成了家长幻想世界中理想世界中的克隆版,甚至很多家长想把孩子培养成全能型人才,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及对孩子个性的培养,当家长一切美妙的幻想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时,便造成了期望与现实的矛盾。

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家长需要学习和补充的知识有哪些呢?

(1)家政知识。这涉及衣食住行、卫生保健、教育娱乐,甚至涉及经济文化、法律宗教,这些知识即使是有高等学历的父母,也得花精力学习才能掌握。

(2)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育学是关于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要使孩子身体、智能及品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家长必须学习掌握教育学知识,了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并能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到家教实践中去。

(3)网络知识。在城市,互联网已经相当普及,孩子对这类新事物很敏感,不仅感兴趣,而且一学就会,并陶醉其中,有条件的家庭父母和孩子都应该接受网络素养教育。包括: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培养发现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在网上具有保护自己安全的能力。

如果家长能学会这些方面的知识,那跟孩子沟通起来就非常容易,你在孩子心中就不再是无能的形象,你也很快就能建立起安全防火墙,避免孩子在虚拟世界中乱冲乱闯,而不是盲目地把孩子与网络世界隔绝。为了保证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家长也需有如下教育能力:(1)思维观念更新的能力。(2)身教能力。(3)言教能力。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营养,爱的语言多了,一定会结出爱的果子,恶的语言多了,一定会结出恶的果子;肯定的话,是孩子成长的正信息,否定的话是孩子成长的负信息。《家教周报》第750期刊载的彭大贵“四说”可以借鉴到此:(1)关心话语简洁说;(2)训导话语含情说;(3)开心话语带理说;(4)忧心话语变通说。

除此之外,对孩子的批评也是有讲究的,比如:要心平气和,不要怒气冲冲;要话语暖心,不要出言刻薄等。最后,家长还需要提高带领孩子活动的能力。家长要明确一个认识:玩也是学习,在玩中我们的孩子可以初步培养规则意识,锻炼与提高身体的柔韧性与协调性,所以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玩,尤其是与同龄人一起玩。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其《家庭教育》一书中写道:“儿童生性好奇,好动,有探索世界的强烈愿望,有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父母的应该遵循孩子的兴致所至着意培养。”这段话堪称真知灼见。

综上所述,教育者本身的综合素养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对孩子在学校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联呢?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需要一致的行动,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和全面发展,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持不同的态度,那么孩子在学校里很可能处于严重不利的地位,因此把学校的力量和家庭的力量合为一体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争取家长积极配合是学校开展工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究竟该怎样做到家长与学校的积极配合呢?我们必须做到四大点:(1)家长参与管理是家庭与学校配合的前提。如果家长们能成为学校的编外教师,或者成为学校办学的宣传员、监督导,成为学校建设的基地,其教育力量是无穷的。

(2)教师开展家访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配合的关键,开展家访工作,有利于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理解,使家长支持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的转化工作,共同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教育学生的方法。

(3)家校平等合作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的基础。有人说得好,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好比是由学生连接起来的两座桥墩,两者是并列的、平等的,学校与家庭应该互访、互励、互谅。从互访来看,目前学校普遍有固定的家访日、家长校访接待日、校长接待日,逐渐建立起家校互访制度。从互励上来看,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听取家长意见,改进工作,同时又对家长成功的教育方法及时给予肯定。从互谅来看,由于家校交往频繁,联系密切,增进了互相理解,使家长体会到学校教育之甘苦,互动配合教育。

(4)家长会议召开是促进学校教育与家长教育的纽带。通过召开不同形式的家长会,使得家长们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教育方法,同时,教师、家长的平衡交流,不仅缩短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而且也解决了家庭教育中遇见的问题,从而改进教育教学中的各项要求。

因此,面对新世纪教育教学中遇见的各项难题,学校可以通过与家庭各方位的联系,很多在学校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获得解决,使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得到改进,与孩子的隔膜得到消除,与此同时,学校也和家庭密切了感情,改进了学校的教育方法。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教育理念的逐步更新,家庭教育将日渐成熟,只有做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的紧密配合、共同合作,才会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成长,才有可能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科教兴家、科教兴国的战略。

猜你喜欢

家庭家长学校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