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特教中心特殊教育师资岗前培训方法初探

2013-12-12王世芳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3期
关键词:方队军训职业道德

王世芳 金 鹏 李 群

一、导引

昆明市盲哑学校是云南的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22年,由李慕珍、许秀芝女士创办的云南第一所盲校滇光瞽目学校和1937年由盲人罗述义创办的义光盲哑学校合并而成。[1]近百年来为云南的特殊教育做出了许多贡献,给盲哑儿童带来希望。1990年被云南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特教师资培训中心,肩负着云南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培训的重任,目前承担着整个云南的特殊教育盲、聋哑学校师资培训工作。[1]为了很好地担负起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起到对全省特殊教育学校的示范作用,同时为了很好的加强自身师资队伍建设,他们开拓前进,提出了“以人为本、以质为根、以特为翼、以德为魂、以学为纲、以研为先”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办特色学校,创一流水平”的奋斗目标。[2]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每年新教师进校,都要进行特殊教育的爱岗敬业培训。特殊教育要求教师具备比普通教师更高、更全面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敬岗爱业的职业道德,而新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普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对特殊教育没有概念,对特殊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都很陌生,为了帮助他们完成角色转变,尽快熟悉特殊教育的教学和很好地完成全省的特教教师培训任务,近五年来中心对新进人员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特殊教育岗前培训工作。

二、在自然中学习体会生命的意义

生命在于运动,在大自然中学习,能充分体会生命的意义。关爱生命、学会生存、懂得生活是每个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身患残疾的学生面临生存困难、生活艰辛、生命意志薄弱等问题,教师能够正确引导他们重视生命,学会生存,独立生活,那么教师首先就要具备这些方面的能力和知识。为了让年轻教师尽快适应特殊教育的教学、生活环境,造就一流师资队伍,克服工作、生活中常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新教师进校后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全校教师参加的野外生存训练,时间为3天,让大家在自然中学习,真正体会生命的意义。活动的第一项:每个人要学会搭帐篷、拾柴火、搭灶烧饭做菜,完成自己的一日三餐和居住地的搭建,对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80后”、“90后”毕业生来说,具有相当大的挑战难度,这是他们真实人生的第一步。在野外生存训练中常常会遇到骤雨狂风和各种各样的困难,怎样去克服困难,战胜自然灾害,与同伴协作,是他们走向工作岗位交的第一份答卷。活动的第二项:向党旗宣誓,进行新老教师搭配的野外生存训练。每年发展新党员,新党员的宣誓是野外生存训练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贯穿于整个野外生存训练,整个野外生存训练活动始终以分小组的集体活动为主。党员、老教师和新教师搭配进行登山、伐木比赛和野战练习,所有内容都必须集体完成。活动中既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体现以老带新、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众人拾柴火焰高。到了夜晚,并开展烧烤、民族歌舞、体育游戏、篝火晚会等集体活动。放飞心情,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天的辛劳消失殆尽,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充分地体验三生教育的真正意义。

三、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培训

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特殊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具有比普通教育教师更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特殊教育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各类特殊教育学校不可缺少的教育环节。在特殊教育学校胜任教师工作,职业道德是先决条件,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观和正确的特殊教育观。只有有了正确的特殊教育观,才能准确地开展特殊教育工作。[3]特殊教育学校虽然没有普通学校的升学压力,但是对于身患残疾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关心、爱心、责任心和自信心,这些都需要从教师那里获得。所以爱心是特殊教育教师的首要条件,必须具备爱岗敬业、关爱弱势群体、胸有大爱、身具四心的优良品德,才能把爱给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要把爱给学生,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是关键,这种爱心绝不是对残疾儿童的同情心,而是纯粹的教师之爱心。它往往体现在耐心和恒心上。有了爱,教育教学才会有动力、有信心,有了信心,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教师要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懂得他们的生理特点、心理活动情况,和他们产生共鸣。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具有稳定的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职业道德,掌握与学生交流的方法和交流的技能,这样就需要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和其他类别的教师一样,要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胜任。一般情况下,教师的条件可以用爱当、会当和能当来表述。会当和能当表述的是知识和能力条件,爱当则表示的是心理和思想条件。特殊教育教师的基本条件与此是一致的。[3]但特殊教育对象自身的特点,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必须掌握独特的专业知识,这是对特殊教育教师提出的独特要求。目前在云南省分配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中,学历为特殊教育专业的比较少,他们到特殊学校任教前,对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性知识和技能没有系统的学习和被培训过,对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常规等等都需要了解熟悉。要爱学生、你首先要懂得学生想什么和需要什么,这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师要懂得特殊教育的心理学、教育学。要能够与学生交流,把知识、技能及时传授给学生,教师就必须懂得与他们交流的特殊方式手势语、盲文等等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入职前进行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培训,是为他们能够很好、很快地适应特殊教育事业铺平道路。

四、军训是新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场所

特殊教育教师要能根据特殊教育学生的特点,遵循特殊教育教学规律来因材施教,能根据不同残疾类别的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小组教学。军训是一个能同时融教学、师德、师风和爱岗敬业于一体的大课堂,在军训过程中,年轻教师可以做到尽快熟悉学校环境,熟悉自己将要面对的教育、教学对象(身患不同残疾的特殊学生),同时可以向老教师学习对待不同教育对象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搞好特殊教育教学工作,每年开学的头三天,进行全校师生参与的军训教育。军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享受到教育的公平;另一方面可以让全校师生在一个既公开又组织严密的条件下相互学习,这样能很好地把全校师生融合到一起。每一位教师的兢兢业业是身教的最好教材,每一个残疾学生的不懈努力又是推动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原动力,全校师生形成了互相学习、共同促进、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整个军训过程都由本校教师自己组织完成,内容包括原地队列队形练习、行进间队列队形练习、军体拳练习。盲生进行队列队形练习,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同时帮助他们很好地熟悉校园环境,改变和摸索盲生体育教学的队列队形和定向行走练习的新的教学方法。每年的军训工作都由校长、书记亲自牵头,体育组组织、策划、统筹、创编军训内容,班主任、体育教师、音乐教师指挥。把新教师分到各个练习方队,让其从老教师身上学习怎样从生活上关心、照顾学生,训练时怎样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分组,怎样指挥、调动学生进行练习,休息时怎样融入学生、与学生互动。这样,新教师可接受老教师的言传身教,从不同角度细心地向老教师学习,熟悉自身将要投身的教育事业对象,树立献身特殊教育事业的信心。按年级和不同残疾分为:教师方队,盲生高年级方队、低年级方队,聋生各年级方队。最后挑选做得好的方队进行汇报表演。通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军训教学方法。整个学校的凝聚力得到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得到加强,新教师从理论到实践对特殊教育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要承担整个云南省的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要有稳定的、爱岗敬业的、有过人之处的师资团队。要跟得上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创新,努力进取,身处特殊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年代,我们需要的一桶水,不是一成不变的水,而是一桶流动的水,一桶活的水。要达到“办特色学校,创一流水平”的奋斗目标,就需要上下团结一心,不断探索进取。

[1]云南省昆明市盲哑学校校史[M].2007.

[2]昆明市盲哑学校90年校庆纪念册[M].2012.

[3]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方队军训职业道德
军训这件事
特殊的军训
共和国阅兵中的女兵方队
盛世庆典谱写壮丽华章
——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国成立70周年阅兵精彩回顾(二)
2009 国庆60周年阅兵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军训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胜利日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