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动画片语境下的学龄前儿童英语教学

2013-12-12韩敏凌茜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3期
关键词:语调动画片语音

韩敏 凌茜

学龄前儿童指3到6岁的儿童。[1]Long(1990)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儿童在6岁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口语中一般没有外来口音;而12岁以后开始学习,一般都有外来口音;6-12岁之间开始学习,有的有,有的则没有。[2]我国一些专家及学者也认为儿童对于语言有着比成人更为敏锐的感觉。尽管目前对于语言习得关键期的具体年龄尚有争议,但不可否认,学龄前阶段是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开展英语教学时就要采用适合此阶段儿童认知方式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英语动画片的合理运用有助于学龄前儿童英语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

一、动画的概念和特性

动画是演示物体运动规律、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直观、好掌握、易理解的特性。动画片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实现了从单一的视觉刺激到全方位多通道的感官刺激的转换,它的画面形象生动,语言简单易懂,情节诙谐幽默,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美国德州大学曾针对各种学习方式做过研究,结果显示,透过文字(如看课本)或听讲,吸收效果最差;而透过视听媒体、动手做和报告表达的方式,学习效果则会不断提高。[3]

英语动画片将文本、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结合在一起,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世界。英语动画片语境下的学习具有双通道输入的特性,学龄前儿童可以同时感受来自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的信息以及其他的图画、实物等非语言信息。此外,英语动画片有机地结合了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中的语言智能和空间智能,充分利用了人类大脑的功能,使信息同时刺激大脑的两个半球,即掌管语言智能的左半球和空间智能的右半球,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和提高他们的理解力、记忆力和创造力。

二、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学龄前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这一阶段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他们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能力还比较差,往往需要形象直观的帮助才能理解抽象的或超出其经验的词和句子的意义。另外,此阶段的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较短,需要借助外部的刺激来提高他们的有意注意。因而,具体生动的、直观形象的事物有助于他们的理解和识记。动画片是最符合此阶段儿童心理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片中夸张、生动的表现手法以及形象的配音贴近孩子们的心理,使他们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多元的文化,进而获得了一些知识和经验。

英语动画片如迪士尼动画画面形象生动,图形鲜明具体,语调自然流畅,节奏抑扬顿挫,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活跃课堂气氛。片中的小故事通过向儿童提供完整的语言片段,有助于儿童从整体上感知语言,使儿童从机械的模仿变成有意义的学习。运用英语动画片进行学龄前儿童(以下简称儿童)英语教学符合此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充分调动其多种感官参与,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快乐地获取知识。

三、动画片语境下儿童英语教学的优点

(一)创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情境

语言是在情境中学习,通过不断的应用而掌握的,英语学习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学习的效果。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英语动画片有效地整合了视听等多方面的语言资源,使儿童有机会接触到生动形象、真实自然的语言素材,为在非母语环境下学习英语的儿童创设了尽可能真实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儿童在生动的英语动画片语境下学习,将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准确地感受和理解语言。

(二)增强英语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前提。如果一个人一旦对某个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内在动力就会得到激发,从而积极主动并快乐地进行高效率的学习。英语动画片具有生动性、变化性的特点,当儿童面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画面,滑稽新颖的内容,惟妙惟肖的语言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播放英文动画片后还可以在适当的时机组织和引导儿童对所观看的情节加以模仿并进行角色扮演,使其获得成就感,那么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将更加浓厚。

(三)有助于英语语音语调的学习

语言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交流,而语音是语言的基本物质外壳和表达手段,语音语调的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口语交际的准确性与实效性,[4]因此,学好语音语调至关重要。而通过英语动画片学习英语可以提高学龄前儿童的英语语音模仿能力,促进其英语语音意识,对中、大班儿童的英语语音意识的促进作用比小班儿童更有效。[5]

英语语音语调的学习主要靠模仿,在非母语环境下,儿童的模仿对象主要是老师以及同学,如果教师的语音语调不标准,他们就会留下一个错误的印象,语音语调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英语动画片中英美人士原汁原味的英语配音可以为他们提供标准的英语语音语调,儿童通过模仿英语动画片中的发音会提高英语发音的准确性,培养良好的语音语调及语感。

(四)激发和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想象是创造力的萌芽,儿童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从想象开始。良好的创造力,有利于学生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英语动画片是一门幻想艺术,它把很多现实不可能看到的现象转为现实,扩展了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英语动画片的应用可以为儿童创设有利于创造力产生的适宜环境以及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儿童在观看英语动画片的时候,既动脑又动口,且思维活跃、易于联想,容易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性思维。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让他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形成并巩固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激发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其以后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培养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很多学生在掌握了大量的英语单词和语法规则后,仍然会存在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困难。笔者认为,除了非智力等其他因素影响外,其英汉或汉英互相转换的思维方式也是导致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试想,当一个人用英语与别人交流时,他总是先在头脑里把听到的英语先翻译成汉语,再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用汉语表达出来,然后将其逐词译成英语,并以最快的速度将语序按照英语的语法规则加以调整,这样的交流方式势必影响交流的效率,而这样的思维习惯必将使其说出一些奇怪的英语句子。

英语动画片形象直观,通过画面与语言的结合,化抽象为具体,儿童可以结合画面与语言情境在没有母语介入的情况下直接理解英语单词及句型,这样有利于他们逐渐形成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四、运用动画英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在进行动画片教学时应给儿童提供一定的支架

“支架”源于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在本文中是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给予儿童积极探索自由权的同时,主动介入到他们的学习过程中为其提供一个暂时性的需求支持,进而达到学生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提供支架时不但要把握好时机,还要将其设置得恰到好处。儿童在观看英语动画片时,可能对有些单词的发音把握得不是特别准确,尤其是尾音为爆破音的单词。其次,英语动画片中所呈现的单词不只是物质名词、形容词和动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代词、抽象名词等难以让儿童通过直观画面去理解的词,有些句子也不例外。这时候,教师应该把握恰当的时机对儿童予以帮助,增强输入语的可理解性,避免其产生挫折感。

(二)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传统的儿童双语教学中,教师所充当的角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在英语动画片语境中,教师则转变为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学的灵活性更大。学龄前儿童注意的稳定性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观看英文动画片时,小班儿童对丰富多彩的画面和滑稽幽默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对动画片中人物语言的注意较少,而大班儿童会把注意力同时放在画面与语言上。[5]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等特征合理地选择适合他们的英语动画片,设计学习任务,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因此,教师除了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还需较强的观察力、组织力和应变力,这样教师才能及时发现儿童的困难所在,进而对活动过程中的材料和任务加以调整,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总之,英语动画片通过对不同种类的信息进行集成的处理,将文本、数字、图形、视频、动画、声响融为一体,能有效地化枯燥为乐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让学龄前儿童在学习中兴趣盎然,帮助儿童理解英语语言文化,调动儿童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英语动画片的合理运用对于学龄前儿童英语教学具有明显的潜在优势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1]刘森林.学龄前儿童语用发展状况实证研究[J].外语研究,2007(5).

[2]姜孟,邓小燕,欧平娅.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五十年之争[J].当代外语研究,2010(9).

[3]傅斌晖.教学动起来——以客家故事动画[虎姑婆]为例[J].国中艺术与人文教学快讯,2005(6).

[4]仲昭云.谈英语语音教学[J].继续教育研究,2008(7).

[5]张长英,桑标,周爱保.动画片语境学习对幼儿英语语音意识的促进[J].心理科学,2010(33).

猜你喜欢

语调动画片语音
媒体报道语调与公司超额现金持有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推荐一部动画片
英语教学中语调的言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