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全唐诗》异文语料的语言学价值

2013-12-12张可婧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3期
关键词:异文全唐诗虚词

张可婧

一、《全唐诗》异文语料概述

《全唐诗》是一本清康熙年间编撰的唐人诗歌总集,卷帙浩繁,总九百卷,共收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作者两千二百余人。①由于编撰所依据的底本和参校本的不同,难免在同一诗人的同一诗作上会产生一些字、词、句差异,这些差异,《全唐诗》编撰人全以“一作”的形式在字词下方标注出,这就是所谓的《全唐诗》异文。据统计,《全唐诗》异文材料达七万二千条之多,②平均两首诗中就有三条异文。

从异文产生的外部原因来说,这是反映了唐人的诗歌在产生、传抄、整理、翻刻等等过程中产生讹误的过程。但如果从语言学内部原因来看,异文的产生实际上恰好反映了汉语语文学科内部的种种共时的和历时的特征,它本身即是一种语言材料,蕴涵了丰富的音韵、语法、训诂、文字各方面知识。另外,唐代上承六朝下启宋元,处于中古与近代汉语的交接点,全唐诗异文能为研究汉语史、解决各方面的问题提供依据以及参证材料,具有极高的语料价值。

下面我们具体从四个方面来看《全唐诗》异文的语言学研究价值。

二、异文与词义训诂学

具体考察异文内部各项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唐诗产生异文的语言学原因是由于组成异文关系的各项在词汇意义上有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同义近义、反义以及随文同义。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让异文在训诂上起到极大的作用,使其成为解释词义的参证材料。

首先,在一组异文中,我们可以利用一方的已知意义去推求另一方的未知意义。

最为经典的例子当属郭在贻先生在《杜诗异文释例》中提到的“委”与“知”、“时”与“特”,郭先生分别从“知”知“委”义,从“特”知“时”义。 从而得知“委”与“时”在中古时期的新义。③

除此之外,另有杜甫 《忆昔行》:“更讨衡阳董炼师,南浮早鼓潇湘柁。”“讨”字的常用义为“征讨”或“讨论”,但在这里都与诗意不合。《全唐诗》在“讨”字下注“一作觅”。在细加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讨”的一个比较生僻的意义就是“寻觅”。综观《全唐诗》,我们能发现不少“讨”犹“觅”的例子。如张九龄《与生公寻幽居处》:“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遐讨”指寻觅远离俗世之地;再如李白《江上望皖公山》:“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讨灵异”即为寻觅灵异之地(以上两例子俱无异文)。由此可见在唐朝时期“讨”有“寻觅”的意义。

由上可见,我们可以由已知的、比较简单的字义猜测、推知未知字的意义,最后再加以求证。同样,反过来也能拿这些异文作为参证材料,比如,证明在唐代“讨”确实有“觅”的词义。

其次,原文词是多义词,我们可以根据下方异文的意义来推知原文词所用的是哪一个义项。

比如,陈子昂《晏胡楚真禁所》:“寄谢韩安国,何惊狱吏尊。”《全唐诗》:“谢,一作语。”“谢”字的常用义有“辞却”、“酬谢”等,“寄谢”一词似乎也可以作“答谢”讲,如《汉语大词典》所引用的《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只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以此寄谢圣恩,愿勿忘七夕夜半之约。”但是这里的“一作语”就提醒了我们“谢”字的另一个生僻义,即“告知”。实际上,在《全唐诗》中大约四十余例“寄谢”,都是“告知、寄语”的意义,我们由此可以推知在唐时期这是一个常用义。如崔融《拟古》中的“寄谢闺中人,努力加餐食”等等。

再次,我们可以利用异文来辨析中古汉语近义词。

汉语有许多在今天看起来为同义的词在古代在词性上或词义上都有明确的区别。辨析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也可以从异文入手。如王建《送吴郎中赴忠州》:“家每因穷散,官多为直移。”《全唐诗》:“穷,一作贫。”我们知道,在上古汉语中“贫”和“穷”是有明确区别的。 “贫”和“富”相对,义为“缺乏财物”;而“穷”和“达”相对,义为“尽,不得志,不如意”。那么在唐代在“贫穷”这个义项上,“穷”是否已经挤走了“贫”呢?综观《全唐诗》,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与“富”相对的都是“贫”,“穷”都与“达”相对。说明“贫”、“穷”二词在意义上还是泾渭分明的。如崔颢《横吹曲辞·长安道》:“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孟郊《往河阳宿峡陵寄李侍御》:“人生穷逹感知己,明日投君申片言。”

三、异文与语法研究

唐诗异文在中古语法研究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虚词研究上的应用。虚词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古代汉语虚词数量繁多,主要由实词语法化而来。有些词在上古时并不是虚词,但在唐代已经广泛作为虚词使用。我们依然可以运用异文与原文语法作用一致来确定比较生僻的虚词的词性和意义(副词)。下面举介词、连词以及副词的例子来具体说明。

崔曙《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流。”读者很容易将诗中的“向”字解作动词,表“朝向、归向”。但《全唐诗》在“向”字下标注:“一作在。”我们就能由此猜测“向”在唐代有“在”的用法。实际上,在唐代俗语中,“向”常用在表处所的名词前,作介词,表示动作的地点。如《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若不得王陵入楚来,常向此间为受苦。”

王建《昭应官舍》:“文案把来看未会,虽书一字甚惭颜。”《全唐诗》:“虽,一作须。”“虽”从上古起就能作让步连词表“虽然,即使”等意义。而在唐诗中,“须”有许多和“虽”语法作用一致的例证,二字常互为异文。如李商隐《中元作》:“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全唐诗》:“须,一作虽。”而《汉语大词典》“须”字条“即使”义项里所用的最早的例证是金代的《西厢记诸宫调》,而从这些异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在唐代就有这样的用法。

骆宾王《畴昔篇》:“华阳旧地标神制,石镜蛾眉真秀丽。”《全唐诗》:“真,一作偏。”偏,最初用做实词,为“不居中,不公正”之义,后来渐渐虚化为副词,在《全唐诗》中就可以大量见到“偏”为程度副词的用法,可译为“非常、格外、很、最”等,如白居易《早春忆苏州寄梦得》:“吴苑四时风景好,就中偏好是春天。”刘禹锡《答杨八敬之绝句》:“饱霜孤竹声偏切,带火焦桐韵本悲。”

四、异文与音韵学

邵荣芬先生曾利用 《敦煌变文集》、《敦煌曲子词集》的别字异文得出了唐五代西北方音的许多论点,④为断代音韵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邵先生的研究就是极好地运用异文得出音韵规律的例子。《全唐诗》的编撰由于是集合了不同时空的底本和参校本的,一些异文的并列极有可能就是音韵发展的痕迹,这里试举一例,以佐证一条音韵规律,未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李白 《清溪半夜闻笛》:“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 ”《全唐诗》:“情,一作清。 ”据《广韵》,“清”属清母(次清),“情”属从母(全浊)。一般认为从唐代开始浊音声母开始清化。“清”字可能是后人不查二者有什么区别而改的。这组异文正好反映了这条语音发展规律。

五、异文与文字学

如上文所说,《全唐诗》的底本来自宋元以来刊刻的唐人别集、明朝人汇编的唐诗总集,以唐代流传下来的各个作家的专集参校,所以在唐诗异文中,常常古今字并列,异体字杂陈,还有许多待校勘的讹混字。在这些异文中我们往往就可以发现汉字的发展传承情况。

比如刘禹锡 《葡萄歌》:“野田生葡萄,缠绕一枝高。”《全唐诗》:“葡萄,一作蒲桃。”我们知道“葡萄”是一个介词,二字其实都是记音的,不过如同裘锡圭先生所说:“使用汉字的人往往喜欢把记录双音节的文字改成具有同样的偏旁。这也就是说,他们希望记录一个双音节词的两个字之间具有明显的形式上的联系。”“葡萄”最初的形式经历过 “蒲陶”——“蒲桃”——“蒲萄”——“葡萄”,可以看出为了适应汉族人从字形上推求字义的习惯,“葡萄”二字所经历的发展变化,而这个变化的痕迹恰好也留在了唐诗异文中。实际上《全唐诗》中同时具有“蒲萄”、“蒲桃”、“葡萄”三种形式(例子从略)。

注释

①全唐诗·点校说明[M].本文所依据的《全唐诗》均为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② 李家树,黄灵庚.唐诗异文义例研究[M].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3.

③郭在贻.训诂丛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④邵荣芬.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J].中国语文,1963(3).

[1]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王彦坤.古籍异文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郭在贻.训诂丛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1953.

[5]王引之.经传释词[M].长沙:岳麓书社,1982.

[6]李家树,黄灵庚.唐诗异文义例研究[M].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3.

[7]王重民,等.敦煌变文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8]邵荣芬.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J].中国语文,1963(3).

猜你喜欢

异文全唐诗虚词
谈《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的一处异文——读红零札
安大简《诗经·召南·小星》异文考辨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节选)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太上洞渊神咒经》异文考辨
徐安贞仕途与诗歌初探
唐代筝曲的风格及其美学意蕴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