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电影《叫我第一名》看教育的真谛

2013-12-12孙兆玲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3期
关键词:布莱德迈尔校长

孙兆玲

电影 《叫我第一名》(Front of the Class) 是2008年产自美国的一部情感片、励志片,根据真人布莱德·科恩(Brad Cohen)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讲述的是的主人公布莱德·科恩如何与妥瑞氏综合征疾病顽强斗争、永不言弃的个人成长故事。妥瑞氏综合征是一种大脑神经系统失调疾病,患者会不由自主地抽搐、出声、皱眉、甩头抑或发出怪叫声,该病可能与遗传、环境、药物、细菌感染或免疫系统等诸因素有关,目前仍然无药可医,这种疾病可能会伴随患者终生。而布莱德却不让如影随形的病魔击垮自己,他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上普通小学、中学,直至大学毕业,虽经万般挫折,但他最终实现了自己当教师的梦想,收获了事业、爱情,成为美国亚特兰大家喻户晓的名字。

阳光青春的男演员詹姆斯·沃克 (James Wolk)饰演成年后的布莱德·科恩 (Brad Cohen),帅气的脸庞、迷人的微笑不仅为这个角色平添了观众的喜爱度,塑造了 “微笑面对人生”的硬汉态度,还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主人公布莱德疾病的悲催度,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了解了布莱德平凡而又英雄般的人生,领略了他个人奋斗的魅力以及成功的家庭、学校教育给人的启示。

该片运作成本少,导演是彼得·沃纳(Peter Werner),演员阵容也非好莱坞巨星,但布莱德的故事却激人奋进,广受青年学生的欢迎,不少学生以布莱德为楷模,激励自己在学业、生活等各方面勇往直前。“一部影片的主题并非干巴巴的几句概念,它同任务塑造连在一起,往往融入了导演本人的社会阅历与人生体验,在银幕形象背后体现出导演的道德评价、历史评价与审美评价”。[1]这部影片超越了励志片推崇个人奋斗的目标,在向青少年传播积极的社会行为角色的同时,折射出朴素的教育理念:人为什么要受教育?人们从教育中学到了什么?

一、教育是要培养有个性色彩的人

小时候,布莱德一度被错认为是个缺乏自控力的孩子,饱受同学、老师、邻居的嘲笑和另眼相待,甚至连医生都想放弃他。可想而知,布莱德承受了多大的压力,这样一个 “非正常”的孩子走上成功的道路是付出了比正常人多出无数倍的汗水和努力的。布莱德的脱颖而出,与其所受的教育密不可分。教育是锤炼个人品质最重要的手段,无论是来自生活的教育还是接受学校系统教育,教育会让人的秉性和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有个性色彩的人。在美国,个性和个人主义是备受尊崇的品质,“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生活就是教育。他认为,教育即成长。成长是生活的特征,教育就是不断成长……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2]

(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帮助布莱德走上成功道路的第一位老师是他的母亲。

布莱德从6岁起就患妥瑞氏综合征,而在医疗技术先进的美国,医生们对妥瑞氏综合征也束手无策,这是布莱德的不幸;幸运的是,布莱德的母亲始终没有失掉对儿子的信心。尽管父母离异,但幼小的布莱德从未失去父母的呵护和关爱。银屏上,饰演布莱德母亲的女演员年轻不再,细纹慢生的额头先是让人同情、心生怜悯,随着剧情的发展,不禁让人钦佩赞叹,感悟母爱的伟大:寻医问药无果后,她没有悲天悯人,更没有轻言放弃,而是自己查阅各种资料,终于大海捞针般地找到了类似布莱德症状的医学描述、解释,明白了儿子的各种症状并不是心理上的有意为之,而是一种真正的生理疾病;面对熟人的讥讽,她竭力捍卫儿子的尊严;本欲为儿子寻求疾病康复团体的她在发现那种所谓的俱乐部并不是自己和儿子所希冀的失望之下,她牵着儿子的小手,坚定地告诉儿子 “我们不会像他们那样”;在儿子成人后,她的鼓励如涓涓细流,滋润了布莱德面对困难时干涸的心灵,助他踏上不断挑战现实的征程,无论是找工作还是找恋人,母亲的话语总是沁人心脾。

母亲的言传身教让布莱德明白,生活是残酷而又现实的,虽然自己饱受妥瑞氏综合征的困扰,但不能自暴自弃,唯有坚持和努力才能积聚正能量,发挥潜能,像 “正常人”一样去生活、工作。

影片中,布莱德的父亲貌似性格暴躁、缺少耐心,与儿子水火不容,其实,真正的他把对儿子的万般柔情和疼爱融进了现实的点滴:在布莱德年少时带他和弟弟去打棒球,尽情喧嚣而不受妥瑞氏综合征的困扰;和布莱德的母亲离异后,他仍时常打电话询问布莱德的生活情况;在儿子暂时没找到心满意足的工作前,劝说儿子不妨去他工作的地方试试,尽管这不是布莱德想要的;当儿子参加研究生考试时受到疾病的限制时,他及时据理力争;最令人感动的是在得知布莱德儿子工作的学校经费短缺后,他亲手为该学校做了书架并送到教室。看到这儿,观众也会同意让这对父子和解以前多年的不愉快,因为一辈子擅长修补工具的他面对儿子的妥瑞氏综合征,是那么的无奈、无助,现在终于有机会可以帮帮儿子了。

父母对布莱德的爱和教育是激励布莱德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榜样,正是有了这样的人生第一任老师,布莱德才得以像健全孩子一样上学、工作、成家,阳光快乐。

(二)学校教师的正确指引是照亮学生人生道路的灯塔

说起布莱德的成功,不能不提到布莱德在少年时代遇到的一位恩师——迈尔校长。“人生的小学教育阶段,是最重要的学习阶段,能否在小学教育阶段在学生心中播下未来创新的种子,可以说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及正确的引导密切相关”。[3]

影片中,初入小学的布莱德被同学耻笑、被老师挖苦,因当时不了解布莱德的病情,学校里几乎人人都对布莱德投以白眼,可就在此时,命运之神悄悄来到了布莱德身边。一天,布莱德因上课时发出怪声而被罚站,老师认为布莱德是调皮捣蛋故意乱叫,进而他被送到了校长办公室。迈尔校长的举措彻底改变了布莱德的人生。迈尔校长问布莱德 “教育是为了什么”,布莱德一时无言以对,窘迫、羞愧、委屈、无奈、无助的混合剂在小小的心灵里翻腾。迈尔校长平静地请布莱德去参加下午的学校音乐会,可布莱德担心自己的妥瑞氏病怪叫声会毁了整场音乐会,校长仍然坚持让布莱德去参加音乐会。音乐会结束后,布莱德被请上舞台,当着所有在场人的面,与迈尔校长一问一答,解释了自己发出怪叫声的缘由:“我和大家一样不喜欢我发出的声音;可是,我无法控制,我有妥瑞氏症;这种病现在无药可治,我想大家能像对待其他人一样对待我。”迈尔校长的良苦用心和布莱德的这番解释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顷刻间,大家以前对他的误解烟消云散,布莱德终于回到了渴望已久的大家庭,从此,他的一举一动不再被视作 “另类”,他需要被平等地对待并有权和其他同学一样尽情嬉戏,享受花样的青春时光。

是啊,迈尔校长深知教育是要培养有个性色彩的人,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优势和劣势,如何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独特人生道路是教育者应尽的良知和职责。迈尔校长帮助布莱德扫除妥瑞氏疾病的阴霾,纵情挥洒他的个性和潜质,照亮了布莱德未来前行的道路;若没有迈尔校长的正确指引,布莱德还能如此幸运成为今天朝气蓬勃的布莱德吗?这或多或少是要打上一个问号的。迈尔校长是影响布莱德独特人生经历和生命重要的人,后来布莱德立志成为小学老师也许与迈尔校长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有关,正如布莱德后来在自己工作的小学教师里书写的标语一样——“It’s OK to be different”(我们接纳与众不同),正因为有不同的受教育者,才有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二、受教育者要从不完美的人生中学到生活的哲理

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说,布莱德的人生有些缺憾,妥瑞氏综合征让他过早地尝到了人生的不易和奋斗的艰辛,可也正是妥瑞氏综合征让布莱德明白:正因为生活不完美,才有了我们对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

(一)“有志者,事竟成”

影片真实反映了布莱德的成长经历,“有志者,事竟成”是本片突出的主题之一。作为一名妥瑞氏综合征患者,布莱德的人生不是一路坦途,面对挫折,他也曾彷徨、懊恼、手足无措,但一蹶不振、自怨自艾不是他的风格,“我能行”才是他成功的内在动力,这不仅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自我鞭策、不服输、不向困难低头的韧劲。片中有个镜头特别感人:在面试小学教师职位受挫后,布莱德回到小车内,挥舞着拳头砸向汽车方向盘,失声痛哭;但擦干泪,我还有梦,片刻调整后,布莱德又精神奕奕地投入到下一场面试中,终于在第25次面试时,他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小学二年级的老师。这个场景不仅没有贬低布莱德的形象,反倒让观众更能感受真实的布莱德:布莱德不是神,他也是凡人;人非完人,人人都有痛苦失意时,面对这些拦路虎,平凡的英雄布莱德教会我们该如何一路坚强地走下去。

布莱德12岁时便下定决心, “never give up”(永不言弃)。他说,“希望是个难以磨灭的习惯”,重要的是“做你自己”。当他自己的学生托马斯憎恨阅读时,他教导托马斯,“阅读对我来说同样困难,妥瑞氏综合征不断干扰我的注意力,我需要比别人更加努力才能成功”,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使托马斯面对阅读时一筹莫展的脸破涕为笑,知道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来由。

(二)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布莱德带有疾病缺陷的人生是很多普通人不完美人生的真实写照。在获得佐治亚州年度最佳新教师奖的颁奖感言中,布莱德除了感谢家人、朋友、师长、同事、学生以及所有支持和爱他的朋友,出乎意料地坦言:“我还要感谢我的忠贞伙伴——妥瑞氏综合征——它是我最好的老师。”有谁会感谢自己身患的疾病呢?布莱德从肌体缺陷中学到的宝贵一课就是 “不被它绊住脚步,不让它占据上风,不让任何事情挡住你继续前进的脚步,不让任何事情阻挡你投入工作,享受生活,陷入爱河”。

正如中国古语云:“天道忌满,人道忌全”。而西方信奉上帝造人,他们觉得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可能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但同时也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不完美的人生是生活的常态,布莱德的故事告诉观众:在生活这所学校里,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人要明白生活不总是阳光普照,它可能会有阴霾雨雪,但请不要就此垂头丧气,要坚信 “我能行”,并学会继续前进。

“影视作品是教育、影响观众的强大社会力量;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从其草创时期就非常重视它的改良社会、启蒙民智的作用”。[4]电影《叫我第一名》在讲述真人故事、娱乐大众的同时,于润物无声中撒播出的教育理念将惠及每一位真诚的观众,激励人们思索该如何在人生大舞台上更好地扮演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学子、为人朋友的各种角色。

[1]吴贻弓,李亦中.影视艺术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郭九林,梁艳君.美国进步主义时期的教育思想溯源及其社会影响 [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6):16-19.

[3]王瑞武.从中美两个小学教学案例谈不同教育理念对未成年人的影响[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2):44-45.

[4]杨新敏,陈昌勇.影视评论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布莱德迈尔校长
薇薇安·迈尔:隐藏在保姆身份下的摄影师
你只是没有赢
叫我第一名
追逐梦想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改变一生的音乐会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老外”也来关心下一代啦:迈尔文先生的“快乐英语大课堂”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