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防哮饮治疗儿童哮喘的C-ACT变化
2013-12-11余中方
张 建,余中方
(宜兴市中医医院,江苏宜兴214200)
儿童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以喘息、胸闷、呼吸困难或咳嗽为主要表现,具有迁延难愈、易反复的特点。其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临床诊治中,患儿家长对其疗效往往难以进行客观评价。目前,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作为判断哮喘控制指标简便易行。2009年12月—2011年12月,笔者通过C-ACT评分进行固本防哮饮与西药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30例C-ACT对比,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儿科病房及门诊就诊的哮喘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5~11岁,平均(7.6±2.7)岁。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5~11岁,平均(7.6±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参照《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1]制订。
排除合并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根据研究者的判断,具有降低入组可能性或使入组复杂化的其他病变者;正在参加其他药物的临床试验者;失访、资料不全者。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由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生产,批号227743,50μg/100μg×60),每晚1次。治疗组给予固本防哮饮,药物组成:炙黄芪 10 g,党参8 g,白术 10 g,茯苓 10 g,煅牡蛎 15 g,蝉蜕 10 g,陈皮8 g,防风 5 g,辛夷8 g,五味子8 g,生甘草3 g。由江苏省中医院负责统一采购供应与质量控制,1 d 1剂,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
两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每月测定C-ACT评分。
4 观测指标
治疗前后两组血、尿、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各1次;观察和询问患者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根据C-ACT表进行填写评估。
5 C-ACT评分标准
参照参考文献[2]制订。该问卷共有7道题,孩子回答1~4题,父母回答5~7题。①今天你的哮喘怎么样?②当你在跑步、锻炼或运动时,哮喘是个多大的问题?③你会因哮喘而咳嗽吗?④你会因为哮喘而在夜里醒来吗?⑤在过去的4周里,您的孩子有多少天有日间哮喘症状?⑥在过去的4周里,您的孩子有多少天因为哮喘在白天出现喘息声?⑦在过去的4周里,您的孩子有多少天因为哮喘而在夜间醒来?如孩子需要帮助,父母可帮助孩子阅读或理解问题后由孩子自己选择答案。总分为27分,≤19分,提示哮喘未控制;20~22分为部分控制;≥23分为控制。
6 结果
6.1 两组完全控制人数、完全控制率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完全控制人数、完全控制率对比
6.2 两组治疗前后C-ACT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ACT对比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ACT对比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
组 别 例数 时间 C-ACT 评分治疗组 30 治疗前17.82 ±2.17治疗1 个月 20.37 ±1.83**#治疗3 个月 23.51 ±2.37**#治疗6 个月 24.12 ±2.56**#对照组 30 治疗前 17.76±2.05治疗1 个月 20.54 ±2.02**治疗3 个月 23.63 ±2.41**治疗6个月 24.27±2.63**
6.3 安全性分析
整个临床试验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血、尿、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异常改变,且未见有其他不良反应。表明该中医治疗方案安全。
7 讨论
目前,已有不少对哮喘疗效确切的药物运用于临床,但部分患儿因缺乏监测手段,使得儿童哮喘的整体控制情况并不理想[3]。C-ACT是根据患儿近4周临床症状来评估哮喘控制状况的一个简单的问卷量表,2006年由Andrew H等共同开发完成。该问卷在陈育智教授和法国里昂生命质量控制中心(MAPI)的共同支持下于2007年完成汉化工作,并于当年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的观察评估,认为中文版C-ACT有着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本研究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3,6个月C-ACT评分较治疗前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月C-ACT评分对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固本防哮饮能有效治疗5~11岁儿童哮喘,且与西药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在C-ACT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固本防哮饮治疗5~11岁儿童哮喘安全有效。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0.
[2]吴谨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4):261.
[3]洪建国.重视哮喘临床研究提高哮喘诊治水平[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