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医院建设项目中的实际运用

2013-12-11河北省中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11

商业会计 2013年22期
关键词:工程进度门诊建设项目

(河北省中医院 河北石家庄 050011)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基建投资项目也逐年增多。由于医院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大、技术复杂、控制环节多、管理专业性强等特点,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给医院带来重大损失浪费。一些大型医院虽开展了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但方法各异,没有统一的规定和做法。如何加强医院基建项目的审计力度、节约建设资金、避免事后审计的被动状态,是当前医院管理者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笔者结合近年来我院开展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践经验,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采用内外审计结合方式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

我院新建门诊医技楼总建筑面积35 650.6平方米,地上16层,地下一层。工程概算总投资14 984.33万元,实际发生投资16 035.1万元,其中土建工程11 693.5万元、安装工程3 384.8万元、待摊投资956.8万元。工程超概算7.01%,超概算的主要原因是外装深化设计后标准提高、清单增项以及人工费调整导致费用增加等。

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有效使用建设资金,2008年医院通过公开招标,与社会审计机构签订了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合同,全过程跟踪我院新建门诊医技楼项目。实行“内外审结合式”审计,是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由医院审计处牵头,主动与基建、采购、财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各部门之间工作流程相互衔接,保证整个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健康顺利运行。在理顺内部审计管理的同时,考虑强化审计人力资源整合,吸收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审计机构,由社会审计组织的专业人员参加跟踪审计活动,开展跟踪审计服务,有效解决了医院内部审计机构人力不足和专业缺口的矛盾,提高了审计速度和审计质量,降低了审计风险。

二、分阶段实施跟踪审计

在三年的时间里,我院跟踪审计的实践和探索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2008-2010年)

从项目的施工阶段开始实施紧密型跟踪审计,这一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合同的咨询。对于基建部门送来咨询的合同,审计人员主要从合同订立的形式、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合同条款是否齐全、合同的约定是否明确,以及违约的具体责任等方面重点控制。合同条款不全、约定不明确是造成合同纠纷最常见的原因。

2.材料、设备价格的咨询。材料、设备的造价往往占到一个工程总造价的70%以上。材料、设备档次的选择、价格的确定,对控制整个工程造价在投资允许范围内起着关键作用。在当前市场上,材料、设备品种多、品牌多、规格多、档次多、供货渠道多、价格变化大,因此材料、设备的价格咨询成为跟踪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3.工程进度款的审核。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时间与支付额度是工程的承、发包方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工程进度款的审核上,审计人员采取包括组织、技术、合同条款方面的种种措施,予以层层把关,使工程款不能出现超付的情况。

4.隐蔽工程的及时记录。审计人员采取多种手段、方式,包括到现场进行材料取样,拍摄现场实际情况,做好跟踪记录等。

5.工程变更、签证的控制。基建工程的变更、签证必然涉及到工程价款的变动,有的甚至采取策略,低价入围,然后靠施工中的各种变更、签证来确保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施工中严格控制工程的变更、签证,对于防止变相突破投资规模、控制工程造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第二个阶段(2010年以来)

自2010年以来,我院进一步加大了跟踪审计的完善和创新力度,主要有以下三项新举措:一是对门诊楼工程项目委托审计进行公开招标,不仅达到了充分利用社会审计的优质资源来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而且在社会上树立了我院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形象。二是跟踪审计关口前移。跟踪审计是从源头介入,即对工程设计、工程招标、工程合同、工程概预算等都严格把关,避免事后无法纠正的问题和无法挽回的损失。三是将跟踪审计从基建工程扩展到修缮工程。对100万元以上的修缮工程项目也进行了跟踪咨询。2010-2012年对基建维修改造项目的审计为医院核减资金近300万元。

三、跟踪审计所取得的效益

(一)经济效益

1.显性经济效益。实施跟踪审计以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我院新建门诊医技楼工程送审总金额17 041.1万元,审定金额13 626.7万元,审减金额 3 414.4万元,审减率为20%。而在实行跟踪审计以前,医院工程项目平均审减率为10%左右。

2.隐性经济效益。隐性经济效益是指通过跟踪审计产生了经济效益而没有在结算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材料价格方面。在没有实施跟踪审计之前,不少材料是由施工单位提供样品和报价,实施跟踪审计以后,材料价格得到有效控制。比如,在医院门诊楼外线工程中,其中井管报价为8 500元/m2,总价120万元,经过审计人员核实,市场价为3 500元/m2,总价为49万元,仅此一项就审减71万元,审减率59.2%;装修工程中,纤瓷板报价99万元,审计经过市场调查审定为20万元,审减79万元,审减率为80%;外墙干挂石材的挂件,报价为21元/个,经审计调查,市场价格为5-7元/个,仅此一项审减52万元,审减率67%。这种由施工方报价由跟踪方核实定价的材料多达上百种,平均审减率为29.7%。

(2)土、石方挖运计价方面。土石方挖运的价格套用定额是合规的,然而很多单位采用了随行就市的灵活方式,一般都低于甚至大大低于按定额计价。新建门诊医技楼土方工程,如按定额暂估价为48.81元/m3。实行跟踪审计以后,我们根据市场情况,通过招标形成价格为26元/m3,仅此一项就为医院节约资金58.4万元。

(3)工程进度款的审核方面。进度款的支付依据是审计人员出具的审核报告和付款意见书。审计人员根据施工合同、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单、现场签证单及现场实际完成的工程实物量,层层把关,出具审核报告和付款意见书。我院门诊楼施工期间,进度款报审金额为16 637.32万元,审定金额为11 294.04万元,共审减进度款5 343.28万元。

(二)社会效益

实行跟踪审计后,由于审计部门从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结算阶段全过程跟踪,筑起了一道严密的监督防线,由过去的“秋后算账”转变为防微杜渐,成为从源头抑制腐败的有效机制。医院在建设工程方面的作为不仅树立了自身的良好形象,而且对社会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和榜样。

(三)管理效益

1.加强了现场管理。原来现场管理中出现的乱签证,资料收集不及时、不齐备等现象有了很大好转,这为工程结算审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跟踪审计的贴近现场、及时等特点,能非常快捷地配合基建部门解决许多技术层面的难题,能现场解决的尽量现场解决,从而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工作时效。

3.密切了相关部门的合作。由于跟踪审计的明显效果,逐步消除了一些部门的认识误区和狭隘偏见,使各相关部门的配合更加紧密、更加协调,促进了相关部门工作的规范化,大大提升了综合管理水平。

4.管理上的多重效应。跟踪审计既是结算审计创新,又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对建设项目施工合同、材料设备价格、工程签证、进度款、隐蔽工程和索赔进行咨询和鉴证活动,促进了基建管理部门的合同管理、材料质量及价格控制以及项目工程进度款的控制。通过施工现场跟踪,促进了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管理,加强了监理单位责任意识,促进了监理工作到位。总之,由于跟踪审计的介入,促进了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监理管理、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降低了工程成本,化解了过程中的经济风险,多重管理效益显著。

四、进一步完善跟踪审计的对策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开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开展的时间较短,同时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完善跟踪审计工作: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相应的行政管理部门尽快建立与本地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建设项目审计规程,研究制定可操作性强的业务指南,为跟踪审计人员提供明确的业务指导和具体的衡量标准,以规范审计行为、规避审计风险。

(二)强化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要加大跟踪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准和审计水平,使人员素质与跟踪审计任务相适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成为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三)准确把握造价跟踪审计介入时间,把握造价跟踪审计关键环节

要把全天候跟踪变为“重点关键环节”的跟踪,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设项目关键环节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前期决策、设计、招标、隐蔽工程验收、材料与设备调采购及重大变更等。

总之,医院开展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拓宽审计领域,创新审计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提高审计效率,促进工程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对跟踪审计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积累经验,开拓创新,逐步塑造出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猜你喜欢

工程进度门诊建设项目
基于全过程动态控制下的建筑工程进度管理研究
门诊支付之变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探讨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常见问题
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做好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