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有效教学途径的探讨
2013-12-11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江西南昌330100)
一、引言
高职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程度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非常重要。
“有效教学”问题的研究源于20世纪初的教学科学运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提高、进步。高职会计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会计教学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或学校是否配有先进的会计模拟实训室,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作为一名从事会计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如何使一堂课精彩而有效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影响高职会计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一)教学方法多年不变。在会计教学方法上,目前基本上还是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旧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互动不够,学生学习情绪低落。部分教师只顾在讲台上讲课,而不顾及学生的课堂反应。不能科学地应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学生讨论式教学、实验教学、模拟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多注重会计理论,忽视了理论与会计实务的结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缺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不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简单化,只注重书本知识传授,不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不注重专业教育,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运用“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手段,对多媒体课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仅仅是把板书中的内容移到了幻灯片中,并非真正把教学与实践、教学与现代化手段有机结合。
(三)课堂缺乏教学艺术。教师的教学艺术和人格力量对学生影响较大。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教学缺乏和谐沟通。一些教师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不能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辅导、真诚的鼓励。缺少关爱的学生往往会因自己成绩差而表现出叛逆、消极甚至有些恶劣的行为,从而导致上课不专心,以致于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
(五)教师课堂组织能力不强。有的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课堂上学生往往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不愿意参与课堂的各种活动,甚至课堂上讲话,搞小动作,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六)过于依赖教材。一些教师过于依赖教材,不管教材内容编写是否合理、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部就班,从而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七)会计师资队伍缺乏实务经验。教师队伍存在先天不足的局面,更缺少具有会计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相当一部分会计课教师虽然教学时间不短,但普遍缺乏会计实际工作经验,导致教学效率和效果不佳。
三、实现高职会计有效课堂教学的途径
根据高职学生学习的状况,在授课过程只有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主动地与教师产生互动,自觉地投入到探求知识、掌握技能的学习中。在课堂上,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而恰当地使用以下教学方法,使学生从乐趣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一)实施教学方法改革,推行案例教学。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理,高职会计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会计专业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会计案例教学法能使掌握理论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引入到社会实践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是要恢复学习的本来面目,把学习的乐趣还给学生,让他们爱学习、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高职会计专业强调的是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注意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案例教学法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提供了一种可能。教师在系统讲授理论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可灵活运用以下三种案例教学法进行讲授。
1.案例分析教学法。即示例教学法,是指教师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在课堂讲授理论的同时,对事先选取的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种典型的案例举一反三,从而明确问题的思路,进行知识的同化和迁移。这种方法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突出了教学的针对性。如在讲授《基础会计学》第二章“会计恒等式”时,“资产和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是一个教学难点,初学专业课的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学环节中我们可以设计如下:(1)导出案例:某公司要创办下属原料工厂,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2)引导学生分析:首先公司要有资金,资金可以自己投入或其他单位、个人或外商投入,若不足也可向外界金融机构借入。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总结可知资金来源的两条途径:一是向债权人借入→形成债权人权益(负债);二是投资者投入→形成所有者权益,这两项就构成了权益。(3)启发思考:公司筹足了资金后如何运用呢?(4)学生讨论:公司要用筹集到的资金建造厂房、购买机器设备、原材料、无形资产等。(5)教师概括与总结:公司用这些资金建造的厂房、购买的机器设备、原材料、无形资产等,这便是一个资金运用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企业的资产。从而得到下面的结论:资产=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通过以上讨论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资产和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这一知识难点,同时对于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的理解和掌握也就迎刃而解了。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缺点,而且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分组讨论法。即教师在学生经过系统专业知识学习后,指导学生分组对选择的会计案例进行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事例、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讨论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会计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有助于学生对典型案例、重要知识点的了解。
3.案例模拟教学法。如在会计各种结算方式的程序及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的教学中,采用模拟教学法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分别扮演单位采购人员、销售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角色,对会计实务中产生的出票、送票、填票等一系列过程进行表演,学生通过票据交易亲身模拟,既能熟练掌握各种结算方式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还能在模拟过程中找出教材中没有出现的问题,然后进行评价和分析,这样大大缩短了实践和理论的距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二)根据教学内容,创建不同教学情境。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会计专业的需求最主要突出在“实用”上,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形式上必须“情境化、生活化、实用化”。讲解会计理论知识时,要重视举例法(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引入联系高职学生生活实际的、企业实际的贴切实例去论证基础原理。举例时能巧妙通过“创设情境教学”,增强教学趣味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学生能自然而然地学会新知识。
(三)根据教学对象,实施分层教学。在教学中,由于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后天的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方法能够使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本着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并使人人都有所收获的原则,有目的地把整个班级的学生分层,同时进一步进行教学分层。分层教学法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有层次、有区别地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变换训练方式,在班级整体教学与因材施教中找到一个教学的契合点,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均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能力、爱好、品质、智力因素和接受能力等,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学习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它既优于传统的班级授课方式,又有别于个别教学。
教师在进行会计课程教学前,根据教学对象的大概情况,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为学习主动性好,成绩优秀,会计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比例为10%左右。其培养目标为对企业日常经济业务和特殊经济业务有较强的理解、分析和核算能力,并根据会计资料,正确编制报表,在校期间能通过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能够代表学校参加专业知识竞赛,并取得得较好的成绩。B层学生为学习态度端正,上课能认真听讲,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比例为80%左右。其培养目标为熟悉中小型企业日常经济业务,并能进行正确核算和编制报表。C层学生为接受能力偏差,会计基础偏弱,缺乏学习兴趣,比例为10%左右。其培养目标为熟悉中小型企业日常经济业务,能对销售、采购、借款等常规业务进行准确核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各种形式的教学反馈,如课堂提问、作业、考试、实训练习等,及时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调整。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会计兴趣。在引入新课时可以“故事激趣”、“以景激趣”、“以乐激趣”、“以片激趣”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自觉、积极地进入学习活动中。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最大原动力,兴趣是主动性的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堂好的会计课程并非只是将简单的教材演绎成多媒体课件,重要的是如何在把握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学生认识结构的呈现方式,在会计课件中适当做一些动画设置,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方式融合为一体,营造出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视听并用”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环境,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感观刺激,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材料,满足不同思维方式学生的不同思维需求。譬如,企业供产销经营过程的讲解在传统会计教学中会很枯燥,但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会很直观地把握企业的供产销流程,大大缩短了教学与现实的距离,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控制教学进度,另一方面有利于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教学上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