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给药治疗肺脓肿疗效分析
2013-12-10倪灵凡
倪灵凡
肺脓肿是临床上呼吸内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属于肺组织的炎性病变,由多种致病菌,尤其是厌氧菌侵入肺组织所导致[1]。近年来,由于致病菌出现耐药变异以及人口的老龄化造成易感人群增加,肺脓肿的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2]。我院对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住的37例肺脓肿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病灶局部给药治疗,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住的肺脓肿患者72例,均符合肺脓肿的诊断标准。将患者依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患者年龄20~68岁,平均(38.6±6.4)岁。观察组37例,男21例,女16例;患者年龄21~70岁,平均(36.6±7.2)岁。观察组患者均符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适应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根据药敏试验给予全身抗生素治疗、体位引流等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并在病灶部局部给药。操作如下:患者治疗当日晨起禁食水,术前30 min给予肌注阿托品1 mg以及哌替啶50 mg。采用2%利多卡因常规局部喷雾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术者从患者口腔进镜至气管后,给予2%利多卡因2 mL麻醉。进入患侧支气管,找到病灶,吸出脓性分泌物进行药敏试验,继而用0.2%替硝唑100 mL和0.9%生理盐水100 mL进行冲洗,反复操作,直至灌洗液清亮。然后将0.2%左氧氟沙星30 mL注入病灶。术后瞩患者患侧卧位1 h。术中给予患者吸氧和心电监护,依患者情况每3~5 d行灌洗1次。
1.3疗效评定依据《呼吸内科学高级教程》制定疗效标准[3]:治愈:经治疗4周后,患者体温正常,咳嗽咳痰消失,白细胞计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胸部X片或CT显示脓腔消失或基本愈合;好转:治疗4周后,患者高热、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血象基本正常,胸部X片或CT显示脓腔明显缩小;无效:治疗4周后,患者仍存在发热、咳嗽、咳脓痰且量较多,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仍高,胸部X片或CT显示脓腔无明显变化或增大。总有效=治愈+好转。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处理,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1临床症状及住院时间比较经治疗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住院时间比较
3.2疗效比较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观察组治愈23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6%。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肺脓肿多合并有厌氧菌感染,致病菌侵入肺组织,使肺部出现化脓、坏死病灶,患者可表现出畏寒高热、咳嗽咳痰,尤其是咳大量脓臭痰。并可伴患侧胸痛,部分患者出现咯血[4]。肺脓肿临床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但常规抗生素很难进入病灶,并且患者由于病程长、脓液黏稠,进入病灶的药物浓度极低,不足以杀死致病菌,常造成治疗失败[5]。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用药是一种相对无创且安全治疗方案。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可直达病灶, 使用灌洗液对病变部位进行反复冲洗,排出脓液,并且灌洗液可以刺激患者支气管黏膜,引起咳嗽增加,利于分泌物的排出,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冲洗后再将抗生素注入病灶,极大地提高了病灶的局部药物浓度,有效杀灭病菌,促进炎症吸收、脓腔闭合以及肉芽修复[3]。
我院对收住的37例肺脓肿患者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用药治疗,疗效肯定,显著优于常规内科治疗。与常规内科治疗相比,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快,病灶愈合迅速,治疗安全,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文波.50例肺脓肿的临床诊治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22):234-235.
[2] 高天敏,余小容,戴廷涛,等.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肺脓肿42例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 2011,16(3):358-359.
[3] 王正维,魏立平,何晟,等.经纤维支气管镜用大量生理盐水肺泡灌洗治疗肺脓肿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1,09(32):339-340.
[4] 刘林刚,王嫦云.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治疗肺脓肿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11(33):8101.
[5] 买买提艾力·吐尔逊.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肺脓肿52例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13):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