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程序提高护理安全的体会
2013-12-08杨玉英张素超南振红
杨玉英 张素超 南振红
护理风险是指医疗领域中因护理行为引起的遭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1]。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就是主动筛查临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风险的发生,并在旧的风险得到控制和解决的基础上对新认识到或新发生的风险进行管理,不断循环,达到逐步改进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安全的作用。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包括护理风险分析、护理风险评估、护理风险控制和护理风险监测4个阶段[2]。我院护理部自2010年4月起开始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程序来控制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家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床位500张。护士总人数256名。本研究共收集2009年4月~2011年3月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将2009年4月~2010年3月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前收治的12526例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6816例,女5710例。年龄1~85岁。内科4212例,外科3657例,妇产科2261例,儿科2396例。2010年4月~2011年3月将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后13218例收治的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7138例,女6080例。年龄2~86岁。内科4516例,外科4023例,妇产科2469例,儿科22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成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 首先成立由护理部主任任组长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各护士长为委员会成员,分别负责全院的风险管理及质量检查。1名护理部副主任作为专职风险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各病区成立由护士长任组长的科内风险控制小组,选拔2名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工作经验丰富、有较强责任心、警惕性高的护士为风险评估员。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责和工作标准。
1.2.2 开展培训 对护士长、风险评估员和临床护士开展相关培训,分析如何针对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寻找风险点,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1.2.3 护理风险分析 护理风险分析就是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并通过汇报、风险控制小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会诊等活动,明确风险发生的因素。我院的具体做法是:护理人员在发现护理风险隐患时应主动报告护士长或风险评估员;护士长与风险评估员每周对人员、物品、器械、环境、制度流程等各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护士长还利用交接班和检查各班次工作质量的时间,对新入院、重症、手术前后、特殊检查治疗等患者查找风险隐患;使用专项表格对特殊患者进行评估,如压疮评估表、跌倒坠床评估表、护士对危重患者情况掌握表等,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1.2.4 护理风险评估 护理风险评估是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风险严重性进行评估,划分风险等级,制定有效地防范措施,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对该风险的认识程度,提高警示,并持续跟踪整改情况。我院制定的风险分级标准如下:一级,给患者造成痛苦,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经济负担甚至危及生命;二级,造成患者一般的疼痛或错误的,但未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或延长住院时间的;三级,对患者未造成伤害,但造成患者不满或与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存在差距的。一级风险护士长要报告护理部,二、三级风险必要时上报,护理部组织风险委员会进行讨论,协调院内各部门,制定有效地解决策略并跟踪持续整改情况。
1.2.5 护理风险控制 护理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3],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时,严格落实避免风险发生的措施,提高风险发生的防范意识,我院的具体做法是:用一块70 cm×70 cm的白板制成护理风险栏,将风险栏悬挂在每个护士值班室(更衣室)穿衣镜旁边,便于引起护士注意。风险栏设3个等级栏,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不同的风险等级,护士长用红色纸张书写本科内一级风险,并写明预防措施,用橙色纸张书写本科二级风险,并写明预防措施,三级风险用黄色纸张书写。用颜色来对护理人员提起警示,强调重要性。每位护理人员在上岗前必须到风险栏前阅读各项风险内容,熟知风险防范措施,提高防范意识,避免危害的发生,确保患者的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程度。护士长和风险评估员负责监督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落实。
1.2.6 护理风险监测 护理风险监测是对风险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高风险项目进行结果分析,从而评估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并适时予以纠正。我院的具体做法是:每月组织风险管理委员会针对护理风险项目及风险防范措施落实的可能性及有效性进行讨论、分析。各科风险小组每周对本科内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查看落实情况,经分析不再具有危险性的项目从风险栏内撤除,并根据科室具体情况更换新的护理风险点。护理部对科室风险控制、风险栏管理及具体预防措施进行检查,督导风险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1.2.7 建立风险预报奖励制度和无惩罚上报制度 为了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查找风险点,护理部对上报一级风险的科室,年终评优时给予加分奖励,科室内部对发现风险点的护士给予绩效加分。针对已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护理部还制定了不良事件无惩罚上报制度,要求护士长对本科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24 h内主动书面上报。对不主动上报的科室,如被发现将给予处罚,这样护理部可以站在医院层面制定相关事件的预防措施,防止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1.3 观察指标 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情况,并分别在护理风险管理程序运用前后使用我院制定的统一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护士应急能力、危重患者护理、护理文书5项,每项总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各项护理质量检查评分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价得分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价得分情况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价得分情况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基础护理质量 病房管理 护士应急能力 危重患者护理 护理文书对照组 12526 79.15±6.85 80.32±6.45 81.46±6.32 81.39±7.16 83.17±6379观察组 13218 92.87±6.32 91.95±6.51 96.77±6.18 96.84±7.03 91.65±6.23 t<0.05 <0.05 <0.05 <0.05 <0.05 20.33 17.16 45.23 19.41 16.83 P值值
3 讨论
对科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干预,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4],通过对护理风险的分析、评估、控制、监测四个步骤,可以从以下方面对提高护理安全做出保障。
3.1 促进护理规章制度的完善和工作流程的改进 护理管理者虽然是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和修改者,但具体实施者是临床护士,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也来自于临床实践,在我院护理风险管理程序运行过程中,护士可以及时发现哪些规章制度存在漏洞,哪些工作流程需要做出修改,都会及时上报,使护理管理者在制定和修改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时能够更贴近临床,不会发生与实际工作脱节现象,自2010年4月起,由于护理人员上报而改进或新制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有24项,如预防患者走失预案、预防压疮床头翻身卡、改进危重患者外出检查流程等,从而保障了护理安全。
3.2 提高护士业务学习的主动性及针对性 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有着直接联系,是维护护理安全的最重要基础[5],但林海蓉等认为[6],医院85.4%的护士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晋升、评优,说明护士对再教育缺乏主动性。护士的业务学习不能长期坚持,效果不佳,也是我院长久以来存在的现象。通过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程序,查找风险点,护士会发现自己的知识在哪方面有欠缺,这些欠缺会给患者带来什么样的伤害,也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潜在的风险,从而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盲目学习变为针对性地学习。通过对护理风险的认识,还给管理者如何开展护士的业务培训提供了方向。我院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程序以来,院内及科内的业务学习参训率由2010年的75%上升到了95%,培训合格率也由80%上升到了95%。
3.3 提高护士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依从性与风险防控的积极性 我院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实行的是护理部—护士长—风险评估护士(科内护士)三级控制网络,各级人员职责明确。建立了风险预报奖励制度,使护士在平时工作中养成了查找风险点的习惯,做到了人人都有安全管理意识、人人都有风险控制意识,这样不仅提高了她们在工作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依从性,还不断增强了其风险分析的能力及风险控制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了护理安全。
在护理工作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就是这样一个全员参与、不断查找护理不安全因素并且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断循环,永不停息。
[1] 陈辽平.香港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0,7(4):313 -315.
[2] 刘 鑫,张宝珠主编.护理执业风险防范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6.
[3] 缪薇菁.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830-832.
[4] 张凤清,李 珍,黄体纯.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A):67 -68.
[5] 向 岚.推行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5):405 -406.
[6] 林海蓉,陈晓聪.对我院护士继续教育认知和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1,8(9):410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