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凯尔·瑞尼和罗伯特·沙佩莱特的《探戈舞曲》

2013-12-05杨立坤

关键词:探戈乐段乐句

刘 燕,杨立坤

(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一、探戈音乐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是探戈艺术的最终形成地,它是集音乐、舞蹈、歌唱和诗歌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探戈音乐吸收和融合了外来音乐艺术文化,尤其是受拉丁美洲、非洲和欧洲等地区民族文化的影响。拉丁美洲和非洲的音乐与节奏特点,欧洲化的曲式结构、调式和声及配器特点等外来元素孕育了探戈音乐。

探戈音乐的配器,起初由竖琴、小提琴、长笛组成,后来改成了由小提琴、长笛和吉他组成,到了20世纪初加入了钢琴和按钮手风琴,去掉了长笛和竖琴,手风琴声部在乐队中担任主旋律,成为探戈音乐中的标志性乐器。

二、《探戈舞曲》创作特点

《探戈舞曲》由米凯尔·瑞尼和罗伯特·沙佩莱特作曲,很遗憾我们对这两位曲作者了解甚少。这首作品是为两架手风琴和吉他而作,节奏铿锵有力、动感十足,旋律优美矜持,音乐自由奔放,色彩丰富。

(一)曲式结构 探戈作品大多是典型的复三部曲式,作品多为小型乐曲,篇幅短小精炼,音乐主题单一且风格独特,情感内敛矜持。《探戈舞曲》就是这种结构的典型。

《探戈舞曲》的曲式分析如图1:

分析说明:

图1 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

本乐曲是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4/8拍,三个声部的室内乐,两架手风琴分别演奏一声部和二声部,三声低音声部由吉他演奏。速度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1.第一部分(1-32):非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以弱起节奏开始,主旋律直接切入主题,虽然音乐给人感觉有些突然,但有弹性的探戈式节奏已深深印在听众脑海中,耐人寻味。

A乐段(1-16):是以g和声小调开始的,这一乐段是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8+8方整性结构,每个乐句又可分为 2+2+4三个乐节,(1-8)小节是全曲的核心部分,高声部以短促、富有颗粒性的音程呈现主题。二声部的复调织体是单音旋律,抒情性强,呈现出简洁明了的音乐语言,表达着人们内心深处敏感脆弱的感情。低音声部则由吉他演奏单音并支撑着全曲的节奏框架,掌控着乐曲的生命律动,与旋律声部形成对比,使乐曲更显张力。第3-4小节旋律是第1-2小节的下行二度模进,第5小节又是第3小节的上行模进,这种连续模进明确了作品《探戈舞曲》的主旋律,在第5小节中出现了短暂的离调和弦(D7→SⅡ),使音响效果更加丰富。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在和声织体、节奏素材方面一致,是a乐句的平行乐句;t-D7-t的和声进行,完满收拢于乐段。

B乐段(17-32):与A乐段形成主题对比,音乐转向抒情婉转,也是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8+8方整性结构,每个乐句可分为4+4两个方整性乐节,与A乐段相似,开始以连续模进进入B乐段旋律,第19-20小节为主题上行二度模进,21-22小节是19-20小节的上行四度模进,其中21-22小节在继续将旋律推向高潮的同时,还原了F,使调式转入降B大调,音乐色彩随之改变。第22小节旋律是21小节的分裂,结构上进行了扩展,为了在和声上转入主调,23小节中出现了一个中介和弦,是建立在g和声小调上的六级下属和弦,再加上27小节一连串的平行三度三十二分音符打破了平稳的思绪,直接为第二乐句起到连接作用。整个乐段一气呵成,完满收拢于主和弦。

2.三声中部(33-65):乐曲展开部,音乐旋律、织体、和声得到进一步发展。大调式的旋律音乐色彩明朗开阔,思想感情积极向上,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音乐调性转入G大调,节奏、织体等方面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其中33小节是(24-32小节)g和声小调的远关系转调,为乐段转入G大调起到了铺垫作用,由此丰富了音乐的表现魅力,让听众体会到音乐所表达的人文情怀。旋律38-39小节是34-37小节的上行二度模进,在43小节中又出现了短暂的离调和弦(D7→S)进行,为旋律发展增添了和声色彩,最终结束于主和弦上。第二乐句(49-65小节)是第一乐句的重复,终止收拢在G大调上。

3.再现部(1-16):缩减再现,仅再现了第一部分的第一乐段A。首尾呼应重复主题形象,为音乐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以上曲式结构特点是探戈音乐作品中的一大创作风格。

从《探戈舞曲》的曲式结构分析中,我们发现了两种常出现的创作手法,即重复创作手法和结构对称的创作手法。全曲在音乐发展全过程中以再现、模进、离调、转调、变奏等手法大量进行重复。这种现代技法不仅不会使人在听觉上枯燥乏味,反而使相同主题的材料在各种重复技法的应用中,不断变化,不断发展,为乐曲注入新的血液。

另外,《探戈舞曲》作品中也采用了古典式严格的方整对称性写作手法,即整个乐曲中每个乐段都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分为8+8的对称方整性结构。如图2:

图2

(二)和声特点 《探戈舞曲》在和声结构上并不复杂,主要围绕主——属——主的和声进行,乐曲中有时会有短暂的离调和弦,如在第59小节中的D→SⅡ,但经过发展又转入主和弦上,这些特征都是探戈音乐作品中特有的和声风格形式。

其中属七和弦的运用在探戈作品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丰富了和声在乐曲中的表现。如《探戈舞曲》在乐曲开始时,运用了属七和弦的第一转位,第3小节又进行到属七和弦,在第5小节中,出现了离调和弦(D7→SⅡ),最后解决到主和弦上。在20小节中出现了一个中介和弦,是降B大调上的六级和弦进行到属和弦再过度到g和声小调的六级下属和弦上,属和弦在两个调中起到了连接作用。这些和声技法为出自民间的探戈音乐增添了更多的感情色彩,使情绪张弛交替,音响效果丰富多彩,是探戈音乐中典型的创作风格之一。

(三)节奏特点 节奏是探戈的灵魂,也是探戈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来自西班牙的哈巴涅拉,带有附点和切分的欢快节奏,2/4拍。后来受非洲音乐的影响,将原来的2/4拍变成了4/4拍、4/8拍,同时还在每小节的开始处加了重音,有种像鼓的声音,铿锵有力,使得旋律不再单调平稳,动感增强,给观众一种心潮澎拜的感觉。

在作品《探戈舞曲》中,附点和切分节奏元素作为主要表现语言,是与多变的重音位置相辅相成的,并即兴自由地表现着强弱位置。如下谱例1:

这两种节奏形是从附点节奏演变过来的,另外谱例1第4小节中十六分休止符的出现,使强弱位置很巧妙地发生变化,再加上急促的跳音式的三十二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使整个节奏的空间感动静结合,表现出独特的探戈节奏风格。谱例2:29-32小节

谱例2这4小节中重音和切分音的运用使得强拍弱化,弱拍强化,与伴奏声部重音交替出现,有一种爵士风格元素。这些节奏打破了传统的节奏规律,表现得更加自由张狂。

三、从《探戈舞曲》的演奏感受探戈音乐的魅力

手风琴在室内乐《探戈舞曲》中占主导地位,它以自身的独特性演绎着探戈音乐。在作品中,A乐段高声部以顿风箱弹奏出节奏欢快的双音,在触键上要干净敏捷,演奏出激情涌动的节奏。第二声部旋律优美动听,演奏时要注意流畅性,不要出现“大肚子”音,并在吉他声部规整节奏的衬托下与一声部形成鲜明对比。B乐段一声部旋律抒情优雅,演奏时要处理好风箱对旋律线的表现,第二声部较多使用单音来衬托第一声部。在三声中部的乐段中,两声部共同演奏旋律,把音乐推向高潮,带给观众轻松欢快和热情洋溢的氛围。在演奏时,两个声部要相互衬托、相互依靠、相互追逐,用心去聆听对方的声部,达到声部间的平衡。带有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吉他声部在全曲中主要扮演着低音、和声的角色,节奏鲜明、重音明确,在与其他乐器合作中,速度稳定,控制着一声部和二声部的节奏律动。三个声部两种乐器在演绎各自旋律时,要相互包容、相互感受对方的音乐,将委婉的抒情旋律与动感欢快的节奏融为一体。

[1]李末明.手风琴重奏合奏曲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李 虻.音乐作品曲式分析[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王振华.不可不知的舞蹈[A].文化修养综合手册[C].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

[4]席玲玲,韩 莉.皮亚佐拉音乐作品与演奏技术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2):89-90.

[5]张廷森.探戈音乐初探[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02):91-93.

[6]李逊芳.寻找探戈音乐之源,感受文化遗产魅力[J].大众文艺,2012(17):34-35.

猜你喜欢

探戈乐段乐句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机械舞者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雷军的汽车探戈
一曲探戈
跳一段探戈
我国传统琴乐句尾叠音手法的运用及其美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