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北京服务”品牌发展首都现代家政服务业
2013-12-05民进北京市委员会
文/民进北京市委员会
家政服务业为北京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服务对象涉及数百万家庭。面对这样一个大产业,政府应当将其上升到 “重要民生工程”的高度与地位,充分认识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家政服务业是近年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就业、扩大内需、应对日益明显的老龄化趋势、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北京市家政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但距离城市发展和市民实际需求仍有明显不足:一是家政工数量不足。目前,北京市每16个家庭才能享有1个家政服务员,保守估算缺口至少在20万人左右;季节性短缺矛盾突出,每到春节就会引发“保姆荒”。二是服务能力不强。据统计,60%的家政工只能做一般性的收拾家务、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等传统类家政服务工作;具备专业技能的家政工非常抢手,高级月嫂月薪一度炒至万元;而具有高级管家、家庭理财、家庭教育等高层次服务能力的人员更为稀少,仅占5%。三是行业发展不规范。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家政服务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运营模式多以“中介制”为主,目前全市仅有5家企业试点“员工制”,“散、小、乱”的状况导致行业发展不规范,家政工及家庭缺乏相应的权益保护,一旦发生纠纷,难以有效解决。四是家政工缺乏职业认同和职业保障。人们将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等同于“佣人”、“下人”,职业歧视普遍存在;绝大多数家政工没有五险一金,更没有合理的劳动报酬标准、明确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缺少必要的职业保障。五是家政工开展的专门培训仅仅是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传授的知识与技能不能满足今后家政服务的高端需求与长远发展。
育婴师培训
家政服务业为北京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服务对象涉及数百万家庭。面对这样一个大产业,政府应当将其上升到 “重要民生工程”的高度与地位,充分认识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虽然近年来北京市加大支持力度,发布了鼓励发展家政服务业的意见(即“家七条”),但是对于行业发展、产业提升,特别是响应群众呼声的力度还显不足。为此,打造“北京服务”品牌,建设与北京世界城市相匹配的现代家政服务业显得尤为重要。
打造“北京服务”品牌,推进家政服务业的现代化进程。充分发挥北京特有的人才、文化、品牌、政策、区位和区域经济等优势资源,打造“北京服务”品牌,逐步建立现代家政服务业。按照核心团队优秀、服务能力强、处于行业主导地位、成长速度快、品牌知名度高等标准,以采取“品牌化提升、特许式经营”的模式,先期选择若干重点企业给予支持,并授予“北京服务”品牌,在全市核心社区建立“北京服务”家政品牌店,按照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模式运营。以“北京服务”品牌为核心,以品牌店为抓手,制定品牌的服务标准,建立起各业务领域的标准体系。支持企业在“北京服务”旗下塑造更多家政品牌,打造一批龙头品牌企业和家政产业集群,发挥首都服务的示范效应。
政府推进和管理并重,促进行业规范化、有序化发展。加强全市顶层推动、管理与协调,编制系统的行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任务;参照国内外经验,尽快搭建促进家政服务业产业化的行业监管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尤其是要尽快制定行业准入机制,提高家政服务业进入门槛,逐步消灭黑中介;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提升行业自律与服务能力;大力宣传家政服务业的社会价值与意义,引导社会认可、支持、尊重行业发展。
家政服务
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家政服务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据悉,美国3800余所大学中,有780 所大学设有家政系,每年有数百万的年轻人和成年人在公立或私立学校、学院与大学中接受家政方面的训练。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成熟的做法,在市属职业院校中研究设立家政服务职业教育相应学科,并建立学历教育体系,教授系统、高端的职业技能与相关知识,培养高素质的家政从业人员。同时,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应加大对家政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精细化研究,改变高层次服务缺乏的状况,促进家政服务产业不断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打造高端产业链条。
整合信息,创建一体化家政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家政服务公共信息平台,整合行业的各类动态信息,及时发布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加大信息化研发投入,开发点对点呼叫服务等家政服务信息互联网技术,促进家政服务行业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在公共信息平台基础上,加入家政业的信用评价功能,通过组建家政服务行业诚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接受服务的家庭和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信用记录信息登记制,家政服务质量反馈与投诉制度,并在区域内实现信息联网。
多措并举,加速家政服务企业由中介制向员工制转化。为促进家政服务企业向员工制转化,北京市出台了许多补贴和优惠措施,但由于企业信用不足,金融支持力度尚显不足。建议在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同时,针对企业普遍偏小的状况,积极创新金融支持模式。建立家政服务股权引导基金,带动和引导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家政服务产业;推动家政服务企业股份制改造,合理推进家政服务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的上市和挂牌工作;实施家政服务行业的股权激励试点,推进优秀骨干员工参股、入股家政服务企业。